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湿温 病症详解与中药方集

 369蓝田书院 2023-04-13 发布于广东
Image

湿温,是指湿热病邪所引起以脾胃为病变中心的急性外感热病。

《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其所苦各不同”,

“湿温之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

《难经》所说的湿温是指广义伤寒中的一种热病。

Image

晋代王叔和在《难经》的认识基础上,首先论述了湿温的病因和证治。

如《脉经》称:“伤寒有湿温,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暍,湿热相搏,则发湿温。

病苦两胫逆冷,腹满叉胸,头目苦痛,妄言,治在足太阴,不可发汗”。

王叔和所论的湿温属暑邪挟湿为病。

Image

吴鞠通《温病条辨·湿温》:“湿热上焦未清,里虚内陷,神识如蒙,舌滑脉缓,人参泻心汤加白芍主之。

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三香汤主之。

阳明湿温,气壅为哕者,新制桔皮竹茹汤主之。”

详细阐述了本病三焦分证论治的规律

至此,湿温始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而被确定。

Image

其初起以恶寒少汗,身热不扬,身重肢倦,胸闷脘痞,苔腻脉缓为主要临床表现。

病机演变虽有卫气营血浅深层次变化,但主要稽留于气分,以脾胃为主要病变部位。

湿热病邪既含有亢盛炎上的热邪性质,又有粘腻郁滞之湿邪性质,虽然四季皆可产生,而夏末秋初雨湿较多,气候炎热,湿热交蒸,暑热亦盛,人处气交中,湿热病邪较易形成并易侵袭人体而致病。

Image

薛生白《湿热病篇》认为:“湿热之邪,由表伤者十之一二,由口鼻入者,十之八九”。

指出湿热外因之一端。

太阴脾土内伤如饱食脾困、过逸脾滞、久饥脾馁、劳倦脾乏等因素则为温热入侵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

薛生白《湿热病篇》指出:“太阴内伤,湿饮停聚,客邪再至,内外相引,故病湿热。

此皆先有内伤,再感客邪。

或有先因于湿,

再因饥劳而病者,

亦属内伤挟湿,标本同病”。

Image

在湿热偏盛的季节,脾胃运化功能呆滞,容易导致内湿留困。

一旦脾胃失调,内湿留滞,外来之湿热病邪即与脾胃内湿“同类相召”而侵入人体,发为湿温。

本病治疗以分解湿热、使湿去热孤为原则。

Image

吴鞠通认为:“徒清热则湿不退,徒祛湿则热愈炽”。

首先是针对湿邪而化湿,

如湿郁上焦者,以宣肺化湿为主;

湿阻中焦者,以苦温燥湿为主;

湿留下焦者,以淡渗利湿为主;

如热在上焦者,轻清气热为主;

热在中焦者,苦泄热邪为主;

热在下焦者,苦寒通导为主,

并根据湿热偏重决定化湿与清热之主次。

Image

另外,还应针对湿热在卫、在气、在营、在血病变阶段及证候性质之不同,拟定相应的治法

湿郁卫表者,当宣化透邪;

湿热在气者,可清化湿热;

湿热化燥入营者,应清营凉血;

热入营血,损伤肠络而致大便下血,治宜凉血止血;

如因下血过多而导致气随血脱,又当急予补气固脱之品,及至脱回血止,

再按病机所在辨证施治。

Image

本病恢复阶段,余邪未净,气机未畅者,可酌用清泄余邪,宣畅气机之品;

若病邪已解而脾运不健或胃气不和者,则可投醒脾健胃之品。

 

Image

 

目录

一、妊娠、产后湿温

二、小儿湿温

三、湿温时疫

四、湿温初起

五、湿热、暑湿

六、湿温伤寒

七、三焦湿温

八、湿热伤脾胃

九、湿温身痛、头痛

十、湿温其他症状

 

Image

一、妊娠、产后湿温

1.加减苇茎汤

来源:《顾氏医径》卷四。

主治:妊娠湿温之候,恶寒蕴热,头目昏重,肢节酸痛,胸膈痞闷,湿在阳明,已化热者。

组成:水芦根,冬瓜仁,杏仁,佩兰,连翘,银花,橘白。

 

Image

 

2.加味清热渗湿汤

来源:《顾氏医径》卷四。

主治:妊娠湿温,湿在太阴,已化热者,症见恶寒蕴热,头目昏重,肢节痠痛,胸膈痞闷。

组成:苍术,白术,黄柏,黄芩,黄连,竹叶,赤茯苓,甘草,砂仁,泽泻。

 

Image

 

3.加减藿朴夏苓汤

来源:《顾氏医径》卷四。

主治:产后湿温,因胎前湿伏中焦,致产后缠绵不已,状若阴虚发热者。

组成:藿香,川朴花,半夏,茯苓,杏仁,米仁,大豆卷,泽泻,红花。

加减:热重,去豆卷,加葛根、黄芩。

 

Image

 

二、小儿湿温

1.藿朴胃苓汤

来源:方出《医原》卷下,名见《湿温时疫治疗法》。

别名:藿朴夏苓汤(《感证辑要》引《医原》)。

功用:

1.《医原》:启上闸,开支河,导湿下行。

2.《医方发挥》:宣化畅中,芳香化湿。

主治:湿气内蕴,氤氲浊腻,证见面色混浊如油腻,口气浊腻不知味,或生甜水,舌苔白腻;膜原邪重则舌苔满布,厚如积粉,板贴不松,脉息模糊不清,或沉细似伏,断续不匀,神多沉困、嗜睡。

