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味中药  白头翁

 文炳春秋 2023-04-14 发布于浙江

白头翁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头翁的根。分布于我国北方各省。春季开花前或秋季叶黄时采收。除去叶及残留的花茎和须根,保留跟头白绒毛,洗净泥土,晒干。生用。

【处方用名】

白头翁。

【性味归经】

苦,寒。归大肠经。

【功效主治】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本品苦寒泄降,清热凉血解毒,入大肠经,善能清除胃肠热毒恶凉血止痢,为治热毒下痢之良药。用于湿热下痢、热毒痢疾之发热、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等证。可单用或与黄连、秦皮、黄柏同用。如血虚下痢,或产后下痢,多与阿胶、甘草同用。现代用治阿米巴痢疾也有良效。

此外,本品同柴胡、黄芩、槟(bing)榔等配伍,可用治温疟;与苦参、蛇床子等煎水,冲洗阴道,有杀灭阴道滴虫作用,治滴虫性阴道炎。

【用量用法】

9~15克,煎服。单味内服,可用30克浓煎服。或30~60克制成100毫升煎液,保留灌肠。

【参考资料】

《药性论》:“止腹痛及赤热痢。”

《本草汇言》:“凉血、消瘀、解湿毒。”

药物成分:含白头翁皂甙(水解后生产甾类皂甙元等)、白头翁酸及白头翁素等。

药理: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大剂量能抑制阿米巴滋养体生长;其浸膏和粉剂能杀灭阴道滴虫。对肠粘膜有收敛作用,故能止泻、止血。

(内容摘自杨永良主编的《中药学》教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