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耷《临兰亭序》的创新与传承

 家有学子 2023-04-14 发布于甘肃
自古以来,书法艺术就被视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其中,《兰亭序》以其卓越的书法技艺和优美的文字脱颖而出,历经千年而不衰。然而,朱耷的《临兰亭序》并非单纯的模仿与临摹,而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入了作者独特的创作风格,让这部传世之作焕发出全新的魅力。他的这种风格,可能绝大多数欣赏者接受不了。

朱耷书法“淳朴圆润,自成一格”,他以大胆的创新思维,对《兰亭序》进行了独特的诠释。他的书法作品“圆健古厚,专用中锋,如印印泥,如锥画沙,布白分行,具有天趣”,展示了一种率性的书法之美。朱耷的《临兰亭序》不仅传承了古人的墨韵,更为这一经典之作注入了全新的生命力。

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八大山人朱耷找到了一种独特的平衡。他深刻理解了《兰亭序》的精神内涵,同时将其与自己的书法风格融会贯通。在这个过程中,朱耷成功地打破了传统的界限,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既符合古人气韵,又具有个性的书法画卷。

朱耷书法《临兰亭序》以其独特的创新和传承,成功地为这部千古传世之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之在当代依然熠熠生辉。这一成功的实践,为当今书法界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传承并非僵化,创新也非颠覆,而是在理解与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勇敢地迈出新的一步,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


朱耷《临兰亭集序》,1699年作,此作品看形制当是册页中的一开。落款八大山人自己说是“己卯十二月既望临”,但是实际上不是临的,而是随手写“兰亭序”的内容,这样说是因为这幅作品内容与“兰亭序”的内容并不一致。“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他写的是“永和九年暮春”,“此地有崇山峻岭”他写的是“此地乃峻岭崇山”,“崇”字则更是别出心裁,“山”字本在“宗”字上,却被他反过来写。“更有清流激湍”则脱“有”字,“惠风和畅”写的是“惠风何畅”,“信可乐也”则是“洵可乐也”。可见并非抄录或临写,而是凭借印象写他自己的字。

八大山人,名朱耷,明末清初书画家,清初画四僧之一。他是一位天才艺术家,在诗、书、画三方面皆能不落入前人窠臼。朱耷以绘画为中心,对于书法、诗跋、篆刻也都有很高的造诣,堪称一代艺术巨匠。

朱耷早年临黄、赵及日后临钟、王,严谨精纯,一丝不苟。“法”是艺术规律的体现,但如果对法的追求仅仅被理解为对某种形式的模拟,而以形式的模拟代替对艺术规律的探求,那必然只能在“随人”、“依样”的同时丧失自我。这一点朱耷是独醒的,这种难得的清醒全赖他的博学多才及对书法本体深刻、独到的认识。

王羲之被唐太宗尊为“书圣”之后,他的名作《兰亭序》的名气也随之水涨船高,一时之间长安纸贵,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争相临仿。

各代书家流传下来的临帖之作比比皆是,其中公认最接近原作的是冯承素版本,紧随其后还有智永、褚遂良、赵子昂、文徵明,祝允明等人,但这些作品都是以仿其形像为目标。

唯有清代奇才,八大山人朱耷的这幅《临兰亭序》最为不同,因为打眼一看,朱耷的这幅字除了内容和《兰亭序》一样,其他的哪都不像,但这也正是书法临帖的最高境界,抛去了形体的束缚,心摹手追,但求神似。

朱耷这个人不仅是临帖与众不同,自出奇意,他整个人,他的人生经历,他的书法绘画都是传奇。

朱耷出身高贵,是明朝皇室的后裔,与那些靠投胎,吃老本的世家子弟不同,朱耷十分的努力上进,奈何时运不济。

崇祯十七年,明朝亡了,同年朱耷的父亲又去世了,双重打击之下,朱耷看破红尘,做了和尚,60多岁时又改行做了道士,早年学儒,中年礼佛,晚年修道,儒释道三家朱耷一个全学了个遍,从古至今他也是独一份。

他的艺术创作就更出奇了,其绘画作品最典型的特点就是翻白眼,书法作品天真自然,富有一种童趣,简洁而不简单。

欣赏他的这幅《临兰亭序》之前,首先要能够理解朱耷的“奇”与“怪”,和他独有的自然理趣。

这篇《临兰亭序》是朱耷68岁时所写,这个时候他独具个人特色的“八大体”已经发展成熟,对书法的领悟也到达了至高境界。

临帖的三种境界:形似神不似,形神皆似,神似形不似,朱耷这幅《临兰亭序》就是最高境界的,神似形不似。


虽然写的形体上不像《兰亭序》,但是尽得其神韵,当然对这番神韵的把握,一定是来自于朱耷自己的潜心研究,明白这种神韵,也需要观赏之人对书法有一定的理解水平。

朱耷的这件《临兰亭序》,可以说不仅是神似形不似的上品,并且为《兰亭序》增添了一分八大山人独有的空灵简净,不染凡尘,这也是为啥这篇与原作并不相像的作品,能够被世人所认可。

八大山人朱耷临《兰亭序》不走追求形似意成的平常路,一返书法临写兰亭序的常态,偏偏以形不似意不达为追求目标。你可别说,八大山人的这种临写兰亭序的书法思路,可谓是避开俗套,直入新奇的书法手段。应该是绕过了兰亭旧,再书兰亭异的书法创造。






      我们知道,八大山人为人古怪,画技独特,绘画作品深涩难懂,具有很高深的艺术含义。也只有这样的艺术家,才有书法的突发奇想:把兰亭序写到“最不像”的形态,书法以奇取胜,以异为能。朱耷临写的《兰亭序》字字如惊鸟,与王羲之的兰亭序字字能飘逸是有明显区别的。朱耷书法的惊鸟姿态,一是通过结体的奇异达成,字体不成端正,以歪斜为主要形态,就如鸟落偏枝,忽被惊扰,展翅不对称差点要落地的模样。
二是通过墨色的偏枯来表达书法的惊鸟气质,王羲之书法用墨为饱,润而柔和,不惊无澜。朱耷书法用墨则是枯而成涩,墨色呈现波澜观感,不稳为惊。三是通过章法的变化来体现书法的惊异。王羲之原书兰亭序章法总体是规整的,稍有放纵。但是到了朱耷的书法里,章法故意呈乱,行列不事整齐,黑白不计对应,处处有浑,时时有乱,观感如入泥潭,有挣有扎,非常惊动人心。
      通过结体、墨色、章法重新酝酿《兰亭序》的形态和气韵,八大山人的书法是趁乱取惊奇,乱而不失智慧,独特书风也是一种悦目美感,与原本《兰亭序》对应成趣,成为书法艺术之林的一朵奇葩。
      八大山人画有奇能,书法也有奇技,不得不服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