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冥界、阴间、地府、地狱有什么区别?

 泰阳汉子 2022-10-15 发布于北京

冥界、阴间、地府、地狱这几个词,在文学作品如《西游记》里当然是混用,但是细说起来,有很大的不同。

总的来说,“冥界”这个词最广。世界各民族都有冥界故事。大洋洲波利尼西亚的冥界叫“波”,而“波”又是宇宙初创时黑暗的称呼。所以创世大神坦加罗阿在“波”中出现后,才把光明和黑暗分开。后来,“波”被冥界主宰米卢管理。人类灵魂到了冥界,就不再复生,而英雄人物死后会到一个叫“普洛图”的地方去。

这种神话有意思之处在于:“冥界”非但可以作为死后世界的称呼,甚至可以作为“万物未生”时的世界的称呼。也就是说,万物本来就是从死亡或黑暗中诞生,死后,也是回到那个幽冥的地方去。“冥”或“波”,既是起点,又是归宿,甚至可以说是万物的本源。

文章图片1

这种思维方式,《浮士德》也借魔鬼靡菲斯托之口说过:“黑暗的部分产生了光,而骄傲的光却要同母亲黑夜争夺古老的品级。” 正因为有死亡的黑暗,生命的光明才有意义。正如《三体》中弥漫在生命周围的,是黑暗的宇宙。这也是中国人说的:“上古之世,太素之时,元气窈冥,未有形兆。”

有趣的是,大概是基于这种思维,在汉语里,也没有和“冥界”对应的“明界”或者“亮界”、“光界”。“冥”是孤立、本初的存在。

文章图片2

“阴间”这个词,当然是有了“阴阳”的概念才出现的。“阳间”是人居住的地方,“阴间”是亡魂居住的地方。

中国人通常认为阴间的主宰者是阎王爷。其实它来源于印度神话的“阎罗”,又作“阎魔”、“阎摩罗”等,是梵文yama-rāja的音译,它可以远溯到古老的吠陀时代,后来被佛教吸收。据称,他是太阳神威瓦斯瓦房特的儿子,是世界上的第一个人。他死后进入阴间,那里还空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于是他就成为死神和阴间的王,管辖着每个人死后的必经之路——— “父辈之路”。

这个逻辑倒是很好懂,人家进入了一块处女地,当然可以自立为王。接着进入的人,就要向他交保护费。

甚至印度还有“双王”的故事,阎魔不是一个人,有兄有妹。“兄及妹,皆作地狱王。兄治男事,妹理女事,故曰双王”(释玄应《一切经音义》)。这正好和世界起初只有兄妹二人(如伏羲、女娲)的神话相对应。兄妹死了之后正好到地下开夫妻店。不过佛教不愿提这位女阎王,大概和佛教轻视女性有关。

文章图片3

“阎魔”的故事,也并非印度所独有,在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古经《阿维斯塔》中,就有一个冥界之王,叫“伊玛”(波斯史诗《列王记》)。“伊玛”和“阎魔”发音和职司都是一回事,可见这个故事广泛地在中亚传播。

我们经常纠结于“阎王”和中国本土的“泰山府君”到底是什么关系。其实“阎魔”本来源于吠陀时代的神话,佛教(或婆罗门教)吸收了这个神,就已经不好安排了。因为远古神话都讲究天上、人间、地下三界。人死了,仍然是去地下生活。但是佛教讲究“六道轮回”,没有和人类对应的死后世界,而且,为犯罪众生专设了一个“地狱”道。

无论是饿鬼道还是地狱道,只是投生为另一种生命而已,和之前的那个“人”,理论上半点关系都没有。于是,只好让“阎魔”去做地狱一道的领袖。而“饿鬼道”又安排了诸多“鬼王”。实际上,地狱道里的众生,只是生命的一种,并不是“鬼”,也不是灵魂。

文章图片4

西藏阎罗法王

阎王在地狱里,过着苦乐交替的生活,这一点倒体现了领导和群众同甘共苦,如《长阿含经》:

  • 佛告比丘:阎浮提南,大金刚山内有阎罗王宫。王所治处,纵广六千由旬。其城七重,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乃至无数众鸟相和悲鸣亦复如是。然彼阎罗王昼夜三时,有大铜镬自然在前。若镬出宫内,王见畏怖舍出宫外。若镬出宫外,王见畏怖舍入宫内。有大狱卒,捉阎罗王卧热铁上,以铁钩擗口使开,洋铜灌之,烧其唇舌,从咽至腹通彻下过无不燋烂。受罪讫已,复与诸婇女共相娱乐。彼诸大臣同受福者亦复如是。

今天说“阎王殿”是一个恐怖的地方。但早期印度婆罗门教的“阎王殿”却是纯洁灵魂的归宿(类似波利尼西亚的 “普洛图”)。印度盛行火葬,火葬后,只有纯洁的人的灵魂才能进入阎王殿,而有罪之人和有缺陷的人的灵魂则被留在灰烬的下面。

但是,想象的资源总是有限的,一个神话体系里总要有好坏两个去处。随着“天人”越来越受重视,阎王所主管的地下就变成了专门审判和惩罚罪人的地狱,阎王也就变成了一个凶神。

这就很像我们高中的文理科分班。80年代之前,文理的区分不是很明显。去文科班的,往往都是些“纯洁的灵魂”。80年代之后盛行“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县城的高中都重文轻理。稍微聪明一点的学生,都选择学理科,文科班遂成为差生的天下。文科班的班主任也都会选一些凶神恶煞的老师担任。这种现象直到21世纪才有改观。

文章图片5

最后说一下“地府”。地府完全是中国人的创造。

中国最古老的管理地下亡魂的神,并不是阎王,而是“泰山府君”。泰山府君是泰山之神,管理亡魂。这当然和古代的山岳崇拜有关,原始民族认为人死后,魂灵归于居住地附近的大山。《辽史·礼志》:“冬至日,……天子望拜黑山,黑山在境北,俗谓国之魂魄,其神司之,犹中国之岱宗云。”黑山神,就是契丹人的“泰山府君”。

此外,福建一带,还拜“武夷君”,这应该是武夷山的山神,被福建一带的人当作了地下主管者了。

为什么这些大山里,唯独泰山府君冒尖?而不是华山府君、嵩山府君……其实理论上,不同地域的人,信奉的灵魂归属的大山自然不同。但是齐鲁文化在秦汉兴盛,泰山是齐鲁两国的分界线,所谓“阳鲁阴齐资化育”。齐鲁儒家文化影响广泛,秦汉皇帝纷纷跑到泰山来封禅,无形中提高了泰山的地位,所谓“岱宗”,群山之首。如果在全国选一位山神充当管理亡魂的总代表,那当然是非泰山莫属。

而中国传统的观念,认为地上和地下是一回事。所以在佛教传入之前,泰山府君那里并没有地狱,社会组织和阳间一模一样。最苦的事情,也不过是在那里做苦力而已,和阳间的底层老百姓做苦力没有什么区别。这其实证明了中国人很现实,这些人与其让他们无谓的受苦,不如劳动创造价值。比较起来,印度的“地狱”,实在是一个不经济的设计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