分享

【学园】初中生手做蚀刻片:铜的艺术——化学蚀刻

 高达 2023-04-12 发布于天津

作者:异色瞳的猫

之前咱们的学园里面给大家简单的聊过蚀刻片的制作方式,但是iN总是觉得很多基础的操作大家都是直接就理解的。可以说是iN的疏忽之处吧。

没想到3年后,咱们的粉丝小妹妹在“2023年广州市中学生'我与化学’活动”中在孔韵娜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这一过程。而且她的实验报告写得更详尽,有很多部分可以帮助大家在制作蚀刻片的过程中避坑,相当有借鉴意义 。

如果大家仔细研读的话,是真的可以实现“蚀刻片自由的”。

所以今天学园的教授就请异色瞳的猫来担当。同时也感谢孔老师的指导以及三位同学的付出。

报告原文如下:

铜的艺术——化学蚀刻

组员:曾思语 郑晓瑜 杨芷铭  

辅导老师:孔韵娜

学校名称:黄埔区会元学校

前言

我们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化学蚀刻实验,不断思考,重试,改进实验并蚀刻出成品。本实验我们使用了2种蚀刻方式(FeCl3溶液和蚀刻剂),都成功蚀刻出作品。

FeCl3溶液蚀刻是较早使用的一种用于铜及合金腐蚀的加工方法,这种方法,原料容易获得,价格便宜,配制简单,易于操作,因此这一方法曾被广泛采用,但由于速率、难以回收等问题,现在逐渐被蚀刻剂所取代。

一、研究目的

1.通过进行蚀刻实践,以化学方式“画”出具有艺术的图案,提高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我们热衷于制作模型。在做模型的时候,对细节的追求往往是没有止境的,所以我逐步学会刻线等一系列技巧。但是对于“塑料”这种材质本身来说,有着自己的局限性。例如在模型散热器处复杂的散热鳍片形卡栅,对于塑料来说是极难打磨到薄而细致的效果。所以在模型上要实现这种效果一般就需要使用金属蚀刻片。在本次实验中选择尝试制作个性化铜片,这也使我兴趣使然。

二、研究过程

研究背景(实验原理):经查阅资料(高中化学书),得知电子工业中常用覆铜板(以绝缘板为基材,一面或两面覆以铜箔,经热压而成的一种板状材料)为基础材料制作印刷电路板,印刷电路板广泛用于电视机、计算机、手机等电子产品中。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原理是,利用FeCl3溶液作为“腐蚀波”将覆铜板上不需要的铜腐蚀。即把预先设计好的电路在覆铜板上用蜡或不透水的物料覆盖,以保护不被腐蚀;然后,把覆铜板放到FeCl3溶液中。根据工业上制作印刷电路板的原理,我们可以利用覆铜板制作所需要的图案。在这里,考虑到覆铜板在生活中难以制备,我们选用可以更好进行个性化设计的显影晒板铜片,利用晒板定影把具有个性化图案的胶膜覆盖在铜片上,以保护不被腐蚀。

在腐蚀剂方面,FeCl3溶液对铜的蚀刻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反应方程式为2FeCl3+Cu==2FeCl2+CuCl2。其中Fe3+的氧化能力强,蚀刻速度快,蚀刻质量好。但随着蚀刻液中Fe3+的消耗和Cu2+的增加而使蚀刻速度逐渐减慢,并使蚀刻质量恶化。同时蚀刻后的溶液难以回收。为了克服这些缺点,我们还选用了PCB蚀刻剂,价格低廉,腐蚀速度稍快于氯化铁,气味较小,蚀刻过程清晰可见,无明显杂质产生。蚀刻后的母液可重复使用,性价比高。

实验流程:选择并打印素材—>晒板(显影)—>定影(洗去多余显影胶)—>蚀刻

具体过程:

