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文讲清楚鱼类应激性出血

 新用户26826850 2023-04-13 发布于湖南

高密度的养殖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的影响,近年来也高发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白鲢最明显)应激性疾病。

图片

该病主要表现为: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

1.病因

人为因素:密养、捕捞、转移、运输、不良饲料等。
环境因素:不良水质、水温的突变、气候的突变、低气压等。
生物因素:细菌、病菌和寄生虫等。

2.发病特点

(1)、水温在25℃以上多发生,28-32℃发病最严重,20℃以下很少发生;发病鱼在水温逐渐降低的情况下,症状会逐渐减轻。

(2)、以白鲢、鲤鱼最突出,其次是草鱼、鲫鱼、鲂鱼、花鲢。一般成鱼发生率高。

(3)、饲料鱼发病较多,且在有应激因子刺激下发病,如鱼的分池、转池、转箱及销售时的捕捞和长途运输等。

(4)、此病多发在高密度养殖中。

(5)、发病时只有一部分鱼发病,而另一些却不发病。

(6)、同塘口,长得较快、体态肥大的鱼患病严重,而个体瘦小的鱼患病较轻,甚至不患病。

(7)、发病突然。鱼在受到应激因子的刺激时,几十分钟内即出现症状,并且很快死亡,表现鱼的抗应激能力极差。

3.症状表现

有时在受到应激因子时几十秒到几分钟内鱼体腹部、头部、嘴角、鳃盖、鳃丝、鳍条基部就显著充血发红和出血,严重者鳃丝出血严重,有大量的鲜血从鳃盖下涌出而染红水体。

病鱼特别不耐长途运输,大部分在运输过程中死亡或失去商品价值。

4.防控措施

1、饲料配方要营养均衡,尤其是蛋白质含量要恰到好处,比例适当。不使用喹乙醇类的生长激素。

2、适当搭配投喂天然饵料或其它饲料。如草鱼加喂饲草,青鱼、鲤鱼加喂田螺等。

3、不要滥用刺激性强的药物。宜选用刺激性小、作用效果好、适应范围广的药物,比如中草药制剂、生物制剂,以避免鱼体长期受刺激,致使应激能力差。

4、尽量避开高温时期(时段)捕捞、运输。捕捞、运输时动作要缓、轻,采用柔软网具和运输工具。

5、天气突变时,做好鱼池的水质调节和增氧、降温安排,做到早预测,早防范。

6、放养密度不宜过大,采用生态养殖方式,改善鱼类生存生长的环境,提高鱼类抗应激能力。

7如果近期内要进行分箱、转池、捕捞运输等工作时应提前投喂一段时间的抗应激药物以增强鱼体的抗应激能力。

8、发病后,除立即改善、适应鱼的生存环境后,施用抗应激类和治疗出血病类药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