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光弼:誓死效忠唐朝的胡人将领,安史之乱后立下兴唐第一功的人

 昵称vUWeivtn 2023-04-12 发布于陕西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唐玄宗(李隆基)一行人如同惊弓之鸟一样,很快就逃离了都城长安。

途经马嵬驿,御林军起事杀掉了杨国忠等人,玄宗皇帝无奈,只得下令让杨贵妃自尽,眼见自己的心肝宝贝“宛转蛾眉马前死”,老头子心如刀割。

早在入蜀地之前,当地父老就曾遮道哀求,恳请玄宗皇帝将太子李亨留下来,号令诸军抵御安禄山的贼军。

不得已,玄宗皇帝只好给太子留下了后军两千余人,而自己则在御林军的保护之下,匆匆忙忙地逃往蜀地。

长安城内,安禄山更是大开杀戒,贼兵们把唐睿宗的女儿霍国长公主,以及公子、王子、王妃、驸马和宗室全部残杀在了崇仁坊,一个个活挖其心,用他们的心来祭奠先前被唐朝朝廷在京中斩首的安禄山之子安庆宗。

同时,安禄山还把平日里自己非常痛恨的杨国忠、高力士,以及一些大臣的亲党共八十三人全部抓了起来,再用铁制的锐器撬开头盖骨加以残杀(史书中有记载),一时间血流满地。

次日,安禄山又把刚刚抓住的皇孙和皇室的郡主、县主,包括王子公孙和公主几十余人全部残杀。

直至此时,标志了光辉赫赫的盛唐时代、开天盛世正式走向终结,而唐王朝也已经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时至今日,一旦提起唐朝“安史之乱”之后,那些挽狂澜于即倒的著名将领、大将军,一般人首先就会想到郭子仪,《满床笏》、《打金枝》一类的传统折子戏。

但是,如果大家仔细研读各类史书,你就一定可以发现:事实上,在“安史之乱”之后,兴唐第一功的人,当属本来就是契丹族的李光弼!

在《旧唐书》中,只是把李光弼和王思礼、邓景山和辛云京等人列为一传,而《新唐书》中虽说有很多篇章都特别精简,写得言简意赅,但却单独把李光弼列为一传,对他的待遇也和郭子仪等人是一样的。

究其原因,估计在南宋之后,由于中原王朝屡次失国,使得汉人的民族意识空前高涨,因此总会把郭子仪那样的汉族出身的将帅刻画成光复国家的栋梁,有意无意地逐渐弱化了其他九夷出身的胡人大将。

此后,随着朝代不停地递嬗,再加上没有民间戏曲和演义的渲染,因此在“安史之乱”之后,那些曾经立有奇功的能臣武将们的事迹也就逐渐黯淡了,至今甚至几近失传。

细读历史你就可以发现:赫赫大唐的创立者李渊,他本身的家族其实就不是纯粹的汉族,自李渊一代包括上下几代的女方一族,基本上都是鲜卑族,而绝非后来史臣编撰的他是李耳或者李广的后裔。

实际上,李渊家族就是出自北魏西北民族的杂居地区(今内蒙古武川),出于边镇的边兵边将,或许他们是汉化的鲜卑人,或许他们是高度汉化的突厥种类血统遗传的人,但绝对不是纯粹的汉族人。

由于李唐皇室自身民族的影响,其血统就是混血,再加上李渊当时以天下为己任,确实有雄才大略,因此也使得李唐王朝的民族隔阂意识非常淡薄。

不得不说,汉族本身就是文化意义上的民族,初唐时期的名将名臣中就有百越族的冯盎,突厥族的阿史那·社尔,铁勒族的契苾何力,百济族的黑齿常之,以及靺鞨族的李多祚。

上述几位九夷大将,各个对唐朝都是忠心耿耿,率领着军马为唐朝东征西讨、死命拼杀,因此也是青史留名,绝对都是大唐王朝的纯臣。

所以说,唐朝使用非汉族的九夷胡将也算不上什么很特别的事情,毕竟从唐初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一般情况下,安禄山和史思明的叛乱总会留给我们后人这样一种印象:好像这些起兵造反、残暴杀人的大魔头都是胡族,实际上在他们手下充当首席军师,包括那些主要的将帅们,其实都是汉族人。

安禄山起兵之后,河北地区的官员几乎全部投降了,以至于唐玄宗当时就在哀叹:河北二十四郡,怎么就只有颜真卿一个忠臣啊!

