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推拿常见问题的百问百答(29)

 桂林兔子 2023-04-13 发布于广西

90、小孩子暑热重,怎么推拿?

夏天的时候,因为暑气的熏蒸,孩子容易出现发热、不出汗、口渴、尿多等暑热重的一些情况,这是季节性的问题。

如果症状比较轻,不用过多干预,孩子也会慢慢康复,但如果症状比较重,可以采用清热解暑、益气养阴的思路来进行推拿。

推拿配穴是这样的:补肾经、补脾经各3~5分钟,掐揉二扇门2~3分钟,推上三关2~3分钟,打马过天河做到局部皮肤发红,推箕门同样是做到局部皮肤发红的程度。

配穴思路上,通过补脾补肾,巩固身体的先天后天之本,帮助身体的气血运行,同时,补肾还能滋阴,相互配合,身体底子更好。因为孩子不出汗,所以掐揉二扇门帮孩子出汗,推上三关能增强气机,促进汗液的排出。而打马过天河、推箕门能够清热泻火,相互配合改善暑热问题。

91、止泻四法,具体包括哪四个?

小孩子的腹泻问题困扰很多家长,有时候孩子一拉肚子家长就慌了,我们可以用这个止泻四法作为基本推拿操作,来帮助孩子解决腹泻。

止泻四法是“龟尾七节,摩腹揉脐”,包括:揉龟尾,推七节骨,摩腹,揉肚。

龟尾可点、可揉、可振,连续操作3~5分钟;七节骨可推、可用掌根来揉、可振、可擦,连续操作2~3分钟;摩腹是以肚脐为圆心,以肚脐到剑突下距离三分之二为半径,沿此轨迹根据情况选择顺时针或者逆时针,连续摩腹3~5分钟;肚脐可揉、可捏,连续操作3~5分钟。

四个手法相互配合,能很好止泻。

92、面对小孩子的黄疸,怎么来做推拿?

黄疸也被称为胎黄,多见于新生儿,指的是与胎禀有关的一种以患儿皮肤、双目发黄为特征的新生儿病症。

新生儿黄疸有生理和病理的区分,60%以上新生儿在一周内都会出现黄疸,而80%的早产儿出现黄疸的时间提前,程度加深。

出现胎黄的根本原因是因为胎毒内蕴。妈妈如果湿气过盛,或者生产时,受到湿热邪气的影响,就会产生新生人黄疸问题。

生理性黄疸多在出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7~10天消退,早产儿出现时间和持续时间都会有所增加。除此之外就是病理性胎黄了。

主要推拿配穴思路是清热解毒、利胆退黄。主要做的推拿手法有:清肝经、清小肠、清大肠各2~3分钟,清肺经2~3分钟,补脾3~5分钟,搓摩胁肋8~10遍,下推七节骨3~5分钟,推箕门(从上到下拍打大腿内侧)8~10遍。

生理性黄疸想要快速恢复,可以每天1次上述的推拿手法,病理性黄疸,根据孩子情况,每天1~2次,帮助孩子快速恢复。

93、小孩子出汗过多怎么推拿?

如果孩子静静的坐在那里,什么都动,就出了一身的汗,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汗症。这是因为阴阳失调导致的。

推拿的时候要调和阴阳,固表止汗。配穴可以是这样的,揉太阳穴2~3分钟,清肺经2~3分钟,补肾经3~5分钟,清心经、清肝经各2~3分钟,清天河水5~8分钟,揉二人上马2~3分钟。

同时还可以给孩子做一个拍肺经的手法,用手掌(孩子大一点可以用空心拳来做)从锁骨开始,沿手臂内侧,向着大拇指方向进行拍打,反复操作15~20次。

这样的一套手法下来,可以帮助孩子调和阴阳,减少汗液的排出。

94、小孩子鹅口疮怎么推拿?

鹅口疮多见于1岁以内的小孩子,是口腔内生出白屑一样的东西。一般像早产、体虚、营养不良、久病、过度使用抗生素的孩子都容易出现。

有时候鹅口疮会被误认为是奶块,但奶块可以用水冲掉,但鹅口疮不行。

西医认为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在中医中认为是心脾积热较重,胃气上逆引起的。

主要的推拿思路就是清热泻火。配穴手法是这样的,补脾经5~8分钟,清肝经、清心经、清肺经各2~3分钟,清胃经、清小肠经1~2分钟,揉板门3~5分钟,掐揉承浆穴和廉泉穴各1~2分钟。

这套手法可以清心脾积热,消除积滞,顺畅胃气,改善鹅口疮。

95、小孩子是不是白白胖胖最好?

