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经注》里的白河---《水经.淯水注》考略(下)

 水经注探究系列 2023-04-12 发布于山西

A2

淯水又西南迳《史定伯碑》南,又西为瓜里津,水上有三梁,谓之瓜里渡。自宛道途,东出赭阳,西道方城。建武三年,世祖自赭阳西入,破虏将军邓奉怨汉掠新野,拒瓜里,上亲搏战,降之夕阳下,遂斩奉。《郡国志》所谓宛有瓜里津、夕阳聚者也。阻桥即桓温故垒处。温以升平五年,与范汪众军北讨所营。

《史定伯碑》杨守敬推测此碑文很可能已佚。(守敬按:史定伯未详何代人,此碑欧、赵皆不著录,洪但载郦说,盖已佚[0]。)

瓜里津在今河南南阳县北四十里。即淯水(今白河)之津。《续汉书·国志》:南阳郡宛县“有瓜里津”。注引《东观书》:“邓奉拒光武瓜里。”《南阳市志》“瓜里津即淯阳渡,在市区东北许坊自然村北,是汉代至民国期间通裕州古道上的白河要津,俗称三桥湾”。

夕阳聚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续汉书·国志》:南阳郡宛县“有夕阳聚”。唐李贤注引袁山松《后汉书》曰:“贾复从击邓奉,追至夕阳聚。”即此。

淯水又西南迳晋蜀郡太守邓义山墓南,又南迳宛城东,其地故申伯之国,楚文王灭申以为县也。秦昭襄王使白起为将,伐楚取郢,即以此地为南阳郡,改县曰宛。王莽更名郡曰前队,县曰面阳。刘熙曰:在中国之面而居阳地,故以为名。大城西南隅,即古宛城也,荆州刺史治,故亦谓之荆州城。今南阳郡治大城,其东城内有旧殿基,周二百步,高八尺,陛阶皆砌以青石。大城西北隅有殿基,周一百步,高五尺,盖更始所起也。城西三里,有古台,高三丈馀,文帝黄初中南巡行所筑也。淯水又屈而迳其县南,故《南都赋》所言淯水荡其胸者也。王莽地皇二年,朱鲔等共于城南会诸将,设坛,燔燎,立圣公为天子于斯水上。《世语》曰:张绣反,公与战败,子昂不能骑进马于公,而昂遇害。《魏书》曰:公南征至宛,临淯水,祠亡将士,歔欷流涕,众皆哀恸。

故申伯之国,1981年,河南南阳市北郊古宛城附近出土一批申国青铜器,其中的一件铜簋,铭文记有“南申伯大宰中爯父”等语,“这批铜器的时代应定为西周晚期到东周早期”。李学勤先生认为这批青铜器的发现有力地证明了申确在南阳,他在《论仲爯父簋与申国》一文中说道:“仲爯父”簋铭提到的“南申伯”“无疑便是《诗经·大雅·荡之什》的《嵩高》篇里面的申伯。这个申伯,同上面推计的仲爯父的年世正好是相当的。申国在周朝南土,《诗》有明文,《郑语》也说成周之南有申、吕等诸侯国。铭文在“申伯”前冠以“南字”可能是为了同“西申”相区别。

宛城位于今南阳市老城区东北蔡庄村,系西汉遗存,省文物保护单位。1956年、1985年春,曾先后勘探和试掘。现存东北角城墙,长约1400米,高出地表5-7米,基宽20米,基槽宽5.30米。夯土层厚8-10厘米,夯窝径5-7厘米。外有护城河遗迹。出土有三棱铜镞、铁锸以及大量的绳纹简瓦、板瓦残片等。(见《考古通讯》1956年第2期)

