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自己肾虚,往往会听从别人的建议自行买药,结果药买回来之后,发现别人都能药到病除,自己却越治疗,症状越严重。为什么同样一种药,在治疗肾虚时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呢?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没有了解清楚自己的病情。 肾虚是一种虚证,自然要选择补的方法。但是,肾虚分为我们平时常说的肾阴虚和肾阳虚。 肾阴虚的人需要选择一些滋补肾阴的药物。而肾阳虚需要选择一些可以温补肾阳的药物。有些人的情况之所以会变得越来越严重,就是因为没有弄清楚自己到底是肾阴虚还是肾阳虚,或者是阴阳两虚。 有些肾虚的人平时会出现耳聋耳鸣、手足心热、腰膝酸软、失眠多梦、大便干结、小便赤红等症状,其实这是肾阴虚的表现。 通常来说,肾阴虚的症候比较复杂,但它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燥热。因为一旦体内阴衰阳盛,就必然会导致身体出现热证,出现手心脚心发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两颊潮红,身体发热,盗汗症状,也就不足为奇了。 正因为肾阴虚表现出了热证,所以,在治疗的时候,应该选择寒性滋补的中药方子。而六味地黄丸就是主要是用来滋补肾阴的,非常适合肾阴虚的人。 六味地黄丸是宋代儿科名医钱乙配制而成的。他从医圣张仲景的金匮肾气丸中得到了启发,去掉了桂、附两味治疗肾阳虚的中药,用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泽泻、茯苓、丹皮六味中药制成了六味地黄丸。 在药方中,熟地黄成分最多,具有滋阴补肾,填精益髓的功效,为君药;山茱萸补肾涩精,山药补脾固肾,共为臣药。这三药为“三补”。泽泻利湿泄浊,茯苓淡渗脾湿,丹皮清泄虚热,还可以抵消山茱萸的温涩,此三药为“三泻”,均为佐药。 由于肾阴虚是虚证,应注重补,但是,在调治肾阴虚的时候,不能仅仅看中补。因为补得太多,肾阴虚很容易转化成肾阳虚,所以,还要注重泻。只有在滋阴的同时注意泻火,才能够真正维持肾阴肾阳的平衡。六味地黄丸讲究三补三泻,对肾阴虚的治疗很有帮助。 除了六味地黄丸之外,还有一些治疗肾阴虚的中成药,只不过在使用的时候,应该依据不同的病情和病症,对症下药。 比如,有的人出现头晕目眩、腰酸腿软、遗精盗汗、口燥舌干、骨蒸潮热、神疲失眠等症状,就证明肾阴虚比较严重了,此时,可以服用左归丸。 左归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枸杞子、龟板胶、川牛膝、鹿角胶、菟丝子组成。 其中熟地黄滋肾填精,大补真阴,为君药。山茱萸养肝滋肾,涩精敛汗;山药补脾益阴,滋肾固精;枸杞子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龟板胶偏于补阴,鹿角胶偏于补阳,在阳中求阴,为臣药。菟丝子、川牛膝益肝肾,强腰膝,健筋骨,俱为佐药。 左归丸是纯补无泻、阳中求阴的中成药,对于肾阴虚严重的人很有疗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