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书法篆刻家严源【严素峰】1753年作各体书法册页

 東海書畫 2023-04-13 发布于河北

严源字景湘,号素峰,,江苏常熟人。明相国严讷裔孙。乾隆六年副贡。性格潇洒,薄利禄,肆力于诗和古文辞,其集唐人句,天衣无缝,一时为人称道,嗜金石文字,究心《说文》、《玉篇》等书,且得家藏古铜玉印暨谱八卷,朝夕揣摩,悉心研究,又承徐浩庵指授,师法秦汉印章,刻划遒劲卓越,见刀亦见笔,论者谓可颉颃丁、黄。1756年曾辑生平所作印汇为《严素峰印谱》二册,有董邦达及贺寿题诗。平生刻印颇多,曾汇为印谱,因无力付梓,自珍藏之。后将印谱悉付汪启淑,汪允诺代付剞劂,不意遭火灾焚毁殆尽。仅有数方印章收入《飞鸿堂印谱》。

逸兴遄飞。 钤印:花垂江上、南沙处士

柳色黄金嫩,梨花白雪香。玉楼巢翡翠,金殿锁鸳鸯。

选妓随雕辇,征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玉树春归日,金宫乐事多。后庭朝未入,轻辇夜相过。

笑出花间语,娇来竹下歌。莫教明月去,留著醉嫦娥。

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

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晚来移彩仗,行乐泥光辉。

水绿南薰殿,花红北阙楼。莺歌闻太液,凤吹绕瀛洲。

素女鸣珠佩,天人弄彩球。今朝风日好,宜入未央游。

卢橘为秦树,蒲萄出汉宫。烟花宜落日,丝管醉春风。

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君王多乐事,还与万方同。

题识:右录李适先宫中行乐词 素峰  严源

引首章:飞云【白】

钤印:源,印【白】寸心千古【朱】

琴心流水弹明月,酒就东山酌白云。录篆摘联

玄豹夜寒和雾隐,骊龙春暖抱珠眠。素峰集古

引首章:乎江

钤印:博君一粲【白】 长留天地间【珠】

释文:

壬申清余,寄榻于陆氏清胜斋中,卧疾初起见红蕖出水。绿柳摇风涤尘襟于静境,翻诗卷于三唐,欣有会意不觉神往。于是细研蕉露,劳倩文犀。勉效诸体爰书一册计十有八。方时荷香欲语,竹韵清人,益令雅与悠然而书法之拙,大愧古人,临池惆然  素峰逸史源

钤印:名源【白】 景湘【朱】 就正有道【朱】

此心无所昧,得福哪有涯。游集垂云文

春暖观鱼化,秋高听鹿鸣。 集钟鼎文 素峰

钤印:景湘【白】 落【白】

释文:

千里风云契,一朝心赏同。意尽深交合,神灵俗累空。

草带销寒翠,花枝发夜红。唯将澹若水,长揖古人风。

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閒临水久,蜂懒采花疏。

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静山子源

钤印:名源 【白】,景湘【红】

释文:初访西城礼[李]少君,独行深入洞天云。

风吹青【清】桂寒花落,香绕仙台【坛】处处闻。

逐波云影参差远,背日岚光隐见深。

犹似望中连海树,月生湖上是山阴。

风动闲天清桂阴,水精帘箔冷沉沉。

西妃少女多春思,斜倚彤云尽日吟。

方士飞轩驻碧霞,酒寒风冷月初斜。

不知谁唱归春曲,落尽溪头白葛花。

玉箫金瑟发商声,桑叶枯干海水清。

净扫蓬莱山下路,略邀王母话长生。

焚香独自上天坛,桂树风吹玉简寒。

长怕嵇康乏仙骨,与将仙籍再寻看。

饥即餐霞闷即行,一声长啸万山青。

穿花渡水来相访,珍重多才阮步兵。

鹤不西飞龙不行,露干云破洞箫清。

少年仙子说闲事,遥隔彩云闻笑声。

素峰隶古于静香斋

钤印:臣 源。

帝子远辞丹凤阙,天书遥指翠微宫。

隔窗云雾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镜中。

林下水声喧语笑,岩间树色隐房栊。

仙家未必能胜此,何事吹笙向碧空。

题识:素峰

钤印:严、源

有竹有山有水,宜烟宜雨宜晴。

欲似浣花溪畔,主人背郭堂成。

古木寒鸦山边,小桥流水人家。

昨夜前村深雪,阳【先】春又到梅花。

雨积米颠法眼,睛开储老田家

竹叶短篱茅舍,桃花鱼水肥虾。

松长龙鳞傲雪,竹栽凤尾拖云。

存我古心淡泊,动人先趣诗文。

题识:素峰山人

钤印:素峰【白】、 隶古【白】

剑气琴情酒兴,花香鸟语书声。

题识:上方大篆

钤印:桐江旧印【白】 清爰山书小篆文【朱】、文靖后人【朱】

心地清且净,不妨自适性。于焉乐我志,可以少修省。集芝英篆 钤印:琴山客【朱】

《梅花集韵》

林端识香气【孟浩然】

来访月中仙【沈肩吾】

残雪午桥外【李绅】

蟠根积水边【杜甫】

素姿凌白奈【韩偓】

清韵入朱弦【鱼玄机】

皓彩终宵合【贯休】

幽怀独悄然【司空图】

道性欺冰雪【李郢】

琼枝瑞色封【王涯】

花寒未聚蝶【裴延】

柯偃乍疑龙【王维】

金木本有质【棘据】

风霜老昔容【王涯】

兴来看不足【钱起】

远意更重重【隋唐帝 杨广

钤印:引胜【白】、臣源印【白】、垂竿江上【朱】

释文:

目极云霄思浩然,风帆一片水连天。

轻桡便是东归路,不肯忘机作钓船。

识文;右唐温飞卿七绝一首 悬鍼文 素峰。

引首章:素峰【白】

钤印:琴川山门? 长流天地间。

董邦达题诗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

风云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几斯人。东山董邦达书于淡宇阁。 钤印:一生介介、董邦达印、孚存

题识:董邦达书

董邦达(1696-1769),清代官员、书画家。字孚存、争存,号东山、非闻,浙江富阳人。雍正十一年进士,乾隆二年授编修,官终礼部尚书,谥文恪。好书、画,篆、隶得古法,山水取法元人,善用枯笔。其风格在娄东、虞山派之间。与董源、董其昌并称“三董”。

后语:看完素峰的作品,我感到迷惑,他的书法各体节能,篆刻也入古法,为什么大家不了解呢?细分析如下;1.官位小,名气低。加上作品原稿遭到焚烧流传下来的作品很少。2.和社会名流交游少,没有得到上层认可和收藏。3.时间久远,让人淡忘了。可惜啦!

明代著名书法家 祝允明 1525年 行草书陶渊明《桃花源记 》《桃花源诗》手卷

清代顺治进士汪伯翔 草书《李白赠怀素草书歌行》 册页

晚清书法家 杨沂孙篆书节临录金人铭册页

林则徐1842年行草书为费丹旭 韬光蜡屐图 题跋 可谓诗书画并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