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完就懂!各种手术方式有什么区别?

 相貌平平的男子 2023-04-13 发布于贵州

图片

近视人群逐年增加,更多的人有了摘镜需求,但在眼睛上手术,这么精细化的操作到底是怎么完成的?网上那些五花八门的手术方式到底有什么区别呢?

今天小编就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各种近视矫正手术是如何完成的~

图片


近视手术分类

全飞、半飞、3D全飞秒、蔡司3.0新一代全飞秒、全激光 smart、Lasik、精雕、精雕C+、绿飞秒、微飞秒、宇航飞秒......

市面上各种手术方式听得人一头雾水,但去掉花哨的营销名词,近视矫正手术目前可以分为2大类,4种主流的手术方式。

第一类:激光类近视手术

01

这类手术方式,是通过对角膜进行切削,切削后残余的角膜形成凹透镜的光学原理,使角膜入射光线的焦点发生后移,让焦点正好落在视网膜上,从而提高裸眼视力。近视度数越高,所需要切削的角膜就越多。

激光类手术方式包括:全飞秒、半飞秒、全激光。

图片

角膜分为五层,激光类近视手术主要是在角膜上3层进行切削。我们把角膜(不是眼球)比喻成西瓜,手术涉及到的上皮层、前弹力层和基质层,当做是西瓜外皮、西瓜内皮和西瓜瓤。

如下图所示▽▽▽

图片

让我们看一下不同的手术方式是如何切削角膜的吧~


01 全飞秒

全飞秒手术采用【隔山打牛】的方式。
用飞秒激光穿过两层西瓜皮,在瓜瓤上切出角膜透镜,然后再用飞秒激光在瓜皮上切出一个2-4mm的小口,便于医生将透镜取出。
图片
这种方式很好的保持了角膜的完整性,创口小,术后不易干眼。但对眼睛条件要求较高,无法做到个性化切削。

02 半飞秒手术

半飞秒是通过掀开瓜皮,精准切削瓜瓤的方法。

先用飞秒激光在西瓜皮上切割约20mm的弧形,使瓜皮和瓜瓤可以分割掀开,可掀开的瓜皮被称为“角膜瓣”;然后再用准分子激光做个性化切削, 消融一部分瓤后,把瓣盖回去。

图片

由于半飞秒的可以掀开瓜皮直接切削瓜瓤,因此能够做到更加细致的切削,根据每个人眼睛不同的形态,设计个性化的手术方案,适用范围更广。但是创口较大,损伤的上皮神经较多,相对于其他手术方式来说更易干眼。

由上可知:全飞秒手术是指手术全过程只用到了飞秒激光,半飞秒手术是指手术中一半用飞秒激光,一半用了准分子激光。

是两种不同的手术方式,并不代表全飞秒是半飞秒的升级,更不代表全飞秒就一定优于半飞秒。

03 全激光手术

全激光手术就比较简单粗暴,只接使用准分子激光从瓜皮到瓜瓤切削消融。切削后西瓜瓤和西瓜内皮都不可再生,但西瓜外皮会生长愈合。

图片

这种手术方式适合角膜较薄者,重新生长出的西瓜外皮结实,抗冲击力强,适合军人、运动员等。但角膜创口大、术后不适感明显,角膜完整性保存相对较差,生长恢复期长。


手术方式介绍完,我们来综合对比一下三种激光类手术的优缺点:

图片

第二类:晶体植入手术

02

晶体植入是一种“加法”手术,通过将一片晶体放入眼中而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在眼睛里“配戴”了一副眼镜。

图片

 晶体植入到底是什么?

ICL晶体的制作材料为Collamer,是一种具有高生物相容性的材料,结构柔软且富有弹性,不降解、不老化、无抗原抗体反应,可以长期放在眼内。

植入眼中的人工晶体又可分为两种:

ICL(中心孔后房屈光型人工晶状体)TICL(中心孔后房散光屈光型人工晶状体)。简单来说就是ICL只能矫正近视、TICL能同时矫正近视+散光。

图片

 晶体植入的优势

矫正范围广:可矫正1800度以内近视,600度以内散光。

不需要切削角膜:尤其适合超高度近视,和角膜比较薄而无法进行激光手术者。

视觉质量好:保留了眼睛的生理功能、视野及生理结构的完整性,术后的视觉质量和夜间视力都非常出色。

可逆:可永久植入眼内,后续视力波动或者眼睛需要进行其他治疗时,晶体可以取出。

不易干眼:不需要切除和重塑角膜组织,不易诱发干眼症。

但晶体植入属于内眼手术,术前检查及手术流程相较于激光手术来说都复杂的多,也会有引起眼内炎症、感染等风险。


还有一点:目前,经晶体植入手术矫正视力,是不符合参军检要求的(具体以征兵网发布信息为准)。

图片


图片

很多小伙伴都会问到“哪种手术方式最好,是不是最贵的就一定最好啊?”

手术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综合的检查结果及日常用眼习惯来确定,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切勿盲目迷信某一种手术方式。如果检查后各种术式都适合,再选择自己心仪的手术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