(一)准备素材及实验前准备

1、选择素材,素材必须是黑白图片。黑色是要被蚀刻的部份,白色则为保留的部份。这里选择素材应尽量选择线条相对密集一些的图案,防止线条过于稀释导致各线条对于整体的支撑力不足而断裂。

图一:错误示范(人物斗篷处线条过于稀疏,线条无法得到有力支撑)

图二:正确示范(各线条间连接紧密,不易断裂。)

2、根据打印机类型选择合适的菲林胶片(喷墨型与激光型)并将素材打印于其上(每种图案需至少打印2个)。

3、剪裁图案,并将相同图案的菲林对齐并固定(仅在2片菲林的边缘进行固定以方便铜板装入)。

4、裁剪大小合适的铜板,并将两面都贴上显影胶贴(颜色为浅蓝色),且胶贴要抚平,尽量减少粘贴留下的气泡(过多的气泡将直接影响下一步操作导致失败)装入步骤2所准备好的2片菲林间。

(1)我们小组使用的是干膜光致抗蚀剂。它是由聚酯薄膜,光致抗蚀剂膜及聚乙烯保护膜三部分组成。

(2)聚酯薄膜是支撑感光胶层的载体,厚度通常为25p m 左右。聚酯薄膜在曝光之后显影之前除去,防止曝光时氧气向抗蚀剂层扩散,破坏游离基,引起感光度下降(但是由于教程并未讲撕膜先后顺序,所以个别铜板我们在曝光前已经撕去了该膜,提前撕去该膜会造成粘下胶片上的油墨和线条变粗等问题,但对于实际操作影响不是特别大)

(3)聚乙烯膜是覆盖在感光胶层上的保护膜,防止灰尘等污染干膜,同时避免在卷膜时每层抗蚀剂膜之间相互粘连。(在将胶贴贴在铜板上时需事先撕去该膜)

5、晒板(显影),将组装好的铜板与菲林用透明亚克力板压紧(或手持),放在阳光下等待4~8分钟(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当铜板2面都已有极为清晰的深蓝色图案时即晒板完成。感光蚀刻油墨在光的作用下,油墨分子发生了交联反应,会很好地附着在金属材料上。

图一:我们有部份晒板是用节能灯进行的。效率极低,30W灯需要至少40分钟完成单面的显影。

图二:完成显影的部份铜板

6、定影,将铜板从菲林中取出,撕去胶贴表面的护膜,放入配置好的定影液(1:50)中,并振荡(或使用小毛刷轻刷)直到未显影部份的浅蓝色胶已洗净,只剩下深蓝色图案。(为方便后期腐蚀,已提前剪去多余出的部份铜片)

(二)正式实验部份

I 氯化铁蚀刻

1、配置氯化铁溶液,将需要蚀刻的铜片放入溶液中,可以观察到,铜片开始溶解。反应方程式:2FeCl3+Cu==2FeCl2+CuCl2

2、蚀刻完成后取出铜片,放入清水中洗净。可以观察到,进行蚀刻的氯化铁溶液出现了分层。(经查阅相关资料,下层的物质可能是Cu2+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铜)

我们将氯化铁作为蚀刻液时,各因素的影响有:

(1)Fe3+浓度的影响:Fe3+的浓度对蚀刻速率有很大的影响。当氯化铁蚀刻液中Fe3+浓度逐渐增加时,对铜的蚀刻速率相应加快。但是当所含超过某一浓度时,由于溶液粘度增加,蚀刻速率反而有所降低。所以Fe3+的浓度并不是越高越好!