一代名将李光弼

“安史之乱”之后,也正是以李光弼为代表在唐王朝最最危急的时刻,这些出身于九夷四蛮的将军们,包括哥舒曜、白孝德、李国臣、白元光和荔非元礼等人,各个舍身忘死,保卫唐朝。

时至今日,如果大家读过历史书,他们这些人的忠勇行为依旧会令我们非常感动,可以说是千载之下,凛凛犹生!

李光弼的父亲名叫李楷洛,原本就是契丹的一位大酋长,在武则天统治时期,他就内附唐朝,官至右羽林大将军,还被封为“蓟郡公”。

当时,吐蕃侵袭河源,李楷洛便率领精兵前去抵御,临行之前似乎有什么预感,当时就对身边的人说:“等灭了来袭的吐蕃贼人之后,估计我可能也回不来了!”

果不其然,在平灭吐蕃贼众之后,李楷洛就病死在了回师的途中。

李楷洛去世之后,唐朝朝廷对其也是大力褒扬,还追赠他为“营州都督”,谥号“忠烈”。

作为烈士子弟,李光弼自少年时代起就精于骑射,性格严毅刚果、不苟言笑,让人一见就肃然,因此那时在军营当中大家就都知道,此子绝对志向远大。

由于在进击吐蕃、吐谷浑的战斗中屡建战功,唐朝就进封李光弼为“云麾将军”。

当时的朔方节度使安思顺就推荐李光弼为副使,知留后事,也就是让他统管唐朝朔方军区的全部军备后勤事务。

李光弼长得一表人才、为人磊落,因此安思顺就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可李光弼却愣是推称“自己身体有病”,一直没有答应这门婚事。

由此可见,李光弼出道之时就具有深谋远略,他不想把自己陷入权臣大将们的关系网中,如此才能一心一意地为朝廷尽忠,免受私人的利诱和恩惠。

一直和安思顺关系不好的哥舒翰得知此事之后,不禁大赞李光弼:这哥们儿真是条汉子!

毕竟,在那个时候,安禄山和安思顺兄弟权倾朝野,平常人就是想巴结他们都巴结不到,李光弼竟然坚决推辞,不肯当他们的乘龙快婿,如此志节简直不同凡响。

因此,哥舒翰马上上奏朝廷,将李光弼征入京城为武官。

安禄山的贼军攻到潼关之时,哥舒翰正率领大军在当地镇守,玄宗皇帝还是有些不太放心,于是同时拜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收兵河西。

临行之前,玄宗皇帝问郭子仪:“你有何良将可以推荐?”郭子仪想都没想,马上说出了“李光弼”三个字。

于是,玄宗皇帝下诏:以李光弼为“云中太守”,兼“御史大夫”,充“河东节度副使”。

天宝十五年三月,李光弼率领五千兵马与郭子仪合军,东下井陉,一下子就把常山郡给收复了。

当时,叛军史思明来援,李光弼数出奇兵,大败贼军。而唐军则趁机又把赵郡等地也都收复了。

四月间,唐朝朝廷觉得李光弼功高,于是就任命他兼“范阳长史”,充“河北节度使”,让其独当一面。

七月,李光弼又率领军队在常山的嘉山一带,大破安禄山手下的史思明、蔡希德和尹子奇三员大将,斩首万余,生擒四千多人。

当时,大败之后的史思明则披头散发,光着一对脚丫子,只身一人逃往博陵。

至此,先前叛军的老窝河北,大部分郡县都被唐军收复了。

首战连捷之时,李光弼也清醒地认识到范阳才是安禄山的老窝,应该将其马上攻克,连根拔掉。只可惜,计划还未成行,哥舒翰在潼关兵败的消息就传了过来。

与此同时,玄宗皇帝也已经逃往蜀地了。因此,一时间军心大骇。

唐肃宗李亨即位之后,马上派使臣受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当朝宰相。

于是,李光弼临危受命,马上提五千兵马赶赴太原。

肃宗皇帝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史思明等人率领十多万叛军向驻扎在太原的李光弼军队发起了攻势。

