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世界当代史:雅尔塔体系

 遇事明言 2023-04-15 发布于甘肃
雅尔塔体系
(1)、雅尔塔体系的含义和内容
自近代以来,但凡大规模的国际战争结束后,战胜国都要根据自身的利益和实力对比情况召开国际会议,缔结国际条约,重新划分边界和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秩序,从而确定一种新的国际关系格局。严格来讲,20世纪先后经历了三个国际秩序。20世纪之初被一战打破的那个国际秩序,有的学者称之为“维也纳体系”。两次大战之间存在的国际秩序是以国联为支柱的凡尔赛体系。二战后至1991年苏联解体这一时期存在的国际秩序就是雅尔塔体系。
雅尔塔体系指的是:二战期间和战后,美苏英三大国召开以雅尔塔会议为主的一系列会议,所达成的一系列协定的总和,该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维持欧洲大国均势为中心的传统国际关系格局已经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该体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盟国对战争进程的安排;第二,盟国对一些国家边界的划定和势力范围的划分;第三,盟国对战败国的处置;第四,建立联合国,作为协调国际争端、维护战后世界和平与安全的机构。(简答)另一些学者认为,广义上的雅尔塔体系包括盟国对战时和战后两种安排,狭义上的雅尔塔体系专指盟国对战后世界的安排。

(2)、雅尔塔体系的评价
比较雅尔塔体系与凡尔赛体系,指出雅尔塔体系的历史进步性和消极性。
A、 不同的创建过程
从1919年1月巴黎和会的召开到1920年8月色佛尔条约的签订,短短一年半的时间就
创建了凡尔赛体系,而且该体系的主体部分——《凡尔赛和约》与《国联盟约》连同《圣日耳曼条约》、《纳伊条约》,都是在巴黎和会这一次会议上缔结完成的。很显然,凡尔赛体系的确立是非常仓促的,没有经过认真的酝酿和讨论,在它创建的过程中充斥着交易和威胁,所以,这种国际秩序非常不稳定,仅仅20年后,凡尔赛体系的创建者们就被迫吃下了自己种的恶果。雅尔塔体系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过程。早在1941年8月,罗斯福和丘吉尔拟定的《大西洋宪章》就宣称要建立新的国际体系,拉开了创建国际新秩序的序幕。此后,以美苏英中为主的反法西斯国不仅进行了广泛的舆论宣传,还采取了卓有成效的行动。经过三年的酝酿和磋商,敦巴顿橡树园会议拟定出了《联合国宪章》的基本轮廓。经过大小国家一年的讨论后于1945年6月获得通过。这期间,雅尔塔体系的创建者也曾经探讨过对德国及其仆从国进行制裁的一些原则性问题,但他们没有急于制定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文,直到1947年2月才签署了对意、罗、保、匈、芬的《五国和约》,而对主要战败国德国,甚至始终没有一个类似于《凡尔赛和约》那样的解决方案。对另一个主要战败国日本,直到1951年才在旧金山召开媾和会议,达成了战后对战败国的最后一个和约。至此,雅尔塔体系宣告形成。从《大西洋宪章》到《旧金山和约》,历时整整十年。很明显,雅尔塔体系的创建者们吸取了历史教训,在确定了未来和平总框架与原则之后,再清算过去,惩罚战争发动者,所以,该体系最大限度地反映了全世界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必然会产生良好而稳定的和平基础。战后半个世纪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与雅尔塔体系在维护和平与安全这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有很大关系,甚至雅尔塔体系的崩溃也是通过渐进的、和平的方式实现的。
B、两种体系下的不同格局
凡尔赛体系的保证国是英法两个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但一战结束后,英法正处于衰
落的趋势,已经失去了对国际事务的仲裁能力。而作为凡尔赛体系支柱的国联,由于国内孤立主义情结作祟,美国最终没有加入,英法本就对国联没多大兴趣,美国的突然退出,使他们更没有勇气和信心去接过美国人扔下的重担。更严重的是,既然美国和国联是两码事,德国人更不愿意受制于衰弱的英法。当德国人巧妙地通过道威斯计划和洛迦诺公约重新成为强国时,英法更加无所适从,只能被迫选择绥靖的办法来维持和平。正是因为英法的无能和凡尔赛体系的无力,国联也逐渐失去吸引力和凝聚力,最后犹如一盘散沙,不了了之。
雅尔塔体系的主宰国美苏是当时国际社会中无可争议的强国,具备了执行联合国决议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作为雅尔塔体系的支柱的联合国越来越得到世界人民的信任,无论大国还是小国,都已经离不开联合国了。在当时的联合国中,尽管美苏是主宰,但中国、英国、法国与美苏共享否决权,他们的大国地位也逐渐显示出来,对联合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联合国也没有忽视小国的地位,1945年联合国创建之初,有51个成员国,到雅尔塔体系崩溃的90年代初,联合国的成员国已经增加到179个。联合国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是国联无法比拟的,不再是国联那种软弱松散的国际组织,也不再是欧洲体系的支柱,而是一个强有力的全球体系的支柱。
C、对战败国不同的处置方法
凡尔赛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过于苛刻残酷,所以导致了失败的结局。一战导致了凡尔赛体系的诞生,而凡尔赛体系又导致了更大规模更残酷的二战并埋葬了自己,这是凡尔赛体系的悲剧所在。
雅尔塔体系对战败国的处置是小心翼翼和相对宽容的,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雅尔塔体系对德政策的目的是“破坏德国的军国主义和纳粹主义”,“使之永远不再能够威胁世界和平”,但又避免把过多的重担强加在德国人身上。在雅尔塔会议上,美英苏虽然讨论了战后分解德国的问题,但并没有达成最终的一致,之后也没有再提到肢解德国,只是对德国实施了分区占领的管理体制。德国最终分裂成两个国家并非雅尔塔体系造成的,而是很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日本在投降后由美国单独占领,1951年旧金山体制确立后改为半占领。与此同时,雅尔塔体系的创建者们非常重视对战败国的民主化改造和建设,德国没有因为雅尔塔体系的制裁而滋生新的复仇主义,相反,德国政府和人民对二战的反思都是积极的、发自内心的,他们能正视过去,承认错误,并自觉地以一切可能的方式对曾遭受过纳粹摧残的国家和民众做出补偿,使世界人民颇感欣慰,这是雅尔塔体系对德国改造的成功之处。不过,战后日本的军国主义一直没有根除,时常出现一些复活军国主义的闹剧,则是因为雅尔塔体系对日本的处罚过轻。对战败国的处置的确是国际关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处罚太重容易导致复仇主义,处罚太轻又容易使战争发动者认识不到应承担的战争罪责。
20世纪前半期的凡尔赛体系,从建立到内部机制的运作,都存在严重缺陷,所以,它不仅没能消除战争隐患,反而引发了新的世界大战。20世纪后半期的雅尔塔体系,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在和平与发展的问题上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实现了创建者们最初的设想。
消极影响:该体系是建立在美苏战时实力均势的基础上的,大体上划分了美苏两强在战后的势力范围,在一定程度上是美英苏三大国经过长时期讨价还价、相互妥协的产物,所以该体系被深深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这是两种体系共有的负面性、消极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