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高水长爱盈心间——读周乃昌老先生《往事回首》一书

 郭丽萍 2023-04-14 发布于河北

    我很幸运,在2022年2月24日(农历壬寅年元月二十四)得到这本古朴而又给人老树新花感觉的书——周乃昌老先生的回忆录。

   周老先生于我,是在30年前就开始闻其名的。刚刚参加工作,由于总和乡里的农业站下乡,从他们的嘴里得知县上有一位叫周乃昌的专家,不但会写文章,还是农业技术专家。耳朵磨出茧子,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一直也没正式接触过这位基层农业工作者和农民口中的“周老师”“周主任”。后来,工作变动,也就没有时间再去刻意留意周先生的消息,更无缘拜访和结识了。

   后来,与周明大哥相识,接触之后,很是敬佩周哥周嫂的为人,再后来,才知道周哥乃是周乃昌老先生之子。但是,一直没好意思和周哥提出拜访老先生或者拜读老先生退休之后编撰的各类志书,只是默默收集。

   去年春天,占和师兄与我商量为他的家乡——榆关镇冯庄村编写村志(村史)的事,我第一时间毫不犹豫向占和师兄推荐了周明大哥——有一位学富五车的史志专家老父亲、自己又有深厚的文字和摄影功底,撰写村史(志)怎能少得了这样的人才?!于是乎,周明就成了《冯庄村志》创作组的副组长。时隔一个月,在讨论需要请教专家的时候,周明大哥又毫不吝啬把自己八旬父亲——周乃昌老先生推荐给了编写组——当时我惊讶和惊喜地嘴巴都合不拢了。创作组全体人员更是各个喜形于色,特别是召集人冯占和。

   在一个寒冷冬日的傍晚,不失年轻风采、身材魁梧的周老先生走进了会议室,在柔和的灯光下,为我们讲述怎样用心、用人格、用公正、用敬业去编写志书。室外冬寒料峭,室内则温暖如春,铿锵有力又娓娓道来的话语让我们茅塞顿开,特别是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甚至觉得自己高兴的有点抓耳挠腮了。

    回去后,我又仔细研读当时记录的笔记,直叹“真是专家”的同时,也突然明白了上班后听到的对周老先生的种种传说。心底的向往之情融进了一直的敬佩之意,更深、更厚了。

    然后,时隔半年,在暮冬初春,我有幸得到了这本书。在干净整洁的老先生的家中,在老先生夫人一直追随着老先生的充满爱意的温和目光中,老先生从码满了整齐书籍的木书橱中拿出这本书,夫人则递给他笔,老先生一笔一划认真的写下了墨宝,当时我的眼眶有些湿润,但是没敢流露太多情感:我何德何能,得到老先生这本只给家人亲戚带着编号的回忆录?!我得好好珍惜啊!

     手捧着这本书,触手生温。不厚,但是掂起来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那应该是岁月的沉淀的重量。于是,我在即将中午得到这本书后,中午草草扒拉一口饭,就读了起来。可是,读完第一篇章后,一个词突然涌上我的心头:纸短情长。无论是老先生赠我回忆录,还是老先生书刊封面的设计,还是第一篇章的文字,都充分诠释了这四个字。我这个读法,岂不是驴饮甘霖?!我不能这样快速阅读,虽然能够满足我急切热烈拜读老先生大作的心情,但是不能细细品味,会愧对这份信任,和书中纸上的文字和情怀。于是,第一篇看完后,我就把书恭恭敬敬放在了木桌的左上角其他书的最上方。

   后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我是每晚读几页,几十页,根据内容长短和当时读后感受来随机随性读,结果,92页的书我陆陆续续读了1年多,虽然是陆陆续续读了三遍。既因为我不想囫囵吞枣,更是读老先生的文章,每每会给你触动,让你会放下书,静静地想一想,琢磨琢磨,品味品味。于是,我也就有了1年多读一本书的新纪录。

   《故乡家族》是第一篇,开篇第一句就是:他处风光好,最爱是故乡。刚开始,我以为只是一句通常的客气语或者感叹句而已。没想到,读后,却是如同发掘古井一样,知道了古井深邃甘甜,了解到老先生深深情怀的真挚厚重。

   除了书中的记述之外,最让我难忘的却是老先生的那段纠结:数典不忘祖,周乃昌老先生工作时兢兢业业,退休后又为县里编撰《抚宁县志》《文化志》《抚宁县人民代表大会志》等诸多志书,当然知道自己故乡的一草一木,每段历史。所以,对于县志中记载的家乡沙子窝的来历,虽然发现县志中村名与古来口传的有出入,发现家里世代相传供奉的老祖宗周贵的英雄事迹并没有记载等,很是深深遗憾。但是,本着严谨治学的态度,他最后只好“但在志中又无记载,只能当成悬案和传说了”。当看到这句话时,我真的不但是吃惊,而且是有些“震撼”了:当时,老先生是主编之一,把这两段在家族中有考证的历史写进县志,是完全可以的,而且,家乡传说和老辈人口口相传,也是可以作为依据之一的。可是,老先生没有,而是带着遗憾,忍痛放弃了。这是多么严谨的态度,多么博大的胸怀啊!