组成:杏仁,蔻仁,半夏,厚朴,藿梗,苡仁,通草,茯苓,猪苓,泽泻。

方中通草,《感证辑要》作“淡豆豉”。

用法:《湿温时疫治疗法》:杜藿香一钱半至二钱,真川朴八分至一钱,姜半夏二钱至三钱,光杏仁二钱至三钱,白蔻仁八分(冲),生米仁四钱至六钱,带皮苓三钱至四钱,猪苓一钱半至二钱,建泽泻一钱半至二钱;先用丝通草三钱或五钱煎汤代水,煎上药服。

加减:

兼风者,汗出恶风;

兼寒者,恶寒无汗,前法酌加苏梗、桔梗、豆豉、葱白、生姜之类;

邪在经络,一身掣痛,酌加桂枝、水炒防己、秦艽之类,以开毛窍经络之壅;

兼暑者,面赤,口渴,心烦,前法去蔻仁,酌加扁豆花、鲜荷叶清香辟秽,连翘、山栀、滑石轻清微苦淡渗,以解暑湿热之结。

方论:《中医方剂与治法》:方用香豉、藿香芳化宣透,以疏表湿,使阳不内郁,则身热自解;

藿香、白蔻、厚朴芳香化湿;

厚朴、半夏燥湿运脾,使脾能运化水湿,不为湿邪所困,则胸闷肢倦,苔滑口腻等证即愈;

再用杏仁开泄肺气于上,使肺气宣降,则水道自调;

茯苓、猪苓、泽泻、苡仁淡渗利湿于下,使水道畅通,则湿有去路,共奏开源洁流之功。

全方用药照顾到上中下三焦,以燥湿芳化为主,开宣肺气,淡渗利湿为辅,与三仁汤结构略同。

此方宣肺达表于上,淡渗利湿于下,体现上下分消之法。

验案:

1.感冒。

《陕西中医》(1992,10:458)以本方加减:藿香、半夏、蔲仁、厚朴各6g,茯苓、泽泻、杏仁、淡豆豉各10g,薏苡仁10g。

风寒偏重加羌活、桂枝、防风;

风热偏重加牛蒡子、柴胡、薄荷;

暑湿型加香薷、银花;

头痛甚加荆芥穗、川芎、白芷;

咳嗽加桔梗、紫菀、款冬花。

每日1剂,水煎服。

治疗感冒80例。

结果:

治愈78例,2例在治疗中出现合并症后收住院,治愈率97.5%。

2.小儿夏季热。

《湖北中医杂志》(1995,5:5):应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藿香、川朴、法夏、茯苓、六一散、苡米、竹叶各12g,蔻仁、通草各6g,冬瓜仁30g,淡豆豉、杏仁各10g。

每日一剂,不可久煎,频频饮服。

若体温在39℃以上者,可日服两剂。

忌食油腻及不消化食物,治疗小儿夏季热200例。

结果:

以热退时间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

药后10小时退热者27例,

药后24小时退热者89例,

药后48小时退热者84例。

总有效率为100%。

 

Image

 

2.宣解汤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卷上。

主治:感冒久在太阳,致热蓄膀胱,小便赤涩;或因小便秘,而大便滑泻;兼治湿温初得,憎寒壮热,舌苔灰色滑腻者。

组成:滑石一两,甘草二钱,连翘三钱,蝉退三钱(去足土),生杭芍四钱。

加减:若滑泻者,甘草须加倍。

验案:

1.风温。

一叟,年六十五,得风温证。

六七日间,周身悉肿,肾囊肿大似西瓜,屡次服药无效。

旬日之外,求为诊视。

脉洪滑微浮,心中热渴,小便涩热,痰涎上泛,微兼喘息,舌苔白厚。

投以此汤,加生石膏一两,周身微汗,小便通利,肿消其半,犹觉热渴。

遂将方中生石膏加倍,服后又得微汗,肿遂尽消,诸病皆愈。

2.小儿急性腹泻。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5:22):用本方加味:蝉蜕、连翘、白芍、滑石、甘草、扁豆衣、山楂、木香、凤尾草。

发热加薄荷、豆豉;

咳嗽加佛耳草、杏仁、川贝母;

大便带粘液或赤白者加水蓼;

治疗小儿急性腹泻100例。

结果:

治愈85例,好转8例,总有效率93%。

Image

3.牡蛎散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

主治:小儿湿温伤寒,四肢或时壮热,或时厥冷,汗多自出(如珠子者生,如油者死),头额热疼,面色赤黑,声多干叫,寸口脉浮洪大,关尺脉沉实,息数不匀。

组成:牡蛎一两(烧为粉),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麻黄半两(去根节),人参半两(去芦头),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用法:上为粗散。每服一钱,以水一小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Image

 

4.术附汤

来源:《活幼口议》卷十九。

主治:

1.《活幼口议》:小儿脏腑虚寒,泄泻洞痢,手足厥冷。

2.《古今医统大全》:湿温,小便不利。

组成:附子半个(炮了者),白术一分,干姜二钱(炮),甘草一钱(炙)。

用法:上锉。每服一钱,水一小盏,煎至半盏,去滓与服。手足暖止之。

 

Image

 

三、湿温时疫

1.甘露消毒丹

来源:《医效秘传》卷一。

别名:

普济解疫丹(《温热经纬》卷五)、

普济解毒饮(《续名医类案》卷五)、

甘露消毒丸(《中药制剂手册》)。

功用:《方剂学》:利湿化浊,清热解毒。

主治:

1.《医效秘传》:时毒疬气,病从湿化,发热目黄,胸满,丹疹,泄泻,其舌或淡白,或舌心干焦,湿邪犹在气分者。

2.《温热经纬》:湿温疫疬,发热倦怠,胸闷腹胀,肢酸咽肿,斑疹身黄,颐肿口渴,溺赤便秘,吐泻疟痢,淋浊疮疡。并治水土不服诸病。

组成:飞滑石十五两,淡芩十两,茵陈十一两,藿香四两,连翘四两,石菖蒲六两,白蔻四两,薄荷四两,木通五两,射千四两,川贝母五两。

用法:神曲糊为丸。

《温热经纬》本方用法:生晒研末。每服三钱,开水调下;

或神曲糊丸,如弹子大,开水化服。

详见《甘露消毒丹》专篇。

 

Image

 

2.防疫丹

来源:《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沙市方)。

主治:夏季暑湿蕴结,颐痛,恶寒发热,腹鸣呕吐、水泻。

组成:法夏六两,广陈皮二两,佩兰叶二两,粉甘草三两,苏叶一两五钱,苍术二两,白芷三两,广藿香四两,厚朴二两,神曲四两,香附四两,槟榔二两,砂仁二两,茯苓六两,薄荷冰四钱。

用法:上为极细末。每服一钱,温开水下。轻者日服一次,重者日服二次。小儿、老人酌减。

宜忌:水分不足,无寒湿蕴结者忌服。

Image

3.神犀丹

来源:《部颁标准》。

功用:凉血解毒,清心开窍。

主治:湿温暑疫,高热不退,痉厥昏狂,谵语发斑。

组成:石菖蒲30g,黄芩30g,地黄80g,忍冬藤90g,连翘50g,板蓝根45g,淡豆豉40g,玄参35g,天花粉20g,紫草20g,水牛角300g。

用法:以上11味,水牛角劈碎,加水煎煮7~10小时,加入忍冬藤继续煎煮2小时,滤过,药汁备用;

其余石菖蒲等9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上述药汁泛成小丸,干燥,即得。

口服,1次12g,1日2次;小儿酌减。

Image

4.双解散

来源:《类编朱氏集验方》卷二。

主治:四时伤寒,疫疬,风温,湿温,不问阴阳二证,表里未辨,发热恶寒,头疼项强,腰背拘急,肢节疼重,呕吐喘嗽,鼻寒声重,目睛眩疼,烦躁引饮,往来寒热,已经汗下,病势愈甚,用药错误,坏证恶候及不服水土,山岚瘴疟,妇人血虚发热。

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升麻各一两,干葛,白芍药,甘草各一两半,陈皮(不去白)二两,香附子(炒去毛)三两,紫苏叶二两半。

用法:上锉。每服三钱,水一盏,加生姜五片,大枣二个,煎七分,通口服。如要出汗,加葱白三寸,淡豉十四粒,连投二三服,略以被覆汗出,不拘时候。

加减:春、夏,加藁本、白芷各一两。

方论:此方乃四君子汤、升麻汤、香苏散合而为一。

四君子汤主气;

升麻汤解肌发散,退热解表;

香苏散助二药之表里。

此药性稍凉,有热者宜服之。

居南方瘴地或冬多愆阳,当并服取效。

若体性有寒及坏证已虚者,恐亦难用。

大抵有虚寒人,只服人参,多亦能助寒;

有实热人,只服白术,多亦能增热。

此药内有干葛、升麻、香附子之类,性寒为多,自当审之。

 

Image

 

5.神术汤

来源:《伤寒大白》卷四。

主治:疫病湿热在表。

组成:防风,熟苍术,石膏,甘草。

 

Image

6.苍朴二陈汤

来源:《医林绳墨大全》卷一。

主治:风温、湿温、温疟、温疫,俱是有汗之症,欲解表,不宜大汗者。

组成: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甘草,白茯,姜三片。

用法:水煎服。

 

Image

7.枳桔栀豉汤

来源:《湿温时疫治疗法》。

主治:湿温时疫,热重于湿,兼受风邪而发者。

组成:生枳壳一钱至一钱半,焦山栀二钱至三钱,苏薄荷八分至一钱,苦桔梗一钱至一钱半,淡豆豉二钱至三钱,青连翘二钱至三钱,青子芩一钱至一钱半,生甘草四分至六分,西茵陈二钱至三钱,贯众二钱至三钱,鲜竹叶三十片。

 

Image

 

8.五叶芦根汤

来源:

方出《温热经纬》卷四引《薛生白湿热病篇》,

名见《湿温时疫治疗法》。

别名:五叶汤(《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功用:《通俗伤寒论》:轻扬发表。

主治:

1.《温热经纬》引《薛生白湿热病篇》:湿热症数日后,湿热已解,余邪蒙蔽清阳,胃气不舒,脘中微闷,知饥不食者。

2.《重订通俗伤寒论》:伤寒温热病,阳郁外闭。

组成:藿香叶,薄荷叶,鲜荷叶,枇杷叶,佩兰叶,芦根,冬瓜仁。

用法:《湿温时疫治疗法》用藿香叶、佩兰叶、薄荷叶、鲜荷叶各一钱。先用去毛枇杷叶一两,鲜冬瓜皮、活水芦根各二两,煎汤代水。

 

Image

 