文帝南巡台,按《三国志》卷二·魏书二·文帝纪:四年春正月,诏曰“丧乱以来,兵革未戢,天下之人,互相残杀。今海内初定,敢有私复雠者皆族之”筑南巡台于宛。

淯水又南,梅溪水注之。水出县北紫山,南迳百奚故宅。奚,宛人也,于秦为贤大夫,所谓迷虞智秦者也。梅溪又迳宛西吕城东。《史记》曰:吕尚先祖为四岳,佐禹治水,有功。虞、夏之际,受封于吕,故因氏为吕尚也。徐广《史记音义》曰:吕在宛县。高后四年,封昆弟子吕忿为吕城侯,疑即此也。又案新蔡县有大吕、小吕亭而未知所是也。梅溪又南迳杜衍县东,故城在西。汉高帝七年,封郎中王翳为侯国,王莽更之曰闰衍矣。土地垫下,湍溪是注,古人于安众堨之,令游水是潴,谓之安众港。世祖建武三年,上自宛遣颍阳侯祭遵西击邓奉弟终,破之于杜衍,进兵涅阳者也。梅溪又南,谓之石桥水,又谓之汝溪,南流而左注淯水。

梅溪水梅溪河,源于紫山。水有两源:一出前明唐王墓左,一出其右。源皆微弱。二源东南流约2.5公里汇合,流经明承休王墓,至西城永定门流入城河,环城而左,至琉璃桥会温凉河入白河。水自山抵城,斗折蛇行。故又名万湾河[1]

紫山,一名紫灵山。在今河南南阳市西北二十五里。《水经·淯水注》:“淯水又南,梅溪水注之,水出(宛) 县北紫山。”

百奚故宅在今河南南阳市西七里麒麟冈。

吕城,所未详也。

杜衍县西汉高帝七年(前200)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南二十三里。东汉废入宛县地方学者认为“杜衍县”县治位于潦河镇,今潦河街西北偶临河处为旧城遗址。

淯水之南,又有南就聚,《郡国志》所谓南阳宛县有南就聚者也。郭仲产言:宛城南三十里,有一城,甚卑小,相承名三公城,汉时邓禹等归乡饯离处也。盛弘之著《荆州记》以为三公置。余案淯水左右,旧有二澨所谓南澨、北澨者,水侧之汶。聚在淯阳之东北,考古推地则近矣。城侧有范蠡祠,蠡,宛人,祠即故宅也。后汉末,有范曾,字子闵,为大将军司马,讨黄巾贼,至此祠,为蠡立碑,文勒可寻。夏侯湛之为南阳,又为立庙焉。城东有大将军何进故宅。城西有孔嵩旧居。嵩字仲山,宛人,与山阳范式有断金契。贫无养亲,赁为阿街卒,遣迎式。式下车把臂曰:子怀道卒伍,不亦痛乎!嵩曰:侯嬴贱役,晨门,卑下之位,古人所不耻,何痛之有?故其《赞》曰:仲山通达,卷舒无方,屈身厮役,挺秀含芳。

南就聚三公城),近年来,雷兴山、袁延胜教授在组团考古时,在三十里屯村发现了大型商周聚落遗址,和范蠡生活的时代相对应。地方学者认为宛城区的三十里屯就是《水经注》里提到的南就聚、三公城。三公城的得名来自邓禹。汉光武帝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邓禹。邓禹衣锦还乡,里人设宴于此,命此城为“三公城”。城侧有范蠡祠。蠡,宛人,祠即古宅也。后汉范增,字子闵,为大将军司马,讨黄巾贼至此祠,为蠡立碑。夏侯湛之为南阳,又为立庙焉。郦道元勘探淯水时,范蠡碑还“文勒可寻”。

△又屈南过淯阳县东。

淯水又南入县,迳小长安。司马彪《郡国志》曰:县有小长安聚。谢沈《汉书》称:光武攻淯阳不下,引兵欲攻宛,至小长安,与甄阜战败于此。

小长安聚在今河南南阳市南。《资治通鉴》:王莽地皇三年(22),“刘縯欲进攻宛,至小长安聚,与王莽将甄阜、梁丘赐战”,即此。《续汉书·郡国志》南阳郡阳县有小长安。地方学者认为小长安聚在淯阳县境内,秦汉归南阳郡管辖,约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瓦店镇一带