虽然孩子小的时候,大多都是白白胖胖的,尤其很多小孩子从小喝奶粉,很容易过量饮食,导致孩子比较胖,但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体重是一项很重要的指标。

不能一味追求白白胖胖,也不能从小就让孩子节食减肥,这样都是不对的,我们要对照孩子的体重平均水平来看。

1~6个月体重(kg)=3+0.7*月龄

7~12个月体重(kg)=7+0.5*(月龄-6)

1~12岁体重(kg)=8+2*年龄

体重最好在空腹、排空大小便情况下测量,低于正常值15%就是营养不良,增长过快就是肥胖。

孩子再大就可以用BMI来判断。BMI=体重(kg)/身高的平方(m2),18.5以下为体重不足,18.5~23为健康,23~25为超重,25~30为肥胖,30以上为严重肥胖。

96、小孩子肥胖主要有哪几种类型,怎么推拿?

常见的小孩子肥胖有四种类型,脾虚痰湿、脾胃俱盛、脾肾阳虚、阴虚内热。

脾虚痰湿这种主要是整体肥胖,腹中、皮肤松弛、感觉头重脚轻、疲乏无力、没胃口不想吃东西,还会伴随有腹胀的情况。想要解决主要是健脾化湿。推拿配穴主要是胸腹部手法,配合补脾、按揉足三里、捏脊来共同改善。

脾胃俱盛这个一般上半身肥胖比较多,吃的多饿的快,容易口苦口臭,舌苔黄腻,需要清脾胃。推拿配穴主要是腹部手法,配合补脾经、清肝经、清胃经、清大肠经、退六腑、掐揉掌小横纹、推下七节骨。

脾肾阳虚的一般是下半身肥胖,整体怕冷畏寒、小腹坠胀,需要温补脾肾。推拿配穴主要是做腹部和腰背部手法,再配合揉太阳、拿风池风府、拿肩井、补脾、补肾、推上三关。

阴虚内热这个在肥胖之外容易口干口渴,总觉得五心烦热,燥热难耐,舌体偏红,舌苔很薄或者没有,这个时候主要是做养肝补肾,滋阴触犯。重点操作腰背部,再做清肝经、清心经、清小肠经、补肾经、揉二人上马、推箕门,还有必不可少的按揉涌泉,帮助引火下行。

肥胖问题除了推拿,还要做好饮食习惯的调整,才能事半功倍。

97、小孩子近视了怎么推拿?

现在小孩子的课业压力都比较重,长时间的阅读、写作业、看电子屏幕等,都容易带来视力问题。

近视的推拿思路是调和气血、清肝明目,尤其是对于刚刚近视的孩子,做好推拿与日常防护,是会明显改善的。

推拿配穴是这样的,清肝经、补肾经各5~8分钟,按揉睛明穴、上睛明穴、攒竹穴、鱼腰穴、太阳穴、四白穴、翳风穴、风池穴各2~3分钟,推坎宫、轮刮眼眶1~2分钟,按揉章门穴、太冲穴3~5分钟。

98、预防孩子近视应该多做什么活动?

在我们传统中医当中,一再提到应时应季的说法,其实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也是一样的,在天气逐渐变暖的时候,需要适当增加孩子的户外活动。

每天1~2小时在阳光下的户外活动,能够很好的改善孩子的视力情况。

饮食上避免吃太多甜食,甜食过多,会引起孩子近视问题加重。

99、小孩子烦热躁动,安静不下来,怎么推拿?

这种时候孩子一般都是内里有热,做好清热安神,能够帮助孩子安心神。可以简单先来做三个手法:清肝经、清心经各8~10分钟,按揉涌泉10~15分钟。能够很好的引火下火,清内热,解决孩子烦热躁动的情况。

100、想要做好推拿,怎么能判断准确孩子的问题呢?

前面的内容中,我们提到了孩子的生理病理特点,孩子本身处于生长发育比较迅速的阶段,一旦发生问题,也容易产生快速变化,所以在推拿的配穴上,需要避免开头看一下孩子的问题,然后每次都用同一套的手法,要根据孩子病情的寒热变化、虚实变化,来及时的适当调整配穴,以达到更好的推拿效果。

那作为小儿推拿师,推荐这首“十问歌”,能更全面的判断出孩子的问题到底是什么样的。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在总结前人问诊要点的基础上写成《十问歌》,清代陈修园又将其略作修改补充为: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
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
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
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
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虽然“十问歌”有很多版本,但这个十问歌是我自己使用下来比较全面,而且好记的,从孩子是热了还是凉了,出汗情况怎么样,身体、精神、睡眠、二便等全身状况有哪些表现,再者孩子的吃饭怎么样,有没有胸腹部的不适,以前有没有既往病史,家长有没有给孩子吃药,有没有去做过化验,这些方面都要全面问到。

很多人在问的时候,有时候小孩子哭闹不配合,很容易就忘掉一些环节,或者家长比较着急,问题很多的时候,也容易漏掉,像来推拿之前有没有给孩子吃药,有没有既往病史等等,这些都是要问到的。

全面问完之后,再结合孩子的舌象、面色、手纹等,综合判断,会对孩子的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