9.泄热通络饮

来源:《喉科家训》卷二。

主治:湿温时毒,内陷化火,灼烁津液,肺胃荣分被扰,逆传心包,热极动风,手足瘛,口渴痰咳,身热昏愦,状若惊痫,不语,如尸厥,脉弦数,舌苔焦燥,咽痛碎腐者。

组成:犀角,羚羊,尖贝,青蒿,连翘,知母,麦冬,双钩,菖蒲。

用法:加至宝丹一粒,开水化,先服。再以煎服之药继用。

 

Image

四、湿温初起

1.三仁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本方改为合剂,名三仁合剂(《中药制剂汇编》)

功用:

1.《中医方剂学》:宣化畅中,清热利湿。

2.《蒲辅周医疗经验》:芳香化浊,通阳利湿。

主治:

1.《温病条辨》: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2.《谦斋医学讲稿》:湿温邪在中焦,亦照顾上下两焦。

3.《实用中医学》湿温初起,湿热互结,而湿重于热者。

4.《历代名医良方注释》:湿温初起,邪留气分,未曾化燥,湿胜热微,及暑温挟湿。

组成:杏仁五钱,飞滑石六钱,白通草二钱,白蔻仁二钱,竹叶二钱,厚朴二钱,生薏仁六钱,半夏五钱。

用法:甘澜水八碗,煮取三碗,每服一碗,一日三次。

宜忌:《古今名方》:若湿已化燥者,不宜使用。

详见《三仁汤》专篇。

 

Image

2.大橘皮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用:温化湿热。

主治:湿温初起,湿重热轻,或湿遏热伏。

组成:广陈皮三钱,赤苓三钱,飞滑石四钱,槟榔四匙(冲),杜苍术一钱,猪苓二钱,泽泻一钱半,官桂三分。

方论:湿温初起,如湿重热轻,或湿遏热伏,必先用辛淡温化,始能湿开热透,故以橘术温中燥湿为君;

臣以二苓、滑、泽,化气利溺;

佐以槟榔导下;

官桂为诸药通使。

合而为温运中气、导湿下行之良方。

 

Image

 

五、湿热、暑湿

1.达原柴胡饮

来源:《首批国家级名老中医效验秘方精选》。

功用:和解表里,并达膜原,辟秽化浊,清燃燥湿。

主治:因湿热秽浊内蕴膜原,表气不通,里气不和,气机不畅所致的湿遏热伏夹秽浊内阻之证。

症见寒热似疟,甚或憎寒壮热,胸痞呕恶,苔白厚腻如积粉,舌红或舌质正常等。

组成:柴胡15克,槟榔15克,厚朴10克,草果10克,知母12克,赤芍15克,黄芩15克,甘草5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儿童病人,当根据其年龄、病情而变化剂量。

加减:

高热无汗加苇根;

高热有汗重用石膏、知母;

喘重加苏子、射干;

痰多加葶苈子、莱菔子、冬瓜子;

咳重加百部、枇杷叶;

结核性胸膜炎加白芥子、百部、夏枯草;

胸胁痛甚加桃仁、元胡;

咳嗽胸满、气急加葶苈、桑白皮;

潮热加青蒿、白薇、地骨皮;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加大青叶、草河车、薏苡仁;

淋巴结肿大加僵蚕、夏枯草、连翘;

咽喉炎加僵蚕、蝉衣、桔梗、牛蒡;

胆囊炎、胆石症加大黄、桃仁、郁金、金钱草、茵陈、虎杖;

热毒重加板蓝根、草河车、银花;

呕吐加半夏、竹茹;

痛甚加元胡。

方论:方中柴胡、黄芩和解表里,清解邪热;

槟榔、草果辟秽化浊,达原截疟;

知母养阴清热;

赤芍凉血活血,厚朴宽中理气;

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双解表里,达原透邪之功。

验案:葛某,男,40岁。

发热20余天,西医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治疗无效。

寒热如疟,倦怠乏力,头身重痛,上午体温38℃左右,午后39℃以上,咽部充血,颈淋巴结肿大,口淡,舌苔白厚腻,舌质红,脉濡缓,证属湿热秽浊,内蕴膜原。

予达原柴胡饮加大青叶、草河车、薏苡仁、僵蚕。

2剂热退,诸症减。

仍步前法,再服3剂而愈。

 

Image

 

2.清热化湿代茶饮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功用:清热化湿。

组成:甘菊三钱,霜桑叶三钱,酒芩一钱五分,云茯苓四钱,羚羊四分,炒建曲三钱,广皮一钱五分,鲜芦根二枝(切碎)。

用法:水煎,温服。

 

Image

 

3.清热化湿代茶饮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功用:清热化湿。

组成:甘菊三钱,桑皮叶各一钱,酒芩一钱五分,云茯苓三钱,羚羊五分,炒建曲二钱,泽泻一钱五分,炒枳壳一钱五分。

用法:水煎,温服。

 

Image

 

4.清热理气代茶饮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功用:清热理气,清心利湿。

组成:甘菊三钱,霜桑叶三钱,羚羊五分,带心麦冬三钱,云苓四钱,炒枳壳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炒谷芽三钱。

用法:水煎,温服。

 

Image

 

5.三香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湿热受自口鼻,由募原直走中道,不饥不食,机窍不灵。

组成:瓜蒌皮三钱,桔梗三钱,黑山栀二钱,枳壳二钱,郁金二钱,香豉二钱,降香末三钱。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温服。