淯水又西南迳其县故城南。桓帝延熹七年,封邓秉为侯国。县故南阳典农治,后以为淯阳郡,省郡复县,避晋简文讳,更名云阳焉。淯水又迳安乐乡北,汉桓帝建和元年,封司徒胡广为淯阳县安乐乡侯,今于其国立乐宅戍。郭仲产《襄阳记》曰:南阳城南九十里,有晋尚书令乐广故宅。广字彦辅,善清言,见重当时。成都王,广女婿,长沙王猜之。广曰:宁以一女而易五男犹疑之,终以忧殒。其故居今置戍,因以为名。

淯阳县故城,位于南阳县英庄乡大胡营东,系西汉遗存,故城为长方形,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00米。西北角城基高0.30米,东南角高0.30-0.80米。城内及周围有大量砖瓦片、陶片以及铜镞等遗物。据文献推测为汉淯阳县故城。[2]

△又南过新野县西,淯水又南入新野县,枝津分派,东南出,隰衍苞注,左积为陂,东西九里,南北一十五里。陂水所溉,咸为良沃。淯水又南与湍水会,又南迳新野县故城西。世祖之败小长安也,姊元遇害。上即位,感悼姊没,追谥元为新野节义长公主,即此邑也。晋咸宁二年封大司马扶风武王少子歆为新野郡公,割南阳五属,棘阳、蔡阳、穰、邓、山都封焉。王文舒更立中隔,西即郡治,东则民居,城西傍淯水。

湍水即今河南南阳盆地湍河。源出今河南内乡县北界与嵩县西峡县交界处,南流经内乡县东、邓州市北,至新野县北汇入白河。《水经· 湍水注》:“湍水出弘农界翼望山,水甚清澈。” 东南流至新野县入于淯。又 《续资治通鉴》: 元顺帝至元二年(1336) 五月乙卯至六月甲申,“湍河、白河大溢,水为灾”。

新野县故城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新野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东汉末,刘表使备“屯新野”。三国魏为荆州治。西晋为义阳国都,后为新野郡治。北魏属新野郡。

又东与朝水合。水出西北赤石山,而东南迳冠军县界,地名沙渠。又东南径穰县故城南,楚别邑也。秦拔鄢郢即以为县,秦昭王封相魏冉为侯邑,王莽更名曰丰穰也。魏荆州刺史治。朝水又东南,分为二水,一水枝分东北为樊氏陂,陂东西十里,南北五里,俗谓之凡亭陂。陂东有樊氏故宅,樊氏既灭,庾氏取其陂,故谚曰:陂汪汪,下田良,樊子失业庾公昌。昔在晋世,杜预继信臣之业,复六门陂,遏六门之水,下结二十九陂。诸陂散流,咸入朝水,事见《六门碑》,六门既陂,诸陂遂断。朝水又东迳朝阳县故城北,而东南注于淯水。

朝水即今河南邓州市南之刁河。

冠军县冠军故城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三十八里湍水西岸张村镇冠军村,汉代遗存,为西汉霍去病的封地。城址包括今之冠军、上营、汤家、苏楼等村,面积20万平方米。夯土城墙遗迹不明显。出土有砖、红陶仓、长颈壶、灰陶猪圈等[3]

樊氏陂,在今河南新野县西南东汉樊重所开陂渠,因名。

六门陂,即六门堤,亦名鹿门堤。六门堤遗址在今河南邓州县城大西门外岔股路村北,系西汉一明遗存,为召父渠遗迹。该渠乃汉南阳太守召信臣于西汉建平五年(前34年)所筑。原长100公里,初开三门,西汉元始五年(公元5年)改为六门。后历代重修,明末废。现存闸门缺口等遗迹,稍高出地面[4]

