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北讲武沿革

 兰州家长 2023-04-14 发布于浙江

东北讲武堂大体分为两个时期。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赵尔巽任盛京将军时创办奉天讲武堂,调训各巡防营的在职军官,学期定为一年,只办一期。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五月徐世昌任第一任东三省总督时,因东北驻军除巡防营外,义成立了陆军,于是将奉天讲武堂扩大范围,改为东三省讲武堂,校址在沈阳小东边门外(即现在老龙口酒厂的东侧)。该堂分为陆军和巡防两个班,调训陆军各镇和巡防各营的在职军官,学习期定为六个月。东三省讲武堂设一监督,负责教育训练的全责。下设教育处、副官处、军需处、军医处和教官室、区队长室。第一任监督为田中玉,只办一期即去职,由刘洪魁和周福麟先后继任监督,至宣统三年(1911年)因辛亥革命停办。东三省讲武堂共办三期。曾在陆军第二十七师、第二十八师当过旅长的孙烈臣、汤玉麟、张景惠、张作相等,都在讲武堂受过训。

徐世昌对讲武堂很重视,他亲写“民之良干”四字悬于讲武堂本部正厅内。民国元年(1912年)讲武堂恢复,仍由刘洪魁任监督,只办一期又行停办。

第二个时期是张作霖任东三省巡阅使时,为了整顿军队,培养初、中级军官,于民国八年(1919年)三月在以前讲武掌的原址,重新成立东三省陆军讲武堂,这是东北军的第一所自办的军事学校。以后虽两次改称为东北陆军讲武堂和东北讲武堂,但各期的期号,则由此时称为第一期起,按学员生入校先后顺序排列,至“九·一八”事变时止,共办十一期。

讲武堂成立之初,由张作霖兼任堂长,熙洽任教育长,孙旭昌任总队长,下设四个区队,分为步、骑、炮、工、辎五个兵科。高展为步兵科的区队长;郭希鹏为骑兵科的区队长;朱立罕为炮兵科的区队长;马龙图为工兵和辎重科区队长;郭松龄和郭尔珍分别任战术教官和筑城教宫。学员是由调训部队未变过正式军官学校教育的在职军官二百二十二名来充任,是为第一期。其中有张学良和他的姐夫鲍育才。于当年的五月开学,学习期定为一年半,但实际只学习一年,于民国九年(1920年)四月即行毕业。

第一期学员毕业后,继续召集第二期学员入校学习。教育长仍为熙治。总队长为张厚琬。步、骑、炮、工、辎五个兵科编成九个区队,共有学员兰百五十六名。步兵科五个区队,高展、王德印、车得轫、洪大光、张岩奇为区队长;骑兵科一个区队,郭希鹏为区队长;炮兵科一个区队,阎宗周为区队长;工兵科一个区队,马龙图为区队长;辙重科一个区队,陈海涛为区队长。第二期学员于民国十年(1921年)五月毕业。

第三期学员,共有三百九十一名。教育长、总队长及各区队长均未变动。第三期学员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五月毕业。1949年在重庆被蒋介石杀害的东北军著名的抗日将军黄显声(红岩小说中的黄以声)即是这期毕业的学生。

第四期学员是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十月召集的。这一期有关体制和主要领导人以及学员召集的办法均有所改变。在堂长之下,增设一监督,由张学良兼任,肖其煊任教育长。将原九个区队改为三个中队,下辖十个分队,取销总队长一职,增设步、骑、炮、工、辎重各科,由资深的中队长或分队长兼任教官。中队长先后有罗恩凯、戴联玺、杨正治、牛元峰;战术教宫有郭松龄、王静轩、何柱国等。学习期限明确规定为一年。第一、二、三期学员,全部是调训部队在职的团长至排长军官。

第四期学员,张学良接受郭松龄的建议,在社会上挺考一部分中学生,同时从东三省陆军军士教导队第一期中考送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学兵共一百一十余名,联同从部队调训的在职军官,共有学员、生三百三十五名。规定凡由社会上招考的中学生和由教导队考送的学生,毕业后须到部队当三个月见习军官,然后再补实缺。

