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稀奶油应用半径正在扩大…

 乳业财经 2023-04-13 发布于河北

撰文:胡鹏雪

制图:caly

监审:范慧新     


国内乳制品市场中的产品品类十分丰富,但是就乳制品加工制造的角度来看,还是存在着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的情况,像稀奶油等深加工产品依旧比较依赖进口,而且进口品牌也占据着较大的市场比例。
 
不过目前来看,进口稀奶油可能存在价格、供应上的劣势,而国产稀奶油则在这些方面的优势更加突出。再加上国内原奶面临阶段性过剩的情况,发展稀奶油对于乳企来说能够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此时进入稀奶油市场可能是个机会。只是在这一过程中,会与进口品牌产生很大的竞争,国产品牌还需要更多地建立起竞争力和吸引力。
 

依赖进口且进口品牌占优势地位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我国居民的生活质量逐渐改善,对乳制品的需求也明显增加。中国奶业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折合生鲜乳为42.3kg,较2012年的31.1kg增长了36.3%。
 
在乳制品消费需求不断增加之际,乳制品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呈现出了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如今乳制品已经从营养丰富的食品变成了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出现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式也更加多样。
 
不过从乳制品加工制造的角度来看,国内乳制品依旧存在着产品结构相对单一的问题。换句话说,虽然市场上的乳制品品类十分丰富,从牛奶、酸奶到奶酪、奶油都已经非常常见,但是深加工的原制奶酪、稀奶油等还是大多依赖进口。
 
其中稀奶油就是一个典型的依赖进口的例子,观研天下数据显示,我国奶油产量从2015年的6.2万吨增长至2020年的11.8万吨,尽管产量持续增长,但整体产量仍无法满足国内需求,还需要从新西兰、欧盟、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
 
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稀奶油进口量为0.72万吨,2021年就到达了27.28万吨、增长了36.9倍。而且在淘宝上搜索“稀奶油”时也能看到,进口品牌有着较大的占比,像雀巢、欧德堡、安佳、铁塔等品牌排名靠前且产品较多。
 
受国外品牌发展稀奶油较早、推出产品较多的影响,他们在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有着更大的知名度和认可度,在日常会使用稀奶油的场景中,国外品牌出现的频率也比较高。
 
就目前的稀奶油市场而言,还是国内乳制品行业的一个发展短板。随着乳制品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为日常饮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还需要品牌着力解决不足的情况,才能更好地满足国内增长的、多元的乳制品需求。
 

国产品牌迎来发展机遇
 
虽然国内稀奶油还需要从国外大量进口,但是对于国产品牌来说并非没有发展机会。尤其去年稀奶油进口量出现了下滑,国产品牌在此情况下优势可能会更加明显。
 
海关数据显示,2022年共进口稀奶油25.53万吨、同比减少6.4%,均价为3766美元/吨、同比上涨8.4%。稀奶油进口量出现下滑,可能受国际局势、供应链、疫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稀奶油价格高企,从而影响了进口量。
 
从价格来看,进口稀奶油可能优势就不是很大了,而国产稀奶油成为了一个新的选择。另外进口稀奶油在供应链上也存在挑战,可能会因此导致稀奶油出现缺货或临期的情况。因此无论是在性价比还是供应链上,国产品牌有机会吸引更多的目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从稀奶油的定义来看,以乳为原料,分离出的含脂肪的部分,添加或不添加其他原料、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经加工制成的脂肪含量10%-80%的产品。
 
制作稀奶油需要牛奶,如今国内牛奶正面临阶段性过剩的问题,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2022年中国牛奶产量为3932万吨、同比增长6.8%。
 
如果直接将过剩的牛奶做喷粉处理,所能获得利润并不是很高甚至可能还会亏损,但如果将其开发成稀奶油,相比基础乳品能够提供更高的利润和价值,有着更高的回报率。
 
基于当下的市场现状来看,可以说为国产稀奶油品牌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遇。对于乳企来说,发展稀奶油业务不仅可以丰富自身的产品系列、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而且还能更好地应对原奶过剩问题、走出发展窘境。
 
其实从近几年乳企的动作来看,他们对包括稀奶油在内的专业乳品已经投入了较大的关注,如今可能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稀奶油扩大应用

稀奶油被广泛应用于新茶饮、咖啡、烘焙、冰淇淋等领域,这些市场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稀奶油的进一步增长。再加上乳制品消费需求的变化,固态乳制品也越来越受欢迎。
 
就拿烘焙市场来说,随着居民饮食结构的变化,蛋糕、面包等烘焙食品成为了日常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烘焙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烘焙食品市场规模为2853亿元、同比增长9.7%。
 
国内烘焙食品消费需求旺盛,预计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壮大。而与烘焙食品联系十分密切的稀奶油,自然随着烘焙市场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销售增长。不只是烘焙食品市场为稀奶油带来了助力,当下热门的新茶饮、咖啡等都是发展基础。
 