方论:此证由上焦而来,其机尚浅,故用瓜蒌皮、桔梗、枳壳微苦微辛开上;

山栀轻浮微苦清热;

香豉、郁金、降香化中上之秽浊而开郁。

验案:右胁胸痛。

《浙江中医杂志》(1982,6:257):周甘,男,28岁。

负重右侧胸胁被撞,自觉疼痛,影响呼吸。

平日嗜酒,兼咳嗽有痰,有时不易咳出,口渴,尿黄,大便燥结,食纳较差,舌尖稍红,苔薄黄,脉数而略弦滑。

服三香汤加减,二剂告愈。

 

Image

 

6.白虎加苍术汤

来源:《类证活人书》卷十八。

别名:

苍术白虎汤(《宣明论方》卷六)、

白虎苍术汤(《保婴撮要》卷十八)、

白虎加苍汤(《医学入门》卷四)。

功用:《成方便读》:清温燥湿。

主治:

1.《类证活人书》:湿温,两胫逆冷,胸腹满,多汗,头目痛,苦妄言,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

2.《宣明论方》:伤寒发汗不解,脉浮者。

3.《医方考》:湿温憎寒壮热,口渴,一身尽痛,脉沉细者。

4.《温热经纬》:湿热证,壮热口渴,自汗身重,胸痞,脉洪大而长者。

5.《治疹全书》:疹毒烦热渴泻者。

组成:知母六两,甘草(炙)二两,石膏一斤,苍术三两,粳米三两。

用法:上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水一盏半,煎至八九分,去滓,取六分清汁温服。

方论:

1. 《医方考》:温毒藏于肌肤,更遇于湿,名曰湿温。

湿为阴邪,故憎寒;

温为阳邪,故壮热;

温热入里,故口渴;

湿流百节,故一身尽痛;

湿为阴,故脉沉细。

石膏、知母、甘草、粳米,白虎汤也,所以解温热;

加苍术者,取其辛燥能治湿也。

2. 《本事方释义》:知母气味苦寒,入足阳明;

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

石膏气味辛寒,入手太阴、足阳明;

苍术气味苦辛温,入足太阴;

白粳米气味甘平,入手足太阴。

此治暑湿相搏而为湿温病者。

以苦寒、辛寒之药清其暑,以辛温雄烈之药燥其湿,而以甘平之药缓其中,则贼邪、正邪皆却,病自安矣。

验案:湿温。

《普济本事方》:癸丑年,故人王彦龙作毗陵仓官,季夏得疾,胸项多汗,两足逆冷,谵语。

医者不晓,杂进药已经旬日。

予诊之,其脉关前濡,关后数。

予曰:当作湿温治。

盖先受暑后受湿,暑湿相搏,是名湿温。

先以白虎加人参汤,次以白虎加苍术汤,头痛渐退,足渐温,汗渐止,三日愈。

 

Image

 

7.黄芩芍药汤

来源:《伤寒大白》卷二。

主治:阳明表热而衄;湿热伤于少阳,下利,寒热口苦。

组成:黄芩,白芍药,川连,甘草。

 

Image

 

8.秦艽黄芩汤

来源:《镐京直指医方》卷二。

主治:湿热内蒸,午后身热,脘闷溲赤。

组成:秦艽二钱,黄芩一钱半,连翘三钱,银花三钱,通草一钱半,赤苓三钱,大豆卷二钱,广郁金二钱,飞滑石六钱(包煎),泽泻三钱。

 

Image

 

9.清温解营汤

来源:《李聪甫医案》。

功用:导化湿浊,散解郁热,顾护津液。

主治:湿温。壮热无汗,胸高气喘,鼻翼煽动,面颊红赤,大渴引饮,谵妄不识人,病势急剧,舌上有白点满布如珍珠状,脉浮洪数疾。

组成:生石膏12克,鲜竹茹10克,瓜蒌仁10克,瓜蒌根10克,连翘心10克,润玄参10克,鲜芦根10克,生知母10克,苦杏仁7克,淡黄芩10克,川贝母7克,牛蒡子7克,香青蒿7克,广郁金7克,炒山栀10克,益元散(鲜荷叶包刺孔)10克。

 

Image

 

10.清芳透邪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用:清凉透热,芳烈宣窍。

主治:湿热郁蒸过极,迷蒙清窍,热势稍重者。

组成:鲜石菖蒲一钱半,泽兰叶二钱,薄荷叶八分,青蒿脑一钱半,鲜茅根四十支,活水芦根一两,紫金片五分。

 

Image

 

11.救阴平肝汤

来源:方出《温热经纬》卷四,名见《喉科家训》。

主治:湿热证,壮热口渴,舌黄或焦红,发痉,神昏谵语,或邪灼心包,营血已耗者。

组成:犀角,连翘,鲜菖蒲,鲜生地,玄参,羚羊角,钩藤,银花露,至宝丹(另化服)。

用法:水煎服。

 

Image

12.苓术汤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主治:冒暑遭雨,暑湿郁发,四肢不仁,半身不遂,骨节离解,缓弱不收,或入浴晕倒,口眼喎斜,手足軃曳,皆湿温类也。

组成:附子(炮,去皮脐),茯苓,白术,干姜(炮),泽泻,桂心各等分。

用法:上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Image

 

13.茯苓白术汤

来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五。

主治:

1.《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冒暑毒,加以着湿,或汗未干即浴,皆成暑湿。

2.《医学入门》:湿温寒热,头目疼痛,胸满妄言,多汗,两胫逆冷者。

组成:茯苓,干姜(炮),甘草(炙),白术,桂心各一两。

用法:上为末,每服四钱,水一盏,煎至七分,去滓,食前服。

 