第四期的教职员,比前三期的质量高。教育长肖其煊是日本陆军大学毕业的。各中队长和教宫,是聘请在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任教多年的军官,如杨正治、戴联玺、何柱国、毛福成等,都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所以第四期不但学员、生的素质优于前三期,教学质量也优于前三期。第四期学员、生于民国十二年(1923年)十月毕业。

第五期学员、生的来源与第四期相同,但从教导队第一期中考送的学生中,文化程度低于考送的第四期,很少有入过中学的。第五期共有学员、生三百二十四名,是在民国十二年(1923年)十月召集的。教育长及各中队长、教官等,多是第四期的原班人员,没有大的变动。只是将各兵科术科担任官改为步、骑、炮、工、辎各兵科科长。

民国十三年(1924年)九月发生第二次奉直战争,第五期临时停课,各学员回原部队参战。在第二次奉直战争结束后,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四月又回校复课,当年十月毕业。第五期毕业生现在健在的有吕正操、刘鸣九、王肇治等。

第六期学员在民国十五年(1926年)七月召集,校名改称为东北陆军讲武堂,校址未动。原教育长肖其煊因参加郭松龄反奉去职,由朱继先任教育长。教(指各兵科的教官)、职(指队职军官,如队长、队附等)员有较大的变动。将原来的三个中队改为三个队,队长先后为李振彪、刘瑞、王纯章、刘焕章等,步、骑、炮、工、五个兵科科长为韩世儒、曹秉森、林家训、吴玉琳、单长胜。还增设了六大教程各课主任教官。第六期共有学员四百零六名,全是部队在职的连、营长,其中有部分是郭松龄办的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学生,文化程度普遍较高。

这一期由于教育长朱继先在民国十六年(1927年)初又兼任东北陆军讲武堂北京分校(即第七期)教育长,长期在北京主持分校工作,所以校务由工兵科长吴玉琳负责。当年的端午节,朱继先在北京被张作相(当时的吉林省督军)弟弟张作涛打死,由张厚琬继任讲武堂本、分两校教育长。第六期学员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六月毕业。这期毕业生现健在的有许庚扬、康博缕、张国威、黄炳襄、赵龙韬等。

第七期是东北军于民国十五年(1926年)夏在北京成立的东北陆军讲武堂北京分校,最初由杨正治任教育长,负责筹备。于当年冬先后在沈阳和北京招考中、大学生千余名。其中有从东北陆军军官教导队学员中考取的约百名。先在北京垓寺张学良(第三、四方面联合军团的军团长)的卫队入伍,称为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军官候补生队(简称入伍生队),训练的内容是体验学习部队士兵的工作和生活。入伍生队分为两个营,每营辖三个连。营长和连长都是杨正治从部队中选调的讲武堂各期毕业生。入伍生的训练,由卫队队长王以哲负责,排长是由卫队中调用的,全是教导队毕业的。民国十六年(1927年)三月入伍期满,经过甄别考试,共录取学生九百一十八名,正式升入讲武堂第七期。教育长先为朱继先,后为张厚琬;总队长先为林家训,后为玉静轩。

第七期分为步、骑、炮、工、五个兵科,编成八个队,步兵科五个队(第一至第五队),共有学生五百七十三名s炮兵科一个队(第六队),有学生一百一十八名:工兵科一个队(第七队),有学生一百一十三名;骑兵科和辎重兵科合编为一个队(第八队),有学生一百一十四名。队长先后有杨林兰、阎克铭、赵有者、唐忠信、王秉越、金殿荣、金锡珍、高玉堂、高峻岭、佟荣甫、王纯章、刘焕章等。

第七期学生,按照教育计划应在民国十七年(1928年)七月毕业,因北伐军在当年的六月初,进抵京津附近,张作霖率东北军向关外撤退,第七期学生也伦促跟着撤离北京,归到在沈阳的讲武堂本校,于当年八月毕业。学生毕业后,按规定在部队先当三个月准尉见习官,然后方能补实缺。

第七期在校时,张作霖在北京任安国军大元帅后(即民国十六年七月),改称为陆军讲武堂北京分校,表示是全国性的有正统之意。但在民十七年(即1928年)六月张退回到沈阳后,又恢复了东北陆军讲武堂第七期的原称。