当时,李光弼手下唐军的精兵锐卒都被征调到了朔方军,全去保卫肃宗皇帝了,因此他手下此时还不到一万人。

面对十倍于自己来势汹汹的劲敌,李光弼手下的将领们纷纷建议,如今只能赶紧把城池修得再坚固一些,然后坚守城池,等待外援。

李光弼坚决地摇了摇头,说道:“环城四周有四十里,太原城太大了,现在派城内的兵民大修城池根本就不现实,如今敌人马上就杀到城外了,到那时大家早已精疲力尽,连抵御敌人的力量都没有了。”

于是,李光弼亲自率领士卒百姓,在太原城外一下子挖了很多的壕沟和数道堑沟。

史思明率军来到了太原城前,信心百倍地对手下贼将说道:“李光弼手下弱军不过一万,太原坚城屈指可取,之后我们就鼓行而西,直杀唐朝的河陇、朔方两军,如此便再无后顾之忧了!”

岂料,史思明刚准备攻城,李光弼就下令先以两百人才能挽动的巨型抛石车,忽然之间猛甩大石,一顿乱轰乱砸,顿时便将一两万叛军砸成了肉酱。

慌乱之下,史思明赶忙指挥士兵搭建飞楼,然后再用木幔围起来,在中间堆土成山,想要凭借土山居高临下展开进攻。

此时,李光弼手下的军士依据命令,从下面就把土给挖空了,而贼军们堆的土山飞楼则在一瞬间轰然倒塌,几个回合之后,史思明就知道自己今天确实遇上劲敌了,再也不牛气哄哄地提速战速决的事情了。

为了打心理战,史思明在太原城外张灯结彩,大宴兵士,同时还让几个戏子扮演成逃跑的唐玄宗,在台上咿咿呀呀地唱戏,一方面是想以此来刺激在城内固守的唐军,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给自己的军队鼓舞士气。

没想到,戏才刚刚演了一半,台上的几个戏子却忽然间不见了。

原来,李光弼早已悄悄派人从之前挖好的堑洞壕沟里向戏台处钻,一直钻到了戏台子下面,掏空了地层,因此那几个戏子一下子就掉下去了。

不一会儿功夫,几个戏子就被推到了城头之上,李光弼一声令下,“咔哧”几下,他们涂满油彩的脑袋就被砍了下来,扔到了敌军阵前。

看着面前几个血淋淋的脑袋,史思明心里顿时一惊,立刻下令把自己的统军牙帐迁到了距离城墙根很远很远的地方。

此时,贼军们一边后撤,一边用眼睛紧盯着地下,唯恐自己一个不小心也掉进地下的窟窿里面。

双方相持之中,李光弼仍旧派人在城外遍挖堑洞壕沟。

可以说,李光弼是中国军事史上第一次搞大规模“地道战”的一位!

只不过,唐军不像《地道战》电影里演的那样,躲在里面放冷枪,而是把叛军营地的地下几乎全部挖空了。

见时机已经成熟,李光弼又假装城内没有粮草了,派人与史思明谈判,表示自己想要投降。

得知李光弼要主动投降,史思明兴奋不已,眼见在约定的时间之内确实有唐军将领骑着马手持白旗出城,于是马上命令手下兵士把武器都放下来,准备迎降。

岂料,还没等史思明脸上的笑容消失,他身后的军营中忽然发出了巨响,随着声声惨叫,贼军脚下的地面轰隆一下就塌方了。

一眨眼,几千叛军糊里糊涂地全被活埋了。

史思明再一转头,只见太原城下那些原本他以为来投降的唐军忽然鼓噪大喊,身后精骑突出,一下子就杀掉了近万名叛军。

当时,史思明也是吓破了胆,转身就逃,而唐军则乘胜追击,斩首七万余级,获得军资粮草无数。

此次大胜之后,唐朝朝廷马上又拜李光弼为“司空”,封“郑国公”。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李光弼又代替郭子仪为“朔方节度使”。不久,唐朝朝廷又封他为“天下兵马副元帅”。

李光弼率军力敌,扭转局势

忽然之间,朝廷传来一个消息,滑汴节度使许叔冀打了很多败仗,向史思明投降了,唐军的整个形势开始恶化,此时就有人向朝廷提出了建议,不如增加陕郡兵力,退保潼关。

然而,李光弼却对此表示反对:“两军相敌,尺寸之地必争,如果我们把五百里地都放弃掉,转而退守潼关,那么对于贼军来说,忽然得到如此大的一块地盘,那他们的威势一定会更强。不如我们现在移军河阳,北阻泽、潞二州,胜则出、败则守,表里还可以相应。”