Image

 

14.杏仁薏苡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风暑寒湿,杂感混淆,气不主宣,咳嗽头胀,不饥,舌白,肢体若废。

组成:杏仁三钱,薏苡仁三钱,桂枝五分,生姜七分,厚木一钱,半夏一钱五分,防己一钱五分,白蒺藜二钱。

用法:水五杯,煮三杯,滓再煮一杯,分三次温服。

 

Image

 

15.香附旋覆花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三。

主治:伏暑、湿温胁痛,或咳或不咳,无寒,但潮热,或竟寒热如疟状。

组成:生香附三钱,旋覆花三钱(绢包),苏子霜三钱,广皮二钱,半夏五钱,茯苓块三钱,薏仁五钱。

用法:上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加减:

腹满者,加厚朴;

痛甚者,加降香末。

 

Image

 

六、湿温伤寒

1.三仁汤

来源:《医学摘粹》。

主治:湿温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或渴,午后身热,脉浮虚者。

组成:杏仁三钱,白蔻仁二钱,生慧仁三钱,滑石三钱,竹叶一钱,桑叶三钱,白通草二钱,半夏二钱。

用法:甘澜水煎大半杯,温服。

方论:方中仍有温药者,以湿属阴邪,非温行则湿不去也。

 

Image

 

2.苏羌达表汤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用:辛温发汗。

主治:伤寒挟湿。

组成:苏叶一钱半至三钱,防风一钱至一钱半,光杏仁二钱至三钱,羌活一钱至一钱半,白芷一钱至一钱半,广橘红八分至一钱(极重一钱半),鲜生姜八分至一钱,浙苓皮二钱至三钱。

加减:如风重于寒者,通称伤风,咳嗽痰多,去羌活、生姜,加仙半夏三钱,前胡二钱,苦桔梗一钱半。

方论:浙绍卑湿,凡伤寒恒多挟湿,故予于辛温中佐以淡渗者,防其停湿也;

湖南高燥,凡伤寒最易化燥,仲景于辛温中佐以甘润者,防其化燥也,辛温发汗法虽同,而佐使之法则异。

方以苏叶为君,专为辛散经络之风寒而设;

臣以羌活辛散筋骨之风寒,防风、白芷辛散肌肉之风寒;

佐以杏、橘轻苦微辛,引领筋骨肌肉之风寒,俾其从皮毛而出;

使以姜、苓辛淡发散为阳,深恐其发汗不彻,停水为患也。

立法周到,故列为发汗之首剂。

 

Image

 

3.温风丸

来源:《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主治:湿温伤寒,身凉脉短,日渐有汗,下虚上攻,头目昏痛者。

组成:白附子,阳起石,滑石各一两,寒水石四两(烧)。

用法:上为末,用糯米粥饮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用荆芥木香汤送下。

 

Image

 

七、三焦湿温

1.柴胡达原饮

来源:《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用:和解三焦。

主治:湿重于热,阻滞膜原。

组成:柴胡一钱半,生枳壳一钱半,川朴一钱半,青皮一钱半,炙草七分,黄芩一钱半,苦桔梗一钱,草果六分,槟榔二钱,荷叶梗五寸。

宜忌:若湿已开,热已透,相火炽盛,再投此剂,反助相火愈炽,适劫胆汁而烁肝阴,酿成火旺生风,痉厥兼臻之变矣。用此方者宜慎之。

方论:俞氏以柴、芩为君者,以柴胡疏达膜原之气机,黄芩苦泄膜原之郁火也;

臣以枳、桔开上,朴、果疏中,青、槟达下,以开达三焦之气机,使膜原伏邪,从三焦而外达肌腠也;

佐以荷梗透之;

使以甘草和之。

虽云达原,实为和解三焦之良方。

 

Image

 

2.一加减正气散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三焦湿郁,升降失司,脘连腹胀,大便不爽。

组成:藿香梗二钱,厚朴二钱,杏仁二钱,茯苓皮二钱,广皮一钱,神曲一钱五分,麦芽一钱五分,绵茵陈二钱,大腹皮一钱。

用法:水五杯,煮二杯,再服。

方论:正气散本苦辛温兼甘法,今加减之,乃苦辛微寒法也。

去原方之紫苏、白芷,无须发表也;

去甘、桔,此证以中焦为扼要,不必提上焦也;

只以藿香化浊,厚朴、广皮、茯苓、大腹泻湿满;

加杏仁利肺与大肠之气,神曲、麦芽升降脾胃之气,茵陈宣湿郁而动生发之气,藿香但用梗,取其走中道不走外也;

茯苓但用皮,以诸皮皆凉,泻湿热独胜也。

 

Image

 

3.二加减正气散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湿温。湿郁三焦,脘闷便溏,身痛舌白,脉象模糊。

组成:藿香梗三钱,广皮二钱,厚朴二钱,茯苓皮三钱,木防己三钱,大豆黄卷二钱,川通草一钱五分,薏苡仁三钱。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三次服。

 

Image

 

4.茯苓皮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吸受秽湿,三焦分布,热蒸头胀,身痛呕逆,小便不通,神识昏迷,舌白,渴不多饮。

组成:茯苓皮五钱,生薏仁五钱,猪苓三钱,大腹皮三钱,白通草三钱,淡竹叶二钱。

用法: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先服安宫牛黄丸,继用茯苓皮汤。

 