第八期是民国十六年(1928年)九月召集的,学员全是部队的在职军官,文化程度与第六期学员相同。因为教育长张厚琬长期在北京分校主持工作,本校的校务完全由总队长吴玉琳负贵。步、骑、炮3个兵科的科长是韩世儒、曹秉森、郑庭轩,工兵和辎重两科未设科长,改为术科监督,分别出程恒式和林担任。将原来的三个队,扩为四个队,由李振彪、穆宝莹、韩梦月、白续良任队长。民国十七年(1928年)夏,孙传芳随东北军退到关外,仅有的两队金陵军官学校学生(每队一百二十名),将其中学期将满的一个队,并入讲武堂第八期,编为第五队,由薛式如任队长。五个队的学员共六百一十七名。

第八期前四个队的学员,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四月,因东北军与北伐军作战,部队需婴千部的关系,临时停课,大部分学员各回部队参战,部分学员(工兵科的)在漆河东岸指挥民夫构筑防卸阵地。当年的八月,战事结束,学员又回校复课,于当年的十一月毕业。

民国十七年(1928年)六月,张作霖被日本帝国主义炸死后,张学良统帅全部东北军。当年的十一月东北军缩编,被编余的各级军官数于名,将其中具有中学或高小文化程度未入过正式军官学校的各级军官一千六百余名,送到讲武堂训练,是为第九期。

民国十七年(1928年)冬,张学良将原东北陆军讲武堂,改名为东北讲武堂,并将东北的各种军官学校,均归并于讲武堂之内。在原来的各种研究班和教导队名称之上,冠以东北讲武堂,但各单位的人事经理,仍直辖于张学良的长官部。从第九期起,称为东北讲武堂辽宁本校第九期,将黑龙江原来的军官养成所,改为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东北讲武堂不设堂长,张学良仍兼监督。

由于东北讲武堂辽宁本校范围扩大,第九期第十期同时入校,学员、生共三千余名,将校址移于沈阳东部东三咀子营房(也川东大营)。

第九期和第十期同时在校,教育长先是鲍文越。民国十八年(1929年)冬,鲍调任哈尔滨东省特别区警务处长后,由周滚继任,校副韩世儒、教育处主任徐传楹。第九期和第十期均设有总队长。第九期最初称为东北讲武堂辽宁本校第九期第一总队。总队长为吴玉琳。全总队步、骑、炮、工、轴五个兵科,分为四个大队,步兵科三个大队,特种兵科一个大队。每大队辖四个队,共有学员一千八百七十五名。其中除上述的编余军官外,还有极少数调训的部队在职军官和孙传芳带来的金陵军宫学校学生一百余名。第九期的大队长是李振彪、关好春、洪大光、林。

按照教育计划,该期学员应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六月毕业,因张学良准备派大军入关,调解蒋介石与阎锡山、冯玉祥的所谓中原大战,为充实部队千部,令学员提前于当年的四月毕业。由于学员的来源不同于第十期,故在毕业时,将该期改为东北讲武堂第九期。

第十期学生是民国十七年(1928年)年末入校的。学生的来源较复杂,半数是民国十六年(1927年)冬按第七期招生的办法招考的中学生,在教导队入伍一年后,升入讲武堂的,其余是东北学生队第一期毕业的学生约三百名,东北陆军模范队的学生约五百名,还有炮兵教导队的学生约二百名。这些学生在招考时,虽规定须具有中学文化程度,但因考试不严,只认名而无像片,加之有从后门来的,所以高小毕业生也不少。在送到讲武堂以后,经过两、三次的甄别考试,淘汰了一部分,共录取了一千六百余名,分为步、骑、炮、工、辅五个兵科,编成四个大队。步兵科三个大队,特种兵科一个大队。每大队辖四个队(特种大队五个队)。

第十期的教育长与第九期同,总队长是王静轩,大队长是吴树滋、孟际衡、周书铭、宋学礼。

第十期学生与第九期学员同时入校,最初称为东北讲武堂辽宁本校第九期第二总队。学生由于来源不同,入讲武堂时,虽经甄别考试,但因考试时只认名面无像片,有少数冒名顶替的和从后门来的,在经过近一年时间的教育后,有少数文化程度太低(不够高小的文化程度)的学生,接受不了六大教程的课程,于是在民国十八年(1929年)冬淘汰了一百五十余名,把他们送到教导队第六期深造斑继续学习。将原来的步兵科十二个队缩编为十一个队,取销第十二队。

