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有声读物如此受青睐?

 四月的小屋丫 2023-04-12 发布于湖北

每晚九点,不见不散

🧡

🪶

中国被公认为是全球第二大有声书市场。

2020年,中国有声书用户将达5.62亿,市场规模将达82.1亿元(约合11.7亿美元),年均增长率达36.4%。超过63%的听众是30岁以下人群(2018年数据)。

——《2018~2019中国有声书市场专题研究报告》

有声读物最明显的特点: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获取知识。

每天8小时盯着屏幕,下班后完全不想看手机;在人潮拥挤的地铁上,水泄不通,没有座位的社畜连手机都拿不出来;等公交地铁或者排队的时候,看手机容易错过正事……

因此,在强烈的视觉疲劳之后,人们迫切需要一个既能够满足精神需求又无需耗费眼力的阅读模式,有声读物应运而生。

目前国内拥有两百多家有声读物的平台,其中耳熟能详的有喜马拉雅、蜻蜓FM、荔枝FM、懒人听书等等,后来也有一些平台看到了商机,在主打音乐的背后,附加听书项目,比如网易云音乐、QQ音乐等等,还有主打阅读的APP,像微信读书、樊登读书等等。

相比于欧美一些国家,国内图书转化成有声读物的占比不足市场份额的一半,在30%~40%之间。作为一个小众的出版物,它像后起之秀,每年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远远超过了人们的预期。

🪶

碎片化起大作用。

当你做手工的时候,当你画画的时候,当你洗衣服的时候,时间悄然流逝,不过当你点开音频,听着搞笑的段子、喜欢的网络文学或者听英语磨耳朵,这样是不是增加了时间的厚度。

碎片化听起来是个贬义词,原因在于拘泥于字面的意思,未能将知识系统化,并且熟练运用在实践生活中,因此碎片化的知识逐日累加,在浩瀚的脑容量里如星河一般,东一个西一个。

有声读物也在不断创新,朝着数字出版物的落脚点——用户体验改进平台模式。与国内顶尖的出版社合作,比如中信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等,旨在传递优质的内容读物;培养优质的主播,抛开内容,有声读物最吸引读者的便是天籁之音。

有声读物深度洞察人心,它的广告比视频少。即便是有,通过性价比高的会员充值也能免除。

在价格上,有声读物的优势更加明显。因为从纸质书转化过来的,有声读物的成本会大大低于纸质书,尤其是当下,纸质书的价格一度飙升,六年前一本普通的平装文学读物不过20~30元,现在已经翻了一倍。(爱看书的我在下单前也得三思一番。

🪶

政策投入。

据媒体报道,从2008年至2016年,国家累计投入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42亿元,支持文化产业项目4100多个,平均每年投资30.25亿元。作为后起之秀,有声读物备受青睐。

2018年,腾讯领衔投资喜马拉雅FM 4.6亿美元。2020年3月,蜻蜓FM宣布获得了来自小米集团的战略投资。2020年6月,今日头条推出了“番茄畅听”App。2020年9月,网易云音乐上线“声之剧场”。2020年12月,“微信听书”App正式推出。2021年1月15日,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下称腾讯音乐)与中国音频平台懒人听书的全部股东达成协议,以27亿元收购懒人听书100%股权。

国家政策是导向,资本支持是动力,内容服务是社会需求,循环往复,推动有声读物的发展。

🎁
谢谢你看到了这里。
明天同一时间,不见不散!
内 容:木子橙
排 版:木子橙
图 片:西瓜视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