Image

 

5.清热化湿饮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功用:清热化湿。

主治:上焦湿热。

组成:甘菊一钱五分,霜桑叶三钱,广皮一钱五分,云茯苓四钱,泽泻一钱五分,酒连炭八分(研),甘草一钱,焦枳壳一钱五分。

用法:引用灯心一子。

方论:本方选用甘寒淡渗之药,既有清热除湿之力,又无伤阴劫津之弊,于阴虚夹湿之证,颇为恰当。

且桑菊为主药,黄连用酒炒炭成性,说明为治上焦湿热而设,故而药味多轻清如羽。

 

Image

 

6.干葛神术汤

来源:《伤寒大白》卷三。

功用:宣发胃气。

主治:阳明湿热,闭郁中焦,胃阳不能敷布,但头汗,周身无汗。

组成:干葛,苍术,防风,石膏。

Image

 

7.渗湿汤

来源:《镐京直指医方》卷二。

主治:湿邪在表,中脘不舒,溲便黄赤,午后蒸热,舌白而滑,或灰滑微黄,邪留膜原,脉浮而滞,或弦滞而数。

组成:银胡一钱五分,薄荷一钱,制厚朴一钱,杏仁泥二钱,淡豆豉二钱,赤苓三钱,秦艽一钱五分,广郁金二钱,白蔻仁八分(冲),丝通草一钱五分。

 

Image

 

8.三加减正气散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秽湿着里,舌黄脘闷,气机不宣,久则酿热。

组成:藿香三钱(连梗叶),茯苓皮三钱,厚朴二钱,广皮一钱五分,杏仁三钱,滑石五钱。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再服。

方论:《温病学讲义》:舌黄脘痞,为湿阻中焦而微有化热之象,故以藿梗、厚朴、陈皮疏理中焦,滑石、茯苓皮渗湿泄热,因湿渐化热,所以用藿香叶以透热向外,杏仁宣利肺气,气化则湿热俱化。

 

Image

八、湿热伤脾胃

1.苓姜术桂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功用:运脾胃,宣通阳气。

主治:寒湿伤脾胃两阳,寒热,不饥,吞酸,形寒,或脘中痞闷,或酒客湿聚。

组成:茯苓块五钱,生姜三钱,麸炒白术三钱,桂枝三钱。

用法:水五杯,煮取四杯,分温再服。

 

Image

 

2.宣痹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功用:苦辛通阳,轻宣肺痹。

主治:太阴湿温,气分痹郁而哕者。

组成:枇杷叶二钱,郁金一钱五分,射干一钱,白通草一钱,香豆豉一钱五分。

用法: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

验案:

1.呃逆。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2,4:57):陈某某,女,成年,售货员。

呃逆频作,治疗3月余未效。

症见呃逆连声,偶有嗳气,食欲不振,郁郁寡欢,苔薄白,脉缓。

治以炙枇杷叶12克,郁金10克,射干10克,香豉6克,炙旋覆花12克,柿蒂10克,香附子10克,通花5克。

进2剂呃逆大减,续服而愈。

2.胸痛。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2,4:57):刘某某,女,30岁,工人。

患右胸膜炎经西药治愈,唯胸膜增厚,胸部憋闷不适,疼痛经久不愈,服中西药罔效。

凡负重或咳嗽,胸痛加剧,精神抑郁,食量减少,舌淡苔薄,脉弦。

治以炙枇杷叶10克,郁金10克,射干10克,降香10克,橘络5克,路路通10克,炙旋覆花10克,丝瓜络15克,瓜蒌壳15克,青皮8克,通花5克。

连进3帖,疼痛减轻,服至10余帖,诸症悉愈。

3.喉痹。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82,4:57):冯某某,女,35岁,工人。

3月以来咽中不爽,常有异物梗阻感,饮食吞咽无异常不适,胃纳减少,形体偏瘦,心怀恐惧,神志不乐,舌红苔少,脉濡细数。

治以炙枇杷叶12克,射干10克,郁金10克,瓜蒌壳15克,北沙参15克,麦冬12克,重楼10克,大青叶10克,降香10克,通花5克。

守方出入10余帖而愈。

Image

3.茵陈清湿汤

来源:《丹台玉案》卷三。

主治:湿热伤脾,四肢困倦,身体麻木,饮食不化,小便不利。

组成:茯苓(去皮),茵陈各一钱,麦芽,山桅(炒黑),苍术(炒),白术各二钱(土炒),黄芩(酒炒),黄连(酒炒),枳实(炒),猪苓,陈皮,防己各八分。

用法:加灯心三十茎,水煎,食前服。

 

Image

 

4.加减清热除湿膏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功用:清肝热,化脾湿。

组成:连翘六钱,胆草四钱,焦三仙一两,赤苓六钱,防风五钱,桑皮四钱(生),赤小豆五钱,菊花五钱,茵陈六钱,条芩四钱,僵蚕四钱(炒),甘草二钱(生)。

用法:上共以水煎透,去滓,加炼蜜为膏。每服二钱,白开水冲服。

 

Image

 

5.加减理脾清热除湿膏

来源:《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功用:补气健脾,淡渗利湿。

组成:党参二钱,于术三钱(炒),茯苓三钱,砂仁一钱,陈皮一钱五分,建曲三钱(炒),石斛三钱,扁豆三钱,白芍一钱五分(炒),灶心土三钱,薏苡仁三钱(炒),益元散二钱。

