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玉璇:鬼工神雕,这才是真正的寿山石界大佬!

 猪你开心 2023-04-15 发布于福建

在寿山石雕界,有没有哪个名字,彻底地改变了这个行业的未来和走向?这还要从寿山石雕作为一门正的艺术被确立之前说起。

作为雕刻材料的寿山石历史长达千年之久,但真正为人们所铭记,却要等到明末清初时文人在背后的纷纷推动。

有了毛奇龄、周亮工等学者文人的撰述,在那个年代难以名传的匠人、大师们,才得以进入历史的视野。

其中,被提及次数最多,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寿山石雕艺术格局的杨玉璇,就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图片

  明末清初 杨玉璇刻钮 将军洞芙蓉石 清 载铨自用印

      福建东南2019春拍释出

杨玉璇,又名玉璿、璇、璿、玑等。似乎从名字中也能看出,他与玉石的缘分匪浅。

他和寿山石雕艺术似乎天然便要相互成全。一方面他恰好身处于寿山石流行、传播、收藏的高峰期另一方面,他本人正是寿山石雕技法成熟后的综合诠释。
这使得几百年后的寿山石雕刻者们,依然在杨玉璇的框架内探索与挖掘。
图片
  清“杨玉璇款 寿山石罗汉坐像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杨玉璇最具开创性的是将本属于宏观石雕的雕刻范式移植进寿山石的微观尺寸中。在他所擅长的品类中,宗教人物造像尤为精绝。

《闽小记》中,周亮工将杨玉璇所雕的“玲珑之准提像”称为“闽中五绝技”之一。据说其所雕刻的准提菩萨像只有“一分许三分薄”,着实令人惊叹。

如今杨玉璇的传世之作基本来自宫廷,虽然本人是否为宫廷御用匠师仍旧待考,但故宫中至今仍保留了他的许多寿山石佛造像作品。
图片

图片

  明末清初 杨玉璇 田黄冻达摩面壁像

  中国嘉德拍卖2010春拍

它们大多眼皮下垂,神态静穆,气度隐而不发。身体肌肉的走势精准饱满,线面过渡间浑然无迹。

而且它们常点目染发,领口、袖口等处都镶饰着宝石,愈显堂皇富丽,一反常态。

杨玉璇对衣纹的雕刻则吸取了唐代石窟造像衣纹线条的特点,柔中有刚、疏朗朴实,给人以自然真切之感。

图片

  明末清初 杨玉璇制 白寿山慧可断臂像

  中国嘉德拍卖2010年释出

张幼珊的《寿山石考》记载:

“杨璇凡刻人物,先鑪后锥,后用刀修光,盖鑪时已肖其粗形。锥以穿孔,刀以剔精。相石势雅正,及配巧色,颜面衣裳,无不具备,其巧思有过人者。

其相石技艺非凡,所刻人物姿势多变,而石色石势俱能安排妥当,仿佛天然巧合。他归纳前人技艺,运刀如持笔挥毫,或推或旋,修光刀法连绵不绝,圆融流丽。

图片

  杨玉璇刻太平喜象寿山田黄石印章

  中国嘉德拍卖2011年春拍释出

雕的处理中,杨玉璇也同样独树一帜。曾被赞为“杨璇作纽者八九,韩马、戴牛、包虎出匣,森森向人,盘礴尽致,出色绘事”。

其所刻古兽往往肌肉遒劲,血气充盈抵于毫发,而面目有淡味、老味。

这也可看出杨玉璇的雕刻风格近于写实主义,开脸十分个性化,看似寡淡,实际生动。

图片

  十七世纪 杨玉璇及其作坊製寿山石雕十八罗汉一套

      香港苏富比2019春拍释出

杨玉璇对于后世寿山石雕“借色取巧”的借鉴意义,则是其另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所在。

毛奇龄《后观石录》中记载了两件杨玉璇的钮雕:

“一葡萄钮,一瓜钮。其钮为杨璇所制。葡萄、瓜,俱纯灰色,独取其白色而略渗微红色者为枝叶。其叶中蠹蚀处各带红黄色,浅深相接,如老莲画叶然。且嵌缀玲珑,虽交藤接叶,而穹洞四达,真鬼工也。”

杨玉璇在当时就能利用寿山石天然色彩之美模拟出枯叶上的蛀洞,水果的藤蔓,开创了取巧之先例。这“鬼工”二字,十分贴切。
图片
  清 田黄石狮钮方章 “玉璇”款

      故宫博物院藏

杨玉璇的精品作品多出在晚年,这时的他已逐渐摆脱了匠气,文气斐然,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晚期风格”。不同凡响的是,他技艺上的成熟,本身也昭示了寿山石雕艺术的走向成熟。

如果说周尚均是破局者,杨玉璇则是奠基者。因为一门艺术的成熟,在于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大师。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我们回到寿山石雕艺术的早期,这个最初的名字——杨玉璇,依旧在为后人开辟着源源不断的活水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