穰县故城穰县故城位于今邓州小东门外贾庄一带,系战国遗存。城址周长3000米,城墙夯土遗迹不明显。城内发现有房基、水井、路土、绳纹砖、瓦、陶瓮、壶等遗迹、遗物。战国时初为韩邑,后入秦,汉设穰县,治所设此[5]

朝阳县故城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刁河南岸。《汉书·地理志》 南阳郡朝阳县注引应劭曰:“在朝水之阳”故名。西晋义阳郡改属新野郡。南朝宋大明元年 (457) 。地方学者认为在今小杨营乡禹山庙村。《读史方舆纪要》:“在……朝水(刁河)之阳。汉县,属南阳郡。晋属义阳郡。刘宋属顺阳郡。大明八年省。亦曰朝城,俗呼刁城,今为朝阳村。又沈约《宋志》:广平郡,治广平县南渡,以汉朝阳县地立,并领酇、阴、比阳等县。萧齐仍之。魏废。今酇、阴二县,见湖广光化县。“比对文物地图颇疑与今邓州市东南刁河南岸古村城址有关联,该遗址位于邓州市构林镇古村,系汉代遗存,城周长约3公里。夯土城墙不明显。城内散见大量砖,瓦残片。相传东汉马武封山都候即在此地。[6](备注:笔者先前曾认为阳县故城与刁河北岸的白庙岗汉遗址有关联,但比对上述注文“朝水又东迳朝阳县故城北,而东南注于淯水显然位于刁河南岸规模庞大的古村汉城址更符合注文所述,故古村汉城址应为朝阳县故城。)

又东南与棘水合,水上承赭水。赭水出赭阳县北山,数源并发,南流迳小堵乡,谓之小赭水。世祖建武三年,成安侯臧宫从上击赭乡。东源方七八步,腾涌若沸,故世名之腾沸水。南流迳于赭乡,谓之赭水。建武三年,祭遵引兵南击董于赭乡。以水氏县,故有赭阳之名也。《地理志》曰:县有堵水,王莽曰阳城也。汉哀帝改为顺阳。建武二年,更封安阳侯朱祜为堵阳侯。

棘水即今河南新野县东之溧河。其上源即赭河。

小堵乡,一名小赭乡。在今河南方城县西。

赭阳即堵阳县。治所在今河南方城县东六里。《水经·淯水注》:赭水 “出赭阳县北山”。

赭水于县,堨以为陂,东西夹岗,水相去五六里,古今断冈两舌,都水潭涨,南北一十馀里,水决南溃,下注为湾。湾分为二,西为赭水,东为荥源。赭水水参差,流结两湖,故有东陂、西陂之名。二陂所导,其水枝分,东南至会口入比。是以《地理志》比水、赭水,皆言入蔡,互受通称故也。二湖流注,合为黄水,惟所受焉。又南迳棘阳县之黄淳聚,又谓之为黄淳水者也。谢沈《后汉书》甄阜等败光武于小长安东,乘胜南渡黄淳水前营,背阻两川,谓临比水,绝后桥,示无还心。汉兵击之,三军溃,溺死黄淳水者二万人。又南迳棘阳县故城西。应劭曰:县在棘水之阳,是知斯水为棘水也。汉高帝七年,封杜得臣为侯国。后汉兵起,击唐子乡,杀湖阳尉,进拔棘阳,邓晨将宾客会光武于此县也。棘水又南迳新野县,历黄邮聚,世祖建武三年,傅俊、岑彭进击秦丰,先拔黄邮者也,谓之黄邮水,大司马吴汉破秦丰于斯水之上。其聚落悉为蛮居,犹名之为黄邮蛮。棘水自新野县东,而南流入于淯水,谓之为力口也。棘、力声相近,当为棘口也。又是方俗之音,故字从读变,若世以棘子木为力子木,是也。淯水又东南,迳士林东,戍名也,戍有邸阁。水左有豫章大陂,下灌良畴三千许顷也。