用法:上以水煮透,去滓,再熬浓汁,少加老蜜成膏。每服二钱,白开水冲服。

 

Image

 

6.藿香半夏丸

来源:《普济方》卷二十四。

主治:长夏湿热胃困。长夏五六月,湿热蒸炊,人多困倦,胸满短气,支节疼痛,气高而喘,烦热,大便或泄而黄,或如白泔,或渴或不渴,膨闷不欲食,或气短不能言,小便多而黄。

组成:藿香一钱,半夏二钱,红豆一钱,干生姜半钱,诃子皮二钱,乌梅肉二钱,干姜一钱。

用法: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温水送下。

 

Image

 

7.滋液养胃汤

来源:《古今名方》引李聪甫方。

功用:滋阴生津,养胃润肺。

主治:湿温病长期发热出汗、津液耗伤之证。

组成:西党参,鲜石斛,麦门冬各9克,杭白芍,当归身,枇杷叶,生谷芽各10克,川贝母,广陈皮,粉甘草各5克。

宜忌:湿温证除用甘平滋养胃阴方剂外,饮食以清淡调理为宜。食欲初旺时,仍须注意节制饮食,以使胃气渐复。

 

Image

 

8.宣湿化热汤

来源:《古今名方》李聪甫方。

功用:宣湿化热,清胃降浊。

主治:湿温病。证属湿遏热郁,邪在肺胃者。

症见舌苔灰白而腻,脉象弦滑,胸膈痞闷,咳嗽胸痛,痰粘气促,口苦泛恶,身热不退,小溲短涩等。

组成:香青蒿,淡黄芩,佩兰梗,炒山栀各6克,南杏仁,栝楼仁各9克,大豆卷,赤茯苓,鲜竹茹,炒神曲,鲜芦根各10克,广郁金5克,益元散(鲜荷叶包,刺孔)12克。

加减:

若热重,则重用青蒿、黄芩;

舌绛,口干唇焦者,加鲜地黄、鲜石斛、麦门冬;

小便短赤,重用鲜芦根、益元散。

 

Image

 

九、湿温身痛、头痛

1.萎蕤汤

来源:《证因方论集要》卷二。

主治:湿温伤人,久久不已,发热身痛。

组成:萎蕤一两,茯苓三钱。

方论:萎蕤甘平,不寒不燥,可代人参,但性缓耳。去风热湿温,退蒸解热,佐以茯苓,发热身痛俱得痊矣。

 

Image

 

2.石膏神术汤

来源:《伤寒大白》卷一。

主治:湿温身痛。

组成:石膏,熟苍术,甘草。

加减:

上部痛,加防风、荆芥、白芷、川芎;

下部痛,加防己、秦艽、黄柏。

 

Image

 

3.黄芩滑石汤

来源:《温病条辨》卷二。

主治:脉缓身痛,舌淡黄而滑,渴不多饮,或竟不渴,汗出热解,继而复热,内不能运水谷之湿,外复感时令之湿。

组成:黄芩三钱,滑石三钱,茯苓皮三钱,大腹皮二钱,白蔻仁一钱,通草一钱,猪苓三钱。

用法:水六杯,煮取二杯,滓再煮一杯,分三次温服。

方论:湿热两伤,不可偏治,

故以黄芩、滑石、茯苓皮清湿中之热,

蔻仁、猪苓宣湿邪之正,

再加腹皮、通草,共成宣气利小便之功。

气化则湿化,小便利则火腑通而热自清矣。

 

Image

 

4.苍苓白虎汤

来源:《时病论》卷六。

主治:湿温身重,胸满头疼,妄言多汗,两胫逆冷。

组成:苍术,茯苓,石膏,知母,生甘草。

用法:加粳米,水煎服。

方论:原书云,三仁汤治湿温之轻者,苍苓白虎汤治湿温之重者,当别见证而分治之。

 

Image

 

5.羌活防风汤

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主治:湿温酸软,头痛项强,骨节烦疼,两胫逆冷,为太阳表证者。

组成:羌活,防风,甘草,陈皮。

 

Image

 

6.神术汤

来源:《症因脉治》卷三。

主治:湿温酸软症。头痛项强,骨节烦疼,两胫逆冷,遍身酸软,有汗者,脉左浮数。

组成:苍术,石膏。

用法:与羌活防风汤同服。

 

Image

 

7.三白汤

来源:《医门补要》卷中。

主治:湿温。头如裹痛,四肢沉困,身重极痛胸痞,舌不干燥。

组成:杏仁,苡仁,通草,滑石,郁金,厚朴,半夏,豆豉。

 

Image

 

8.人参羌活散

来源:《穷乡便方》。

主治:湿温,有头痛潮热,身体沉困,或汗或泄。

组成:人参三分,羌活,猪苓,泽泻,防风各七分,甘草二分,柴胡,枳壳各八分,半夏,木通,赤芍药各一钱。

用法:加生姜,水煎服。初用芎苏五苓饮,二用人参羌活散。

 

Image

 

9.芎苏五苓饮

来源:《穷乡便方》。

主治:湿温。春末夏初风湿时感湿病,头痛潮热,身体沉困,或汗或泄。

组成:抚芎,防风,泽泻各八分,香附米,木通,苏叶,猪苓,赤茯苓各一钱,羌活七分,甘草二分,生姜三片。

用法:水煎,不拘时候服。

 

Image

 

十、湿温其他症状

1.银翘马勃散

来源:《温病条辨》卷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