(2)温度对于蚀刻的影响,当蚀刻液温度越高,蚀刻速率越快,温度的选择应以不损坏抗蚀层为原则,一般在40~50°C为宜。

(3)盐酸添加量对于蚀刻的影响,我们在FeCl3蚀刻液中添加盐酸可以抑制FeCl3水解,并可提高蚀刻速率。

(4)蚀刻液的搅拌问题,静止搅拌会影响蚀刻的效率和质量,原因是在蚀刻过程中在板面和溶液里会有沉淀生成,而使溶液呈暗绿色,这些沉淀会影响进一步的蚀刻。

II 蚀刻剂蚀刻

1、配制蚀刻剂溶液(为提高反应速率我们根据教程和说明书指引使用了热水),少量多次加入蚀刻剂(粉状),直到溶液饱和,此时溶液为澄清无色液体(质量比,蚀刻剂:水=3:1,图二数值已除去烧杯自重)

2、放入前期已处理好的铜片,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以观察到,图案外裸露的铜片开始变红并且开始溶解。

图一:初次实验,未搅拌;

图二、三:第三次实验,有搅拌

3、继续搅拌,溶液由白色澄清液体逐渐变为浅绿色浑浊液体(实际上是在蚀刻过程中产生大量小气泡,在搅拌过程中从铜板上脱离,暂时留在液体中,静置溶液会恢复澄清),直到除图案外所有铜已被蚀去。此过程实际需要15分钟及以上,才能蚀刻完全。

4、用镊子取出图案,放入清水中浸泡。此时可以观察到溶液已由无色变为绿色。

由于蚀刻剂成分未知,我们做了如下实验:

(1)测pH值:通过使用pH试纸,测得溶液进行蚀刻前的无色液体,为酸性(pH=3)。蚀刻后的深绿色液体也为酸性(pH=1)

(2)观察溶解及蚀刻现象:粉末溶于水及进行蚀刻时,都产生大量气泡。

(3)阅读商品参数:白色固体,溶液可重复利用,会吸氧。

(4)具体操作分析:在溶解及蚀刻过程中,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蚀刻后加入小苏打,溶液由绿色变层蓝色,有沉淀产生。

蚀刻剂成分较为复杂,经多次查阅资料或多次实验,尚未有结论,待后续再进行探究。

三、研究成果

在这个研究过程中,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失败的经验。我们的反思:

1.无论是FeCl3溶液还是蚀刻剂,与铜片反应的时间不能太长,不然铜片会全部反应完。

2. 铜片在显影晒板时,若时间不够长,胶膜不牢固,会导致实验失败。

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实验研究,多次改进实验方案,我们终于成功地蚀刻出了个性化成品。利用铜片蚀刻的方式,我们可以制作书签等日常用品。这次研究丰富了我们的学校生活,释放学习压力,提高时间利用率。

四、组员感想

曾思语:在化学实验的实际操作前,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准备工作,且我们实际操作所花时间远比教程所预估的时间长。这说明在化学实验前后有很多客观因素会导致实验的拉长,所以完成本次实验需要各组员合理计划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同时我们在蚀刻过程中,有因操作不慎导致失败的作品,也有因素材本身过于单薄,各线条过稀无法得到有力支撑而断裂的作品。这说明我们在选择素材时偏向实验理想化,对于很多潜在因素未考虑周全。相信经过这一次实验,我们能对化学有更深刻的理解,在生活中思考问题的思维能够扩展,更好的考虑其他因素。

郑晓瑜:做什么都要有耐心,要经历过失败才有如何成功的经验。

杨芷铭:感想就是不能贸然的去做一个自己不了解的事,要准备充分再去实施。

五、辅导老师点评

曾思语、郑晓瑜、杨芷铭三位同学在查找资料、实验探究、实验改进等方面都花了较多的时间和精力,善于思考,积极和老师沟通交流,有选择地接受老师的建议,同时也带动班里的部分学生参与其中,给平时枯燥的化学学习带来新的活力。她们利用显影晒板铜片代替覆铜板,显影晒板铜片与覆铜板是相似的,但显影晒板铜片可以更好地进行个性化设计的。在制备显影晒板铜片的过程中,图案是学生自己设计的,她们也乐在其中。当然在实验过程中,也遇到不少的困难,花了大量的时间,反复修正,知难而上,没有放弃,在繁忙的初三学习中能有这样的魄力与表现,值得表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