赭水一名堵水。即今河南方城县西、社旗县南之赵河。《清一统志·南阳府一》:赭水 “自裕州西南流,径唐县西为黄水。又西南流径新野县东为棘水,又南流入于淯”。

比水河流名,亦名泌水,源出河南泌阳县东白云山,西南流经县南,又西南流经沘源县(即今唐河县)北,会北来之赵河,名曰唐河,又西南流经新野,至湖北襄阳县入于白河。建国后(一说清代 [0] )改称泌阳河。发源于河南省泌阳县白云山东麓东部,流经泌阳县、唐河县,入唐河。是河南省内著名的倒流河,干流流向大致向西,因此有“泌水倒流”之说

黄淳水古水名。又称潢淳水(《资治通鉴》)。今河南省新野县东北淯水(今白河)支流赭水一的别称。《水经注·淯水》:“堵水”径棘阳县之黄淳聚,又谓之为黄淳水者也。《后汉书·齐武王縯传》:甄阜、梁丘赐乘胜留辎重于蓝乡,“引精兵十万南渡黄淳水”,即此。

黄邮聚,约今新野县南王村遗址,位于新野县新甸铺镇南王村南,系汉代遗存,面积35万平方米,发现有墓葬、房基、水井和石磨、铜器、陶器、菱形、米字形图案砖、板瓦、筒瓦等。《汉书·王莽传》载,哀帝即位,其以黄邮聚户三百五十益封莽。遗址南临黄渠河(即汉时黄邮水),地望正与黄邮聚相合[7]

东陂约今堵阳东陂遗址,位于方城县城关镇大凉亭村北,东汉遗存。为古代水利工程遗迹。为一东西走向的土堤,全长1.8公里。堤高10米,顶宽15米,底宽50米。堤系夯筑,夯层厚0.10-0.14米。发现有简瓦、板瓦、铁锸、铁夯等遗物。《裕州志》载:“堵阳东陂,在州东五里[8]

棘阳县故城,考古工作者认为棘阳县故城位于新野县前高庙乡前张楼村东,系汉代遗存,城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l000米,东西宽近400米。城墙夯土遗迹依稀可辨。城内多次发现房基、水井、陶瓮、罐、绳纹瓦片、石天禄、石磨、铜印以及画象石墓等。据文献记载,当为汉棘阳县故城址[9]

东晋十六国时期战乱频仍,南阳盆地唐白河流域的六门陂等水利工程又被破坏或废弃。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二年( 445)沈亮任南阳太守,见唐白河流域有古时石塌遗存,遂签世祖修治之,云:“窃见郡境有旧石堨,区野腴润,实为神皋,而芜决稍积,久废其利,凡管所见,谓宜创立。”此言旧石堨,当为湍水上的六门竭,遂予以修复。

六门堨“下结二十九陂,诸陂散流,咸入朝水”。六门堨之下的陂池甚多,知其名者有安众港、邓氏陂。邓氏陂在新野县境内,由湍水分出。安众港在今邓州市东北赵河畔,南北朝时尚存....水上有樊氏陂、东陂、西陂、豫章大陂等。东陂和西陂位于堵阳县境内堵水之上,始修于东汉。豫章大陂位于新野县东南的士林戍附近,紧邻清水......左陂在新野县境内的清水之津上......这些陂塘规模颇大,型式多样,既有拦截河流成陂的,也有利用洼地围成塘池的,还有在山谷做堤坝成水库的。许多陂塘往往互相串联,形成“陂渠灌注”,类似长藤结瓜式的水利型式,这种水利型式是我国古代人民的一大创造。见下图两汉时期南阳陂塘水利的广泛兴修,促使南阳地区的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东汉张衡在《南都武》中描述了南阳一带灌溉农业的盛况。赋文云:“于显乐都,既丽县康;陪京之南,居汉之阳。·……于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赭阳东陂,贮水淳湾,亘望无涯。……其水则开窦酒流,浸彼稻田,沟浍脉连,堤塍相輑,朝云不兴,而横潦浊臻。决渫则暵,为溉为陆,冬徐夏穱,随时代熟。”“徐”是稻,“穱”是雀麦。南阳由于陂塘的发达,水稻种植很是普遍,“开窦酒流,浸彼稻田”,形成稻作旱作都获丰收的景象。[10]

