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志纲|普通人也要懂战略吗?

 a_123 2023-04-15 发布于河北

【说明】阅读《王志纲论战略:关键阶段的重大抉择》第2章笔记,全文3577字,阅读需要9分钟。

很多人一看到“战略”二字,就觉得是非常高大上的东西,与自己没有关系,自己在职场中只是一个基层人员,一个菜鸟,哪需要了解战略。

确实有不少人会把战略说得很玄乎,从而让很多人听不同,从而来显示自己多么厉害,亦或是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毕竟说的越玄乎,就越能让一些受众买单。

回到上一篇文章里面聊到的,战略定义:就是在我们在面临关键阶段的重大抉择时,如何做正确的事以及正确地做事。按这个维度来理解,战略出现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毕竟人的一生也有不少关键阶段的重大抉择,比如高考填报志愿,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以及在工作中的个人职业规划。这些都是自己人生关键阶段需要做出的重大抉择。

所以,每个人都需要了解战略,这样才能让自己在面临关键阶段的重大抉择时,能知道做正确的事情,以及把事情做正确。

很多人对战略的认识不够,从而有不少错误的认知,先来看看我们通常会有哪些错误认知。

战略的两类错误认知

世人对战略往往有两大误区:过度高估或者过度低估。

过度高估战略者,往往会陷入点石成金的幻想,很多人找战略咨询公司,会表现得自己很热爱战略、很尊重专业的战略咨询顾问,但大部分都是夸夸其谈。这种人往往看上去很爱学习,是“听课狂”,甚至是“策划爱好者”,貌似很聪明,满口都是天下大事、前沿理论,然而缺乏真正的智慧。战略于其而言大约只是“口头禅”。

当一个好的战略真正呈现在其眼前的时候,他反而不以为好,甚至会抱怨:“我花这么多钱来找你,你还要我做这么多东西,这么费劲,那我找你还有什么用呢?”这种人往往认为,好战略是灵丹妙药,是一朝成名、一夜暴富,反正不能太费劲。为此,他们到处去学各种新颖奇特的理论、概念,追随各种大师,花大价钱去买点子,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了走捷径。其实,越是热爱这样的“战略”,离战略的本质就越远。

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最重要的发展因素是以企业家本人为核心的内部资源与能力,以及两者的匹配程度。咨询公司作为外脑,只是辅佐性力量。

战略不是灵丹妙药,但同样不是边角底料。过分高估的另一面,就是过分低估,这是一种更普遍的偏见。很多人一提到战略,就眉头微皱,表情犹疑,会觉得战略太虚。

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也觉得战略是一种门槛很高的东西,只和金字塔最上边那一小撮人相关,离自己的生活、工作都很遥远。其实战略既是奢侈品,又是必需品,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层次与格局,人人都需要战略,区别在于需要的程度。你的地位越高、越重要、越全面,就越需要战略能力。如果你还在基层或者担任一些部门的中层干部,需要战略能力的相对要求就弱一点,但同样也是需要。

一个人不管他有多么聪明,如果他没有战略思维,终究难成大器,往往只凭欲望、感觉与喜好做决定,或者在错误的方向上越跑越远,或者见风使舵、随波逐流,被命运所驱使,把握不住命运的风帆,人生是被动的、平庸的,甚至失败的。

过度低估战略的人,往往陷入某种认知障碍,认为战略是“江湖郎中”用来故弄玄虚的把戏。他们当中的有些人敏于行而拙于思,痴迷于落袋为安的快感,只顾眼前的营业收入与利润,不愿意也不舍得为经营长期价值而投入,自己还美其名曰为“务实”,其实是格局不够。

还有一些低估战略的人,表现为强烈的机会主义,对环境过于敏感、不能拒绝诱惑、浮躁、投机、跟风,这些都是没有战略定力的表现。还有些人耳根子软,太容易受他人影响,导致企业这艘船忽左忽右,不能坚守主航道,最终难以远航。

明白了战略的错误认知,接下来看看,战略的正确认知是什么。

正确的认识战略

战略是一种思维,更是一种能力,“做正确的事”是一种思维;“正确地做事”是一种能力。做正确的事离不开战略思维,准确的认知加上科学的方法是突破能力天花板、实现远大抱负的重要工具;正确地做事需要战略能力,持久的定力和高效的执行力是领导者最重要的能力,也是让战略照进现实的必由之路。

文章图片1

人皆有目标。没有目标的人生如同行尸走肉,没有目标的企业就像一盘散沙。而目标和能力的适配离不开战略。

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资质和天赋都不差太多。为什么有的人能够脱颖而出,而有的人一生平平?除了野心和抱负之外,战略也起了至关重要的桥梁作用,在目标指引下,战略能帮助更高效地缩短当前阶段与目标的差距,帮助你打破天花板,但如果你所追求的目标远远超出了能力,那这就不是战略能解决的问题了。要么你迟早要调整目标以适应能力,要么你提升能力来达到更高的目标。

