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小伙子卖炭被宦官抢走,悲愤交加去世后地府奇妙游

 木子君的小屋 2023-04-15 发布于河南

唐天宝年间,长安街里有一个卖炭小子叫史明武,他刚刚十七岁,就十分懂事,帮家里烧炭,还驾车到长安城里去卖。

这一天,突然下起了大雪,雪花一片一片的,没多久,整个长安城一片银装素裹。

看到这样的天气,史明武不忧反喜,他赶紧装了一车炭,前往长安城中,为什么呢?因为朝廷赋税太重,今年好多人太穷,不到忍受不住的时候,都烧不起炭。

这突如其来的一场雪,好多人家里都没有备炭,炭的需求量很大。他驾着车来到了长安城崇仁坊外,找了个地方停了下来。崇仁坊里居住的非富即贵,他想着这一车炭卖了,赚到钱,让耶娘好好地给自己说一个漂亮的小娘子,成亲生个大胖小子。

他想的正美的时候,突然听到了马蹄声。

他抬头一看,是一个身着红袍,面上无须的宦官带着两个小黄门骑马来到了他的炭车前,一看到他穷酸的样子,用丝帕掩住了鼻子,哼声问道:“小崽,这一车炭多少钱?”

他还没来得极开口,那宦官又说道:“这天降瑞雪,普天同庆,这炭车就当你孝敬我们圣人了!拉走!”

说罢将半匹已经发霉的红绡扔在了史明武身上,两个小黄门拉起炭车就要走!

这关系到史明武娶小娘子,过幸福生活,怎么可能让宦官拉走,但他势单力孤,岂是那些虎狼之非的对手,被带鞘横刀劈头盖脸打了一顿,只能无奈地看着对方扬长而去。

当天晚上,神情低落,回到家的史明武连气带恼,再加上受了风凉,倒在床上一病不起,没多久就咽下了气。

待他回来神来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变成了阿飘,飘飘荡荡地过了奈何桥,来到了阎罗殿上,由于人太多,孟婆的工作量已经饱和,她没有注意到史明武没有喝汤,就已经过了桥。

此时的阎罗殿上,黑压压挤满了等着受审的阿飘,为什么呢?

因为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长安及附近几个县的街头多了许多的路倒。

阎王也忙坏了,一下子审了一百零八个,看到还是一片黑压压的队伍,也不耐烦了,开始摸鱼,随手一指,就将史明武划入了枉死城的“不得翻身村”。

这个村子里都是妄死的鬼魂,他们被牛头马面带到了这里,又是下油锅又是进火海,刚上罢刀山又被扔进了大锅里炖,受尽了百般痛苦。

这让史明武心里悲凉:我在阳间含冤而死,本以为来到阳间,阎罗王可以替我洗清冤情,哪料到这阎罗王也一样不靠谱,我该怎么办?

想到自己的命运,他忍不住“哇哇”大哭起来。

哭声惊动了身边的一位老鬼,他很好奇这个少年年纪轻轻就丧了命,问道:“小子,何事如此悲伤,不如给老夫讲讲?”

史明武流着泪,将自己的遭遇讲了一遍,老鬼听了也潸然泪下:“我们真是同病相怜啊!”

原来这个老鬼叫孙友仁,本是山东济州刺史,他有一个学生叫吴致良,也在济州府任职,职位仅仅比自己低一个品级,对刺史之位垂涎已久,就千方百计,搬弄是非,想要将师父赶下马,取而代之。

孙友仁虽然发现了弟子的阴谋,但他相信人性本善,只是厉声训斥了一通,看到弟子诚心悔过,就放了他一马。

哪料到这个孽徒转头就炮制了一份资料,告他有谋反之心。

谋反可是大罪,立即被朝廷得知,这一天,孙友仁刚刚坐上济州刺史府的公堂,就有几个缇骑破门而入,将他给锁拿起来。

由于吴致良准备的证据充足,再加上赂贿了钦差,孙友仁百冤莫辩,很快被定罪,判了斩刑,可怜他一家也被牵连,男丁被流放,女眷被发放教坊司。

说到这里,孙友仁哭出了两眼血泪:“都是我识人不明,方有此劫,天道昭昭,又有谁可以给我伸冤?”

史明武本来是诉苦,谋求安慰,哪料到这一位比自己还冤,顿时缓解了不少。

不过他也不是一个坐以待毙之人,如今流落在这里,永世不得翻身,靠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只能靠自己了。

他问已经慢慢停止哭泣的孙友仁:“大人(大人是对长辈的敬称,非明宋元明清时对官员的称呼),您见多识广,不知道有没有办法替我们伸冤?”

孙友仁寻思了一下,答道:“倒也有一个办法,可以一试,这里三个月一考,只要考中头名,就可以直接面见阎王,到时候可以鸣冤。”

史明武一听,当时就傻了,他虽是良家子,但从没读过书,字都不识几个?如何参加考试?

