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振生:晋南方言是平水韵的“活化石”

 逸◆远 2023-04-13 发布于山西

杨振生:搜尽奇峰打草稿   汇成流派鼎中原——《虚静斋联稿》赏析(代序)

又是一年盘点时(22—1)‖杨振生“一典一联”五十副

晋南方言是平水韵的“活化石”          
杨振生

严格地说,我这篇论文是深入研究古代汉语,研究平水韵的一个较好选题。但是由于笔者的水平有限以及占有资料匮乏,现在我只能不揣浅陋,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作一个抛砖引玉的开端,希望引起其他有兴趣研究此题的专家们,再作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现代汉语与平水韵

现代汉语是指现行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作品为语法规范,全国乃至全世界华人通用的普通话。也就是现代的“官话”。

语言分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两种,付诸文字的语言,即成文章。现代文章与古代文章的分类又极不相同。现代的文章分类很丰富:有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电影文学等等,不一而足。而古代的文章只分韵文和散文两种。只要是韵文,就得讲究合辙押韵,就有韵律、声律之说。诗词歌赋、楹联之类就属于韵文之列,当然就得讲究韵律声律。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产生的同时,就产生了韵律和声律,也就相应地产生了声韵规范的要求。《切韵》是隋代陆法言所著,这是中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韵书之一。唐代初期,《切韵》被定为官韵,后来出现了《广韵》。到宋代刘渊增修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一直到宋金时期平水人王文郁所编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成为金代礼部科举取士所用的官韵。这就是所谓的《平水韵》。近千年来,这部韵书一直作为文人骚客青睐的声韵大典,沿用至今。这里有一个很清晰传承关系,即:《平水韵》是在《切韵》、《广韵》的基础上总结发展起来的,是一脉相通的。所以,自隋唐、以至宋金以来所产生的诗词歌赋楹联都是依照《切韵》至《平水韵》的衍生物。宋金以后,依《平水韵》所作的诗词、联、赋,就更不用赘述了。

问题是用现代汉语作格律诗词以及用现代汉语欣赏古典诗词出现了一系列的“障碍”,主要来自于现代汉语的“新四声”与古代汉语“旧四声”的矛盾。新四声是分“一声阴平,二声阳平,三声上声,四声去声”。而旧四声只分“平、上、去、入”。欣赏和创作古典诗词联赋,只讲究一个“平”和一个“仄”。旧四声中只有“平”属于“平声”,而“上声、去声、入声”皆属“仄声”。如果对应现代汉语的话,大家一般形成的共识是:“一声,二声属于平声”,“三声、四声属于仄声”。麻烦出在,这只是大致的分类,解决不了“入派三声”的问题,即古代汉语原来读“入声”的那些字,在现代汉语中消失了,都分别融入其它三声中,这就是所谓的“入派三声”。如何寻找“入声”呢?大家都感到苦恼,也很纠结。其实有一个地域的人无须担忧,无须烦恼,那就是《平水韵》王文郁老先生的故乡——山西晋南。

二、平水韵形成的历史基因

从刘渊的《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到王文郁的《平水新刊礼部韵略》,即《平水韵》的形成过程,有一个极其巧妙的文化现象。那就是刘渊和王文郁都是晋南平阳人(还有刘渊是晋南新绛人一说)。这里有一个不容忽略的历史基因。因为晋南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尧舜禹出生、活动的地方。尧都平阳、舜都蒲坂、禹都安邑都在晋南,毋容置疑。深厚的根祖文化,成为这块热土得天独厚的人文宝藏。

源远流长的音韵文化起源,可以上溯至舜帝的《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它既是歌,又是中华对联产生的最早雏型。《卿云歌》《击壤歌》《诗经》中的《魏风》《大雅》等名篇,皆产于此。尤其是隋唐以来,万荣籍的隋唐大员薛道衡、蒋稷,初唐的王通、王绩、王勃,永济的王之涣、柳宗元、司空图、王维、夏县司马光等都是晋南人。在他们浩若瀚海的作品中,无不闪烁着晋南烙印,故土情思。如柳宗元的《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中写道: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这深厚的文化积淀都深深影响到宋金时兼任“书籍”官的王文郁。他作的《新刊韵略》,将格律用字分为106韵,是更早的206韵的《广韵》的一种略本。

在王文郁发行平水《新刊韵略》大致相同的一段时间,即南宋理宗淳佑十二年壬子年(1252年),刘渊曾编写刊行过新的《礼部韵略》共107韵。此书已佚失,只能从元初黄公绍,熊忠的《古今韵会举要》一书了解到一些概况。与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发布的206韵的科举考试官用韵《礼部韵略》不同,新的《礼部韵略》和王文郁的106韵的平水《新刊韵略》是一致的。106韵和107韵的区别只在于上声的“拯”,“迥”两部合并与否。元初的阴时夫著《韵府群玉》定106韵的版本为“平水韵”。明代以后文人皆沿用此典。

三、晋南方言深厚珍贵的考古价值

刘渊、王文郁的《平水韵》保留了自隋唐以来众多诗词联赋作品用韵的原汁原味。这些原汁原味在今天要想领略体会到,只有从晋南方言中找影子,找依据,找答案。因为,晋南方言保留了彼时彼地的文化信息,在缺乏先进的周密的记录手段的当时,只能从一代传一代,生生不息的民风民俗中,从一代接一代,口口相传的地方方言中寻找回味当年的信息。因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口语的变化很慢很慢,甚至微乎其微。所以,我们这些后辈们千万不能蔑视,不要忽视那些个老辈子传下的“土得掉渣”的民风民俗,方言土语!要知道,这是历史的“活化石”,是一笔永不没灭的宝贵遗产。