此外,乳制品消费需求的变化,也为稀奶油的发展提供了机会。随着乳制品消费从“喝奶”向“吃奶”转变,液态奶之外的固态奶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稀奶油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搭配烘焙食品、咖啡、新茶饮等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
 
在这些因素的推动之下,国内奶油市场规模有了很大的增长。观研天下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奶油市场规模约为65.9亿元,初步估算2020年我国奶油市场规模将近80亿元,预计2025年能够达到150亿左右。
 
可以看到,未来包括稀奶油在内的奶油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乳企此时进入稀奶油市场存在很多机会,而且还能打破稀奶油被进口品牌占据的现状,让国产品牌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消费者面前,以及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发展存在挑战
 
其实之前国内稀奶油市场中国产品牌较少,可能还与市场门槛有关,尤其稀奶油面临着打发率、稳定性等方面的考验,这可能还需要品牌从多个方面做出改进。
 
据了解,天然牛奶中脂肪含量约为3.5%,而市场上比较常见的稀奶油脂肪含量约为35%,要得到这样的稀奶油就要对牛奶进行近10倍的浓缩,然后施加离心力使二者分离,再经过热处理与杀菌之后就可以得到稀奶油。
 
稀奶油中乳脂含量会对使用带来影响,其中乳脂含量较低或较高都面临一些问题。比如乳脂含量较低会影响稀奶油的口感,而且还不易打发。乳脂含量较高虽然会让稀奶油的口感更为厚重、味道更加浓醇,但在技术和设备上的要求可能也相对更高。
 
另外由于脂肪对温度的敏感性,温度也会影响稀奶油的使用,因此稀奶油多是在低温状态下储藏和使用,以保证稀奶油不会变质以及获得好的产品和形态,像爱乐薇稀奶油储存条件为2-8度、安佳稀奶油储存条件为2-4度、欧德堡稀奶油储存条件为4-10度。
 
因此对于品牌来说,要发展稀奶油,在乳脂含量、风味、储存等方面都面临不少挑战。不过这些方面可能恰恰也是改进和提升的方向,如果能够解决某一或某些问题,产品和品牌所具备的吸引力会更大。
 
相比之下,进口品牌由于进入较早、基础比较深厚,可能在这些方面改进的比较快。像恒天然旗下的安佳醇易雪顶稀奶油,打破了乳脂奶油需要冷链运输的要求,能够实现常温保存,有效降低了运输和储存成本。而且还可以使用奶油气枪打发,使处理奶油的技术门槛下降,能够节约打发奶油的时间和成本。
 
不过随着国内乳企对稀奶油的关注度逐渐提升,他们也逐渐推出了颇具竞争力的产品,让国产稀奶油更多地走入了消费视野。
 

乳企不断发力稀奶油市场
 
从目前的稀奶油市场来看,除了进口品牌的身影之外,国产品牌也在不断增加,像蒙牛、伊利、三元等乳企均已推出了自己的稀奶油产品,而塞尚乳业也是专业乳品市场中的一个突出品牌。
 
比如塞尚乳业推出的欧必客冷藏搅打稀奶油,运用了塞尚低温膜分离技术,能够更完整地提取牛乳中的稀奶油。此外塞尚乳业还自主研发生产了欧必客常温搅打稀奶油,解决了稀奶油常温稳定体系的技术难题。
 
伊利近期推出了乳脂含量为40%的东方灵感稀奶油,主打不含食品添加剂和防腐剂,同时-18度冷冻保存锁住新鲜。自伊利推出专业乳品品牌之后,也一直在针对稀奶油进行创新和升级。
 
对于国产品牌来说,面对当下不断增长的稀奶油消费需求以及原奶产能过剩的市场现状,发展稀奶油是一个新的方向。而且他们在发展稀奶油时也具备一些天然优势,比如更了解国人的消费偏好,能够推出更符合国人口味的产品。
 
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原理事长宋昆冈在讲话中也提到要重视发展稀奶油,依据目前市场需求情况,应以低脂稀奶油、高脂稀奶油为重点。包括用于咖啡、甜点等的乳脂率在10%-18%的稀奶油,以及用于甜点、面包等的乳脂率在39%-48%的稀奶油。       
 
在国内的稀奶油市场中,国产品牌仍然需要更多地占据市场份额和消费视野,要想实现这一目标,产品还要具备突出的优势和特色,其中乳脂含量、储存方式等可能都是突破的方向。紧跟消费需求、满足消费需求,也将帮助国产品牌获得更多竞争力。
 
行业思考:随着乳制品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烘焙、新茶饮等市场的快速发展,为稀奶油市场提供了很大的成长空间。从目前国内稀奶油市场来看,仍然依赖进口且进口品牌占据较大市场,不过进口稀奶油同样存在一些劣势比如价格、供应等问题,而国内正面临着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市场机遇,更多地发展稀奶油可能也是一大趋势。

中国乳业 
新媒体 
新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