上图摘自唐金培著,河南水利史,大象出版社,2019.09,第137页

士林戍按方位次序考量,颇疑与襄阳小街遗址有关联。该遗址位于襄阳古驿镇吕镇村小街东。面积约50万平方米。采集有泥质灰陶绳纹板瓦等[11]

邸阁,王国维先生认为:古代储蓄军粮之所,谓之邸阁,其名始见于汉魏之间。元李治《敬斋古今黇》曾于《三国志》及裴松之注中举十一事,予复从《晋书》中得事,《魏书》中得八事,《水经注》中得十事,古印中得二……[12]

△又西南过邓县东。

县故邓侯吾离之国也,楚文王灭之,秦以为县。淯水右合浊水,俗谓之弱沟。水上承白水于朝阳县,东南流迳邓县故城南。习凿齿《襄阳记》曰:楚王至邓之浊水,去襄阳二十里。即此水也。浊水又东迳邓塞北,即邓城东南小山也,方俗名之为邓塞,昔孙文台破黄祖于其下。浊水东流注于淯。淯水又南迳邓塞东,又迳鄾城东,古鄾子国也。盖邓之南鄙也。昔巴子请楚与邓为好,鄾人夺其币,即是邑也。司马彪以为邓之鄾聚矣。

△南入于沔。

邓县故城,秦置,治所在今湖北襄阳县西北邓城。汉为南阳郡都尉治。西晋属义阳郡。南朝宋属京兆郡。南齐为京兆郡治。北周废。邓城遗址位于湖北省襄阳市樊城区团山镇邓城村。邓城南近汉水,北接南阳盆地该城址基本保存完好,平面略呈长方形,南北长800~825米,东西宽600~675米,城墙残高3~6米,东南角最高。四面城墙中部开门,今可见四个缺口。城外护城河宽20~40米,深1~4米,现淤积较为严重,部分河段已被回填。城垣内及城内外地表暴露遗物十分丰富,从其特征分析,这座城的最晚维修时间就在南北朝时期,之后不久很可能就废弃了。

邓塞,在今湖北襄樊市东北。西晋陆机《辨亡论上》:“魏氏尝藉战胜之威,率百万之师,浮邓塞之舟。”按注文“(邓塞即邓城东南小山也

鄾城,《读史方舆纪要.卷七九.湖广五.襄阳府》:“鄾城在府(襄阳府)东北十二里,古鄾子国。”今不少志书、辞书,释“鄾”:古地名,在今中国湖北省襄樊(或襄阳)市北。这里的“襄樊市北”“襄阳市北”,应该是“襄阳古城东北”。地方学者认为鄾城在今张湾办事处老西湾一带;或毁于水患,崩于河中。


   


[0] 《水经注疏》,第2600页。

[1] 南阳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南阳县志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0 :66-67

[2] 《河南文物地图集》,第531页。

[3] 《河南省文物地图集》,第559页。

[4] 《河南省文物地图集》,第559页。

[5] 《河南省文物地图集》,第558页。

[6] 《河南文物地图集》,第558页。

[7] 《河南文物地图集》,第543页。

[8] 《河南文物地图集》,第572页。

[9] 《河南文物地图集》,第543页。

[10] 唐金培著,河南水利史,大象出版社,2019.09,第137页

[11] 《湖北省文物地图集》(下),第76页。

[12] 王国维著,王国维考古学文辑,凤凰出版社,2008.11,第110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