与此同时,李光弼还做出了一个决定,让洛阳全城的官吏和百姓们全部出城避寇,并派军兵们运送守城的军马留在城里。

史思明军队到达偃师,李光弼全军就都奔往河阳,双方在石桥相遇,当时正值黄昏时分,李光弼便命令军士们手持火炬、坚甲利矛,慢慢行进。

由于叛军已经和李光弼打过数场战斗,他们都非常忌惮李光弼的威名,因此也没有人马敢于突前进犯。

于是,史思明一众叛军就驻军于白马寺,南不出百里,西不敢犯宫阙,只敢在河阳挖战壕与唐军相持。

到了十月,贼军开始攻城,李光弼指挥得当,一下子就斩掉千余人,生俘五千余人,同时还有不少叛军都掉进河里被淹死了。

南城方面,唐朝大将李抱玉也使了一出诈降计,忽然出兵进袭,杀伤了不少贼军,而唐将荔非元礼也在羊马坡大破贼军。

各路贼军虽然溃败,但他们毕竟都是燕山锐卒出身,因此很快就整合在了一起,劲兵三万全力进攻北城,大有决一死战的气势。

当时,唐军在城内的士兵简直少得可怜,都赖李光弼一个人指挥得当,他不但会临阵重赏英勇之士,而且还会杀掉那些畏战的退兵败卒,因此也使得当时的守城唐军个个都抱着必死之心,望旗而进。

经此一战,唐军一举斩敌一万余人,生擒八千,同时还俘获了敌方大将三人。

战事正酣之际,李光弼手下的大将荔非元礼在守卫羊马城的战事中遭遇胶着状态,李光弼就命令荔非元礼主动出战。

当时,攻打羊马城的贼将是周挚,他指挥八道兵马一边填平壕堑,一面疯狂进攻。

荔非元礼乍开城门一冲,敌兵小却(稍稍后退),可毕竟敌军人太多了,又攻意正盛,他认为当时不是派精骑突阵的好时机,于是便摇旗命令步兵回阵,然后再假装示弱诱敌。

李光弼在高处看到了一切,顿时大怒不已,于是马上派人召荔非元礼回帅营,准备当众杀掉他以明军法。

面对李光弼派来的传令兵,荔非元礼当时也很心慌,急忙对传令兵说:“我正在战斗当中,来不及见主帅,请回禀一声,破贼之后我马上就去。”

此时,荔非元礼在栅栏之后看见贼军越来越近,转身就对手下将士说道:“刚刚李公(李光弼)派人前来召我,肯定是认为我们怯战,要斩我示众。如今,我们也只得奋死一拼、战死有名,以免日后在军营中因为无功而被自己人杀掉!”

说完之后,荔非元礼下马持刀、身先士卒,一脸坚定地奋勇冲前,在感奋与惧怕并存之际,身后的将士也跟着冲了出去左右砍刺,无不以一当十,即时就斩杀了数百敌人。

贼将周挚一见唐军如此英勇,赶忙骑马逃走了。

此时,在南城攻打的史思明还不知道北城的周挚已经兵败,还在那里指挥叛军猛攻,李光弼则把先前抓来的八千多俘虏,全部押到了河边展览,而且还当众杀掉了几十个俘虏,以此来恐吓敌军。

剩下的俘虏一看唐军杀人(杀俘虏),个个心生恐惧,于是纷纷跳入河中向南岸游去,岂料唐军此时刀砍箭射,一下子就把那八千俘虏全部杀掉了。

见此情状,河对岸的史思明被吓得魂飞魄散,于是赶紧率领手下的军队败走了。

每次和叛军大战之前,李光弼都会怀着必死之心,在自己的靴子里插一柄锋利的短刀,而且还会跟自己的手下说:“我位居三公,绝不会活着当敌人的俘虏,定会誓死报效大唐朝廷!”

敌军败退之后,李光弼就向着天子(肃宗皇帝)所居的方向拜舞,一时间三军感动,欢声震地。

正所谓“居其位,谋其事”,李光弼作为主帅,之所以打了如此多的大胜仗,其主要原因就是他有着一颗坚定不移的忠君报国之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