第十期学生按照教育计划,应在民国十九年(1930年)六月毕业,因张学良不在沈阳,他指示将毕业时间延长,待他回沈后亲自主持毕业典礼,于是延至当年的九月初才举行毕业典礼。毕业时共有学生一千四百七十八名。学生毕业后,规定到部队先当三个月准尉见习官,然后才能补实缺。

1930年9月,第十期学生毕业后,讲武堂辽宁本校范围缩小,东山咀子营房空出一部分,于是张学良将辽宁本校的校本部扩大为东北讲武堂堂本部。将在辽宁省的各军事学校(东北学生队除外),均迁移到东山咀子营房。当时有高等军学研究班、步兵研究班、步兵教导队、炮兵研究班、炮兵教导队、技术训练班等。张学良除仍自兼东北讲武堂监督外,增设一副监督,由原来的辽宁本校教育长周濂升充。讲武堂辽宁本校教育长,由新撤销的东北讲武堂教导队第六期的教育长王瑞华继任。

讲武堂堂本部设教务、训练、事务三个处。教务处处长王静轩,主管教育,下设战术、兵器、地形、筑城、交通、军制各教程主任教官,训练处处长高胜岳,主管术科教育,下设步、骑、炮、工、各科科长;事务处处长韩世儒,主管全堂人事、经理、卫生等事务,下设总务、军官、军医各科科长。至此,东北的军事学校,除在吉、江两省者外,均集中于一处,并且人事、经理完全直辖于东北讲武堂堂本部,这时东北讲武堂才名符其实地为东北各级军事学校的总称。

第十一期学员是民国十九年(1930年)末召集的,原计划只召集学员千余名,由于各部队未受过各期讲武堂教育的中、初级军官,感到没有讲武堂的出身(指由讲武堂毕业)今后难于在部队存在下去,纷纷要求到讲武堂受训。于是各部队送入第十一期的在职军官,超过规定的名额近一倍。在此以前,各期讲武堂,吉、江两省送训的学员为数很少,但在召集第十一期时,吉、江两省虽然也分别设有吉林省陆军军官教练处和东北讲武堂黑龙江分校,但争取到辽宁本校来受训的人员增多,其中还有文职人员。

经过入学考试,共录取了近二千名,按文化程度分为甲、乙、丙兰级,于民国二十年(1931年)三月同时开学。甲级的编为步兵科七个队,骑兵科一个队,炮兵科一个队,工、辎兵科共一个队,共有学员约一千二百名,按照第六、第八两期的教育计划,进行训练;乙、丙两级的编为步兵三个队、骑兵一个队、炮兵一个队,共有学员约七百名。乙、丙两级的增加修学时间半年至一年,除教授军事学术外,并授以初中和高小的普通文化课程,至“九·一八”事变时,甲级学员已学完了教育计划规定课程的一半多;乙、丙级学员刚开始学六大教程课。当年的夏季教育长王瑞华调哈尔滨东省特别区特警处处长,由副监督周濂兼任教育长。

“九·一八”事变时,副监督兼教育长周濂置讲武堂学员于不顾,个人化装跑到北京(当时叫北平)。学员由教务处处长王静轩带到东边镇守使于芷山处。这时锦州以东地区,大部巳陷入日本侵略军手中。为了行动方便,将十一期学员化整为零。不久,绝大部分学员先后到达北京。于当年的十一月间,在北京作为提前毕业,各回原部队任职。

第二阶段的讲武堂,从民国八年(1919年)第一期起至民国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止,十三年中共训练了十一期学员、生八千九百余名。其中步兵科占十分之八。在讲武堂各期毕业的军官中,从第四期以后,文化程度较高,对东北军的训练和作战,贡献较大。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东北军开始配备轻机关枪。在当年的四月,由第十期总队长王静轩负责,临时成立一个轻机关枪训练班,调训部队的中士班长一百五十人,训练捷克式轻机关枪的操作、使用方法;当年的六月结业。当年的七月,又由王静轩负责,成立一个机、追、平传习班,由杨炳森任班长。调训部队的机关枪连、迫击炮连、平射炮连的连、排长,训练这三种武器的操作、使用方法,每期三个月。第一期有学员三百二十八名;第二期有学员二百七十一名:第三期有学员五百五十一名。到民国十九年(1930年)七月止,共办三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