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宋时期宰相张浚后人 宗张村位于镇江市东郊大路镇圌山之南

 行者如玉 2023-04-13 发布于江苏

宗张村位于镇江市东郊大路镇圌山之南,以宗、张两个自然村定名,村庄以张姓和宗姓两个村落为主体。

宗张村的宗姓是两宋时期名将宗泽后人,而宗张巷的张姓则是南宋时期宰相张浚后人,此二人都当过岳飞的领导。






乡村概述




宗张村位于镇江市东郊大路镇圌山之南,以宗、张两个自然村定名,村庄以张姓和宗姓两个村落为主体,宗家村的宗姓是两宋时期宗泽后人中的一支,而宗张巷的张姓则是南宋时期张浚后人中的一支。宗和张是村里两大姓,原先宗家的全姓宗、巷上的全姓张。两村一河之隔,历史上是两大家族,据说是表亲关系,互有往来。后来两支家族繁衍兴盛,形成了现在的大村落。直至现在,“宗姓”和“张姓”仍然划分得十分清晰。
宗张中学前的小河小桥
宗泽(1060~1128)宋抗金名臣。浙江义乌人,刚直豪爽,沉毅知兵。宗泽在任东京留守期间,曾20多次上书高宗赵构,力主还都东京,并制定了收复中原的方略,均未被采纳。他因壮志难酬,忧愤成疾,七月,临终三呼“过河”而卒。葬在镇江京砚山,著有《宗忠简公集》传世,东京保卫战是两宋之际以宗泽等抗战派将领为首的大宋军民抗击金军侵略、保卫首都开封的重要战争。
宗泽像
宗泽墓位于镇江京岘山
张浚(1097—1164)字德远,汉州绵竹人,南宋宰相。西汉留侯张良、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张九皋之后。代表作品:《朝阳岩》《登道观》。徽宗政和八年进士,高宗时,历川陕宣抚处置使、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知枢密院事都督诸路军马,为抗金派领袖(非唐末宰相张浚,南宋中兴名将张俊)。
张浚像
根据记载,丹徒县部分的张姓源流记述如下:祖籍四川绵竹。宋张浚之孙张义随叔父出知建康,因金人北据,难归绵竹而定居京口西门。义之孙张椿迁至润东张巷,其后有分迁至邓家缺、唐巷的培山、上隍、烂泥泓、朱家岸(宗张巷)、大港、东石潭、姚衡。现存家谱有谏壁《润东张巷张氏家乘》民国十八年纂修人张敦五木刻5卷。

宗张村张豹文宅精美的雕花门楼,可惜被毁
宗张村是宗张村民委员会原驻地宗家村(宗张8组),2004年迁往原宗张小学(宗张9组),2008年迁往原宗张中学(宗张13组),2012年8月迁往王氏祠堂(王巷里)。宗张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工业生产为辅的村庄,原辖16个生产队,有国营酱醋厂、国营五金厂、造纸厂、铜棒厂等多家国私企业单位,其中国营酱醋厂是恒顺酱醋厂的供货合作单位。
2011年4月9日大港信息港网友参观宗张村
宗张村在1998年时,辖9个自然村,16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78平方公里,总户数637户,总人口1959人,其中男933人、女1036人,耕地总面积2359亩,其中水田1409亩,旱地950亩。王巷里村在1998年时,辖3个自然村(王巷里,前杜巷,后杜巷),9个村民小组,总面积1.15平方公里,总户数331户,总人口792人,其中男394人、女398人,耕地总面积1002亩,其中水田754亩,旱地248亩,后并入宗张村。现如今宗张村辖12个自然村,25个村民小组,总面积3.93平方公里。




自然村介绍







王家跳:据说有王姓曾在村边河上架设木跳通行故名,位于沙腰河以西,在宗张村的东北角。

桥头村:以地理位置得名,沙腰河畔,位于王家跳以南,在宗张村的东部。

草堡村:相传从前这里是芦苇草滩,村民均以编制草制品营生,位于宗张村的南端。

和十村:相传从前有商人推着货物来到此地落户,故称“货色村”,后人便写成“和十村”,位于草堡村以北。

宗家村:该村村民为宋代宗泽后裔,位于和十村以北。

宗张巷:村民以张姓为主,村落规模较大,形成街巷故名,巷上位于宗家的西北方。

西分里:从前该村张姓族谱中按族人居住位置,将边村落称之“西分里”,位于宗张巷西侧。

葛家村:村民姓葛,故名。因地势低洼,又称“低田葛家”,位于西分里西边。

沟北里:村落与杜巷以河沟为界,该村位于沟之北故名,位于西分里的西北方。

王巷里:以姓氏得名,村落规模较大,形成街巷故名。

前杜巷:位于王巷里北方,后杜巷之南。

后杜巷:位于王巷里北方,沟北里之南。







宗张古迹








张豹文宅二道门外侧为宽2.5米、高5米雕花门楼,门楼雕刻了三个层次:上层磨砖深雕,中央为“天官赐福”,两边为梅花喜鹊、鸳鸯戏水、凤凰孔雀等吉祥鸟类;中层为大理石阴刻楷书“瑞霭盈门”4个大字,四周饰以图案;下层浅雕“福禄寿”三星和蝙蝠等。大门两边和门楣均用白色大理石,底座雕刻图案。前后天井中央石板分别雕刻蝙蝠围绕寿字(寓福寿双全)和鲤鱼跳龙门。内部雕梁画栋,第2进大厅木枋雕刻武打场面,第3进楼房三间两厢楼沿木雕繁缛,内容为戏文故事、飞禽走兽、及吉祥图形,下饰木雕流苏。原漆成红色,显得富丽堂皇。


张豹文宅






张氏祠堂在上世纪80年代拆毁,张氏祠堂的富丽堂皇及规模远非张豹文宅与王氏祠堂可比。祠堂具体位置在宗张巷中部,位于宗张九组境内西北角,张豹文宅东南方向。原宗张小学校址就在张氏祠堂,学校历史悠久,已有上百年的历史,私塾历史可能数百年,具体年份已无人知道。

王氏宗祠门朝东,前、中、后三进,每进五开间,前进左边又接有三间,右边接二间,后进右边接有偏房,共有二十余间,外观上浑然一体。昔日大门前分放有石鼓一对,“王巷宗祠”四字赫然醒目。重门牌楼系石刻雕饰,刻工精细,开阔的天井青石铺地,地势略高于前进,中进三开间敞厅,气势高大,雕梁画栋,檐前花窗隔帘,前后三进檐前全系条石铺设走廊,中厅屋顶正中悬挂“严礼堂”牌匾,前后左右分别悬挂王氏族人光宗耀祖等贺词牌匾。其中与“严礼堂”对面悬挂一块牌匾“代天觉世”四字,为王氏族人延请治学有方的塾师先生(侯姓)所书,时间当为清代末年。随着地势穿过小天井即到后进,前檐有回廊环绕,后进为王氏祖先神龛,供奉祖宗牌位。神龛前有摆放供品香祀,迎面刻有“二十四孝”图。小天井内砌有两座花坛,右边为一株桂花,躯干高大已有数百年历史,现长得枝繁叶茂,每到八月中秋,金风送爽,丹桂盛开,香飘数里之外;左边花坛是一株紫玉兰,每年早春繁花满树,其色浓淡有致,艳丽动人,是庭院中名贵观赏花木。宗祠南山墙外是石榴园,每年初春时节新叶红色,夏季“五月石榴红似火”繁花似锦,入秋硕果高挂,花果喻为繁荣昌盛、吉祥的象征。


转自命理百科 首页 > 历史人文 > 宗祠文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