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学生“飚飞车”危险出行!“双百”社工开展专业介入

 社工客 2023-04-13 发布于广东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黄素梅、王晓晴、欧淑娴、罗志豪

    单位 | 惠州市龙门县蓝田瑶族乡社会工作服务站

服务背景

蓝田瑶族乡,位于龙门县北部,是惠州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蓝田乡包含1个社区、7个行政村,民族中学位于社区附近,其中4个行政村距离学校大概4-5公里,很多学生认为骑自行车或者走路上下学费时费力,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几乎都配有电动自行车(以下简称“电车”),在跟风、攀比心理的作用下,大多数学生选择骑电车上下学。

经学校附近居民和当地交警反映,学生骑电车上下学需要一定的时间,特别是在途中,学生们一般不佩戴头盔且行驶速度较快,见到交警会加速驶过,或者抄小路躲避,交警对此行为不敢强行制止,担心学生因害怕慌乱而发生意外。

校方也多次和家长沟通,一开始情况有所改善,开电车的学生人数显著减少,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又出现了“反弹”现象,甚至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骑电车上下学。蓝田瑶族乡的村道路大多是单行道,且有两个高速口和一个采石场,常年有泥水车、搅拌车等大型车辆往来,学生们骑着电车从大型车辆身边飞驰而过,有的还搭载着同学,在路上来回转弯、打闹等,行为十分危险。

服务策略

蓝田瑶族乡“双百”社工经过长期观察、详实记录,初步评估了学生骑电车行为的危险性。3月1日,在社工站月度工作例会上,社工就学生骑电车上下学的问题展开深入讨论,认为首先要找准问题根源并从根源问题着手开展服务。

经综合评估,社工初步分析问题根源包括,第一:家长和学生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不熟悉,认为电车和自行车的性质是一样的,只要学会了就能骑。

第二:家长忙于工作,对孩子疏于管教,有些父母连子女就读哪个年级哪个班级都不清楚,更谈不上接送孩子上下学了。

第三: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性情往往比较冲动,控制力较差,攀比心理强烈,看见其他学生骑电车,自己怎能“落后”?社工计划先从家长着手,与乡镇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共同商议介入方案,并从校方那里获取了骑电车上学的学生名单,初步设定了以下介入目标:前期入户劝导后,骑电车的情况减少至10%;再次入户后,骑电车的情况基本消除;后期入户巩固前期成效,以免出现“反弹”现象。

“双百”社工开展月例会,就学生骑电车问题展开讨论

介入服务

3月7日至3月9日,“双百”社工利用在场优势针对中学生骑电车上下学的情况开展入户劝导工作。在入户过程中,社工遇到了低保对象谭姐(化名),谭姐的女儿小草(化名)就在骑电车的名单之列。

对于女儿骑电车上下学的行为,谭姐表现得有点紧张,同时更多的是无奈。谭姐是一位单身母亲,平时在村里帮别人干农活维持生计,生活相对困窘,家里有3个孩子需要她独自抚养。

现在两个小一点的孩子在读小学,小草读初一,平时都是谭姐骑电车接送孩子上下学。

前段时间亲戚送给谭姐一辆闲置的电车,谭姐想着现在小草学习时间紧、任务重,加上小学和初中放学时间也不一致,来回接送孩子比较麻烦,于是谭姐干脆就把闲置的电车给小草骑,不仅省下了买自行车的钱,还节省了时间。

社工耐心地听着谭姐诉说,出于安全考虑,社工建议谭姐仍恢复接送孩子或者让孩子骑自行车上学。针对谭姐一家没有资金购买自行车的问题,社工在网上发布微心愿,积极链接爱心资源,帮助谭姐一家募集了一辆自行车。

“双百”社工入户和家长一起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在入户劝导过程中社工发现,大部分家长交通安全意识比较薄弱,表示平时工作忙,没时间接送孩子,电车的速度并不是太快,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默许子女骑电车。

“双百”社工耐心地向家长们普及基本的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并通过一些真实的新闻案例,引导家长敲响安全警钟,树立安全意识,坚决不给16周岁以下的学生购买电车或默许他们使用电车。

社工还劝导家长教育子女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相关规定,确保上学、回家途中的出行安全,不能放任孩子自由、任意的性格,多多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成长,消除他们的虚荣、攀比心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及性格品行。

社工开展入户劝导工作

在放学路上,社工偶遇了一名正在骑电车的学生,社工微笑着向他挥手,男孩转头到处张望,确定社工是在向他打招呼后,便停下车和社工交谈:“我见过你们几位社工哦,在我村里及学校举办过活动。”

社工小杨回答道:“是的,你所在的村正是我们的办公室所在点,我对你也有点印象哦。”男孩高兴地说:“是吗?你认识我吗?”“我们前两日才去你家哩”,社工回应道。听到社工的回复后,男孩马上低下头不语。

社工拍拍男孩的肩膀说:“我们读初中时也爱开摩托车,那时候电车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流行,看到同学在骑,自己也想威风一把。”男孩抬头看了一眼社工。社工继续说道:“并不是说骑电车就是坏孩子,我们关注的是安全问题,XX学校发生的事故相信你也有听说,如果发生交通意外,最伤心的是谁呢?”“是爸妈”,男孩回答。

社工和男孩一边走一边聊,聊到他喜欢的篮球、喜欢的明星。临走时,男孩告诉社工,他以后都不骑电车上学了,改骑自行车。社工告知男孩,社工点就在文化广场旁边,有需要可以随时来找社工,社工还会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果感兴趣可以和同学一起来参加。

“双百”社工偶遇一位骑电车的学生

阶段性服务成效

“双百”社工秉承“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与家长达成共识,经过连续数日的分工合作、入户劝导,已基本完成入户劝导工作,学生和家长也意识到骑电车上学的危害性,现在上学路上已很少见到中学生骑电车上下学的现象。后期社工会定期跟踪学生骑电车的情况,巩固成效,力求将骑电车上学的数量降至为零。

社工入户开展劝导工作

社工反思

社工罗志豪:孩子最佳的榜样是父母,如果父母都没能做到安全出行,孩子就更不可能重视交通安全了。不要等到交通事故发生后才后悔,应提升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把摩托、电动车保管起来,做好带头作用,引导家长动起来,向孩子讲述交通危害,抽出时间送孩子上学。

社工王晓晴:在面对孩子存在的不良交通行为时,家长首先要审视自己的行为。社工在入户过程中发现,其实家长对于孩子的爱从未缺失,只是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家长们都十分关心关注孩子的生命安全问题,也愿意为此做出改变。

社工欧淑娴:我们不能一味地评判青少年的想法,要尊重青少年的尊严与独特性,接纳与关爱青少年,注重青少年的个别需求。在尊重与接纳的互动关系下,改变才能自然而然地发生。

协同督导黄素梅:在本次专项服务中,跟进社工都是去年10月份新入职的,从业经验仅有半年,但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团队成员愿意思考及追溯问题原因,具备一定的“职业敏感”,这些都是难能可贵的。

在每月的协同督导服务和社工站月例会期间,大家会就当月社工站的工作难点和疑点,邀请常务副站长参与讨论,共商对策,主动从“我”向“我们”迈进。这种工作方式,一方面能较好地实现工作信息互通,提高工作效率;

另一方面在工作探讨过程中,会产生思想上的碰撞,催生出很多新的想法和对策,团队由此达成共识,团队的合力也在无形中被不断加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