人苦于不知足。目标永远是无限的,而个人、企业的能力永远存在上限。无论如何平衡,现实和理想之间,也就是你当前所处的位置和你的目的地之间总会存在差异。只有当你在可操作的范围内,将现实与理想之点连在一起(尽管它们之间存在差距),才能称之为战略

战略思维需要学会分析问题,而战略能力则是要能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学者可以只具备战略思维,经由分析问题得出结论即可,但对执行者——政府官员、军事将领、企业家和战略咨询顾问来说,必须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解决极具挑战性的关键问题的能力,如果能力缺乏,战略就会陷入空对空的尴尬局面。

战略能力是一种复合程度非常高的能力,至少综合了把握大势的能力、找方向的能力、抓关键的能力、创新能力、拍板决断的能力、定力和协调力等多种能力,因此它是一种非常高级并且稀缺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与生俱来的成分,但同样可以经由后天习得。

文章图片2

修炼战略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全局观。制定战略好比围棋博弈,全局观尤其重要,先了解当前局势,分析内外部环境,再定义自己当前的处境,“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

其次,战略能力是界定核心问题的能力。在达成目标前,我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眼前或未来的问题看似纷杂繁芜,但其中必有一个主要问题,就像毛主席说的,要抓住主要矛盾。

在确认了方向和路径后,还必须要有定力,战略定力是一个人成大器必备的品质。定力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能拒绝诱惑。认准方向之后,“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人有定力,是因为有抱负,看得长远,沉得住气,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心无旁骛。

最后,在执行阶段,协调统筹的能力也必不可少,要对长期目标、关键步骤和主要力量进行全局性的统筹,并分解成阶段性设计。每个阶段最重要的是要有关键性目标、策略、组织、人等统筹保障,做到客观与主观的协同统一

知道了战略能力的几个方面,如何判断自己定的是好战略还是坏战略?制定战略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好战略的标准以及战略的阶段

好的战略,就是目标和手段的协调一致。一个好的战略会带来以下四方面的作用:一是抢占制高点,找到项目的唯一性、权威性和排他性,并以此为基点,谋求有利的结果二是搭建新平台,在新的平台上解决自我认知和定位的问题,包括组织、资源、协同等三是把握话语权,解决树什么旗、唱什么调,也就是价值主张的问题四是打造新模具,确定落地的抓手,解决从哪做起和从哪突破的问题

如果具体到组织,好的战略表现为四个建立:

第一,建立新秩序。当固有体系局限了某个组织的发展诉求时,最大的战略就是跳出:通过跳出问题看问题,另起炉灶构建一个新的秩序。

第二,建立新平台。新的平台将解决自身新定位的问题,也就是在新的秩序和态势格局之下,重新寻找一个更有利的定位,以谋求新的增长空间。

第三,建立新主张。确立新的价值主张是回答做与不做的前提,企业在重新定位之后,不需要过分强调“你是什么”,而是要重点回答“你为什么存在”和“你的价值主张是什么”。价值主张是企业构筑商业版图、厘清商业边界的重要工具

第四,建立新抓手。战略落地往往需要一个试验性的新抓手,通过一个项目的悉心打磨实现“开模具”,并能将此模具广泛地复制推广出去。

“开模具”是打造超常规的产品与模式,其过程就是企业围绕产品模型、核心能力、资源网络进行持续建设,产品模具要经过市场的不断锤炼才能成型,往往需要四五年甚至更多的时间,才能打磨出市场认可度高的产品。开模具的核心是将产品模型、核心能力和资源网络三者联动起来,才能系统地打造一个可复制的模具产品。

战略从愿景变成现实,要经历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既涉及外部环境条件的成熟,又涉及内部自身核心能力与经验的发酵。很多人总希望战略立竿见影,马上有效果,当一个战略执行一段时间后,没见到成果,就很容易懈怠、放弃。这是对战略呈现的阶段认识不足所致。

一个战略的呈现通常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萌芽达到初步落地第二阶段是模式上跑关系打通并建立匹配的支持体系第三阶段才是市场能量的全面释放。每个阶段都至少需要两三年。所以,战略的呈现短则五六年,长则需要十来年。

为什么聪明的兔子被愚笨的乌龟超越?这个世界越是聪明人,要面对的诱惑越多。那些一门心思、一条道走到黑的“傻瓜”反而契合了客观规律。通向战略成功的道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多数人都耐不住寂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