    《儿时故事》里,虽然自述“我记事较晚”,但是从家族的繁衍、小学启蒙老师的名字、村里院里的景物,到抗日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所见,娓娓道来,仿佛在你眼前展开了一副副历史的画卷,让你感觉到那个年代的温情、淳朴,和老先生儿时的聪慧和活泼。记载不多,但是字字云润般充满温情,既有景物描述,也有民俗记述,更有事件还原记录,虽不能说纤毫毕现,却也是脉络清晰、详实细腻,怎能是“记事较晚”?又是老先生严谨和谦虚的一贯风格了。

    《少年游戏》,则是把我们带进了“雀打雀、摸螃蟹、爬树、叉鱼,用马尾做小套套知了,还有在村办剧团里当“二胡手”,真的是下笔有温,下笔生香,让读者也会心生愉悦,仿佛回到少年时代的无忧无虑。那段历史,在小说电影以及典籍中也曾阅过很多,但是我仍旧最喜欢老先生的记录。因为,老先生只是想记录自己经历过的岁月,整篇文章是朴实的纪实记事体,只有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而且记录的就是离我的老家二十里的地方的事情,所以,我更愿喜欢老先生的记述。当你还沉浸在老先生平实话语带来的让你嘴角上扬微笑时候,一句“参加工作后,一扔40年,退休后有两三年曾到老年大学乐队跟着玩过......到紫金山公园玩过几次,新歌、新曲都不会,也就图个消遣吧,可惜了退休后老伴为我买的那把好二胡”,让你开始不自觉的捧腹大笑:老先生真是一名老顽童!

    《坎坷就业》,虽然题目有“坎坷”,内容也写了那代人的“坎坷”,但是字里行间,却是浓浓的家国情怀,大爱无边。“每个人、每个家庭的命运都与国家的兴衰密切关联,国家昌盛富强,才使亿万个人、家庭能幸福安康。反之,则艰难坎坷,我的求学、就业分配经历了坎坷之路”。老先生的是在1962年参加工作的,那个时候正是我国的三年困难时期,虽然分配的经历真是“坎坷”,但是每个字,都带着深深的感恩之情。每个段落,都是家国责任感。“8月至11月,我面对现实,随遇而安,回家后很快安下心来参加劳动......”“此期间,她像我一样在生产队安心劳动......“我们相依相靠,心心相印,彼此精神都得慰藉,并盼望着来年秋季完婚,扎根农村一辈子”。后来,被学校安排分配,又辗转遵化、肃宁等地,“组织上说啥是啥”“心想,夫妻俩在一块就行,分配到哪都可以”......无论怎么坎坷,怎么艰辛,怎么不如自己的心愿,老先生和夫人想的都是两个人在一起,能够为国家做点事情。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我在书里看到了老先生这类似于和你聊天时候淡淡的语言,但是我却觉得老先生老夫人把那份家国情怀是融入了生活中的每个细节、工作中的每个环节,乃至身体里流淌的每一股血液和存在的每一个细胞中,才会有这种看似淡淡却是融于血的深深的情怀。所以,才有了年轻时候的几经碾转、几经波折中的淡定自若、云淡风轻和虽苦尤甜、甘之如饴的创业、奋斗。这,我辈当触动、我辈当反思、我辈当效仿!

    《笔耕之路》,则更深深引起了我们的共鸣的。少年时代的无书不看、学生时代的“主要是凭青春激情,从爱好出发,搞所谓的文艺(学)创作,其实是照猫画虎的起步、入门阶段”;肃宁时期的“我写过的许多文艺作品,大都是练笔习作,发表的约占十分之三,还写通讯报道和起草文件及领导讲话等”、抚宁时期的“主要是起草文件、领导讲话、调研报告、典型材料”,到这里,我与老先生在书中产生了深深的共鸣。我没有老先生的聪慧和勤奋,但是写作历程如出一辙。当然,老先生继续擅长的“发展规划、技术总结、科技文章、县情概况、编著技术书籍等”以及退休之后的编撰史志、撰写散文等,是我所不能及的,心羡慕不已之。更多的是为老先生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学习、勤奋写作、勤奋治学的态度,所以,老先生最后成为文字的行家、大家,是理所当然的。即使是第三遍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仍旧是一边读,一边反思自己。然后,就心潮澎湃,却是下笔却无了——因为,给我的触动太大了,语言贫乏的我不知道如何表达了,如同现在......

    后面的《追忆故人》是满怀感恩的友情,《萦怀往事》更让人看到那位高大的汉字的柔情满怀,特别是对父亲的崇敬,对妻子的融入细节的爱,成就如此高的周老先生都如此细腻温情,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有何理由对家人、对朋友再胡三喝四,色难呢?!

   掩卷长思,天蓝色的封面清心、激情,一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在纸张上延伸到你的面前,继续延伸到页面外......岁月的足迹就是这样吧!《往事回首》,是一部爱的随笔,发人深思的文字,更是一部激人奋进的书籍!

   我有幸,得到老先生亲笔写的“丽萍惠存 周乃昌   2022.2.24”的一本薄薄又厚重的书;我更有幸,因为我知道,老先生这本书只赠给亲人和亲戚,我何其幸也!

   (很惭愧的是,读后感在2022年2月28日开始起题,由于种种原因,拖到今天才完成初稿,虽然期间仔细拜读了《往事回首》3遍,心里是感慨、感动、催生之余,仍旧是惭愧,觉得愧对老先生的厚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