孙友仁听了,拍了拍胸脯:“好歹我是进士科出身,在做官之前,也曾经桃李遍天下,我看你天资聪慧,从头开始不是难事。我今天晚上就托梦,让我的学生给我烧几卷书,咱们好好温习一下。”

第二天,史明武眼巴巴地等着孙友仁送书来,哪知道孙友仁一脸垂头丧气。

一看到史明武,他拍着膝盖哭了起来:“悲夫?老夫但有翻身之日,一定找那吴致良报仇,我三百弟子,俱受牵连,罢官的罢官,流放的流放,目前无一人在长安城内。”

史明武听了,他安慰道:“孙大人,实在不行,我让我爹给我们烧几本。”

当天晚上,他在孙友仁的帮助之下,施展了托梦之术。

再说史老汉,因为儿子横死,打击甚重,每天都无精打采,这天晚上,他刚刚进入梦乡,就看到儿子史明武一身是血地来到他的面前:“耶耶(唐朝对父亲的称呼)!儿子冤死,实在不甘心,为了伸冤,我只有读书,请耶耶给我买几本书在我坟前烧了吧,这是我请先生写的书单。耶耶一定要切记,不然我永世不得翻身,不得轮回!”

说罢就消失不见。

史老汉吓了一跳,当时就醒了过来,他本以为是梦,哪知道发现枕边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东西。

这才相信这是真的,第二天一大早,他带着三百钱来到了东市的西肆,按照书单,将书采购齐了来到儿子的坟前烧掉。

拿到书之后,史明武与孙友仁有了目标,心里安静许多,再受苦刑也能坚持 了。

 在孙友仁的帮助之下,史明武从识字启蒙开始,由于他没有喝过孟婆汤,竟有了过目不忘之能,很快将四书五经都学得通彻,望着这个在阴蓸地府里收的弟子,孙友仁老怀欣慰:“不错,想不到我孙友仁在阴间又收了一个好苗子,可惜啊,如果在阳间,凭你的学历,历练一番,考个明经科不成问题。”

三个月之后二人自信满满地来到了贡院,哪料到进门的时候,孙友仁被拦了下来,拦他的鬼差说,他的胡子太长,并且姓孙,没有考虑资格。

这让孙友仁崩溃了,他大声质问为什么?

“为什么?谁让你们孙家的猴子孙悟空,在五百年前大闹地府,毁掉了生死簿,整个地府的鬼差加了三百年的班,才将新的生死簿整理完毕呢?”

“孙悟空是猴子,他一个猴属,和我人类有何关系?”

鬼差不听他解释,直接一顿棍棒将他赶出了门,史明武看到师父狼狈的样子,安慰道:“师父,如果有机会,我一定帮您伸冤!”

他含泪进了考场,一打听,原来本次的主考官姓吴,竟是吴致良的亲爹,吴致良构陷自己的恩师,虽然朝廷没有定罪,但在士林中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他的父亲忧惧相加,没多久就去世了。由于他生平好道,烧了不少的银钱。结果到阴间之后,凭着这些银钱,竟买了一个小官,正好阴差阳错,成为本次的主考。

由于他害怕儿子的师父孙友仁告状,就下了一个通谍,只要是姓孙,长着胡子的阿飘,都不得参加考试。

史明武参加了考试,此时的考试办法和阳间相似,都是以诗赋为主。

孙友仁是一个名师,在他的辅导下,史明武进展颇速。此时看到考卷,他笔走龙蛇,很快将考题都给完成了。

考试结束之后,又等了三天,才到发榜的时候。

当看到榜首头名是史明武,二人高兴得抱头痛哭。

很快,按照规矩,在鬼差的带领下,史明武来到了阎罗殿上,大殿之上,遥遥地坐着一个身着王服,表面獠牙的官员,史明武只是一农家小子,哪见过这场面,吓得心里发虚,脸上流汗。

阎王的声音很是阴森,像是有一股风从骨缝里钻进去,让人遍体生寒:

“你就叫史明武?”

史明武跪在地上,瞌了一个响头说:“是,小鬼就叫史明武。

阎王说:“你很聪明嘛,有什么事你就说吧!”

史明武说:“小的有冤。”

“有冤?”阎王不高兴了,心想,我的地盘上还有冤案,真是笑话。他一气这下就放了一个响屁,在宽大寂静的阎罗殿上显得格外清亮。

阎王觉得丢了面子,装作不知道怎么回事,问:“什么?”

史明武鬼小心眼却不小,他灵机一动说:“小的刚才依稀听到丝竹之声,可与古曲《高山流水》媲美, 又仿佛闻到麝兰之香,犹如百花盛开,这真的是小的千劫难遇的享受啊!”

阎王一听当时大悦,心里直夸:这小家伙真聪明, 可见考试还是能选拔鬼才啊。他说:“明武,平身,来,让本王好好看看你的模样!”

史明武站了起来,阎王下座来到他的面前,拍着他的肩:“不错,真不愧我选出的大才,有何事,说来看看!”

史明武见阎王心情好,就把自己在阳间如何含冤致死, 死后又不得翻身以及孙有仁的冤情一一说出。

阎王听了大怒:“大胆,想不到本王管辖之地,还有如此阴损之事,牛头马面何在,把那位吴考官给我绑了来!”

吴致良的父亲就被绑着押了过来,阎王一摆手便把他打人十八层地狱。阎王对史明武说:“明武,我已经替你与那孙友仁伸了冤,你人虽小却聪明伶 俐,本王就封你为拘恶城城主,你带着那孙友仁一起上任去吧。”

史明武谢了阎王,到拘恶城上任了。他公车伊始,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命无常鬼把打死他的宦官和吴致良都拘了来,让他们上刀山下油锅,饱受折磨。

他做了一段时间,不喜欢阴间的环境,就恳请阎王还他们阳寿。

阎王知道他俩寿限都还没到,所以答应了他们。

二十多年后,济州界内的法龙寺内有两个形影不离的和尚,那就是在阳间重聚的史明武和孙有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