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年一遇医武奇才,用生命诠释中医

 一叶一清香 2023-04-13 发布于广东

唐代有一位圣哲,在他所撰写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开宗明义地说道:'夫释缚脱艰,全真导气,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者,非三圣道,则不能致之矣。'

他就是唐代太仆领、大医学家王冰。

文章图片1

并在其《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的结尾处写到:'君臣无天枉之期,夷夏有延龄之望。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至道流行,徽音累属,千载之后,方显大圣之慈惠无穷。'

王冰为何把'至道'拯黎元于仁寿,济赢劣以获安的希望寄托在一千年以后?又是寄希望于谁?

2008年,这一年,是国人乃至全世界都难以忘怀的一年。

这一年,有大地震、雪灾、泥石流、火车相撞、三聚氰胺事件等等;这一年,中国北京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成功发射“神舟七号载人飞船”等等;同样也是这一年,一位潜心探索人体生命奥秘、法古宗今、穷理尽性,为人类健康呕心沥血、奋斗了大半生的老人,度过了他的100岁诞辰。

这位老人就是李少波,河北安平县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被授予“中华中医药学会成就奖”、中华中医药协会终身理事。

1910年距那位先哲所预言的时间恰好是1100余年,李少波出生于河北安平县。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历史的发展印证了王冰的预言!

文章图片2

素问

在安平县,李家在本村算是殷实之家。李少波祖父是个饱学之士,给长孙取名少波,是希望他一生少一些波折,其祖父也是一个医道研修者,望孙子能继承家教,济世活人。

这里是古时候的燕赵大地,自古武风盛行。李少波的祖父、父辈都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练家子,外祖父和舅舅还是当时北平赫赫有名的振威镖局的镖师。

不过李少波小时候身体孱弱,所以在其小时候就在长辈指导下练拳,先后练习了八段锦、十路弹腿、戳脚、劈挂、翻手、八极、形意、少林等,甚至刀、枪、棍、剑十八般兵器都有练习。

同时,李少波少年时期也一直在私塾学习,熟读四书五经。清末“废科举、兴学校”后,也一直在学校学习,值得一提,那时学校的课程中就有英语这门课程了。

李少波祖上辈辈都有中医,其祖父这一代,不仅精通医术,且得高人指点,善“吐纳引导”之术。其父亲在中医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三叔更是擅长针灸。因此,李家在当地是颇有名气,以致许多村里人都跟随他们练习吐纳引导。

成年后的李少波提出去外面闯一闯,于是考去了天津永利制碱厂做工人。

文章图片3

永利制碱厂

但是由于制碱厂的环境恶劣,工人饱受污染之苦,很多人肺部都出了毛病,李少波也不例外。

仅仅两年时间。李少波就被确诊了肺痨(肺结核),在旧中国时期,痨病,就等于宣判了死刑。

祸不单行,此时正值日本人占领沈阳,见人就杀,国难当头时期,李少波决定请假回家,就算死,也要死在家中。

回到家中后,祖父告诉他:“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原本以为生命就快到头了的李少波,在祖父悉心的引导治疗下,继续修行吐纳引导术。

文章图片4

半年多后,他的身体又恢复了生机,逐渐强壮起来。

经历这次生死考验后,李少波最终决定做一名医生济世活人。

此后他除了练功就是看书,包括《内经》、《道德经》、《心经》、《黄庭经》、《周易》、《勿药元诠》等等,不断地看书学习,拜习名师,在拳术方面还曾向黄埔军校首席国术教官韩慕侠学习。

后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李少波做到了自己想做的事,悬壶济世,并创立了《真气运行法》,造福世人。

文章图片5

李少波

李少波,享年102岁,真正做到无疾而终,用生命诠释了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李少波一生的时间都在研习和推广中医,其事迹和弟子遍布海内外。俗话说医武不分家,武道的修行对其医道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国医武文化博大精深,希望会有更多的人热爱医武文化,不断探索,将中国文化发扬光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