唐代大诗人杜牧有一首著名的“七绝”: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他押的是平水韵“下平声”的“六麻”韵部。第一句“石径斜”的“斜”,现在念“xie”(鞋),而唐代念“xia”(霞)。这样一读:“斜(霞)”“家”“花”就上口押韵,悦耳中听。若按新音读:“石径斜(鞋)”就极不顺耳。这样的读音,一两千年过去了,晋南方言至今还原汁原味的保留着。不但把“斜(鞋)”念“霞”,而且把“蛇”叫“啥(sha)”;把“车”叫“插(cha)”;把“爷”叫“牙(ya)”;把爹叫“嗲(dia)”等等的读音,现代汉语中已经改变了这“斜(xia)、 啥(sha)、插(cha)、牙(ya)、嗲(dia)等等的读音,现代汉语中已经改变了消失了,但是平水韵中明显标注在“六麻”的韵部里,晋南方言中还照样“存活”着,你说它不是“活化石”,又是什么?有一个顺口溜,是这样说的:“麦叫麦(mia);虱叫啥(sha),一百叫一百(bia);蚂蚱叫蚂蚱(bia、bia)。”当然,有些读音在“新华字典”里找不到。但是方言的那种丰富性、生动性,是任何语言不可代替的!譬如,把“肥吃海喝”叫“咥(die)”,把能吃的人叫“咥馍虎”,把“大干”“能干”叫“咥活”;还有把“谎人”叫“团人”,把“拿上”叫“荷上”,把“星星”叫“雪宿(xiu秀)”,把“胡说”叫“侃串”,把“转悠”叫“胡踅(xue)”等等,都保留了古代汉语的最初造字时本义。象“胡踅”的“踅”—折—足。把“足”折回来,不就是转悠吗?多么形象、多么生动!

大家都知道,地方戏曲是怎么产生的,就是地方方言的音乐化。晋南地区的地方戏曲叫蒲剧,应该是一个较老剧种,因为元代的戏曲大家关汉卿,祖籍是晋南解州人,这个“解”不念“jie”,也不念“xie”,当地人祖祖辈辈就传下一个 “hai”。这也是古代语言的“活化石”。这是因为这个地方在盐池之畔,盐池古称“鹾海”。故把“解”念“hai”。他的所有剧作都有晋南蒲剧的影子,尤其是蒲剧的道白——“蒲白”,即晋南方言的音乐化,不但影响了晋剧,北路梆子,甚至影响了国戏——京剧。

晋南方言的“活化石”作用,突出表现在区别“入派三声”的鉴定中,譬如:在现代汉语中,把“国”“德”“博”“说”都读“平声”,而古语中都是“入声”,即“仄声”。普通话不好分辨,然而一还原成晋南方言后,就立见分晓。因为晋南方言把“国”念“贵(guì)”;把“德”念“(deì”;把“博”念“剥()”;把“说”念“雪(xuè)”。很好分辨。再者还有一个特殊现象,在晋南方言中没有“新三声”的读法,凡三声字,都读四声,如:马(),晋南方言读“”;手(shǒu),读(shòu);铁tiě,读tiè

还有毛泽东的一首词,如果用普通话念:“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就不押韵,不悦耳。而还原成晋南方言的平水韵来念:

“茫茫九派流中国(贵);沉沉一线穿南北……”就合辙押韵了。有人说毛泽东是湖南人,他怎么也念晋南方言呢,要知道由于历史原因,尤其是“汉”时原籍河北、山西的刘备、关羽、张飞入主四川、湖北、湖南一带, 故这一带后来都变成了“晋语”语系了。

四、晋南方言保留传承的深远意义

既然晋南方言,具有如此珍贵、如此重大的保留价值,那么我们这一代人一定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不仅仅是为了平水韵,“广而大之”,更重要的是重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

1、把它作为一项重大工程,做好探源、抢救、钩沉、补遗工作。这一点,国家已经发现,所以向全国小学生提出一个“双语教育”,即不但说好普通话,同时,还必须会说“家乡话(方言)”。这样,各地的方言,就有了代代传承的希望,不至于人亡音绝。建议国家应加强语言研究的专业部门的建设和管理,不要“一阵风”,不要“一头热”!

2、全民要提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不要忽视,不要蔑视,不要无视地方方言的传承工作。要树立“唯物史观”,消除“历史虚无主义”。因为传承的对象,重点是青少年一代,他们对这些年的一味“洋化”“异化”教育;已经接受,要让他们“回头看,学祖先”,不太容易,也不太顺从。

3、要保持“吸取精华,剔去糟粕”的认真态度,要学正能量,避免负能量。反对一头扎进“故纸堆”的迂腐观念和不分青红皂白“兼收并蓄”的盲目做法。

诚如是,我们这一次平水韵的研讨会,就从一个微观的学术层面提高到了一个更高、更新、更强广义的文化层面,增强全民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历史使命感,为圆中华梦,完成一件十分有益的事情。

杨振生,1947 年生,山西万荣人,中国楹联学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山西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副主席,运城市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当代楹联河东流派领军人。



 
嗨!这里是运城市楹联学会暨河东楹联网微信公众平台,我们的微信号: hedongyl  随时随地恭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