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儒家和佛家的角度读《西游记》说到何为“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如何读书?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读原著 2023-04-15 发布于四川
  弟子读《西游记》 ,就跟读其他的大部著作一样,总喜欢只背每个章回的标题,为什么他喜欢这么做?原因是他总有一个好名的病,本没有沉下心来看原著,却想在人面前表现出他很博学,寄希望于人家夸他,羡慕他读完了诸多名著。
   先生跟他道:“别说你背来了章回标题,就算你能背下全文又如何?”另一个弟子这时候插嘴道:“要理解文义,搞懂人物关系,分析出故事结构才最重要。”先生冷然道:“你这同样没说到读书的根本上,若只顾背得文字,光想着理解得文义,故事结构等表面东西,已经是落于第二义了,要在读书中习此心,忘我于其中,明得自家本体,才是最核心的。王阳明先生谈读书时即道——
   '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无论是只要记得,还是只要晓得文义,那都是意必固我,求速成,好虚名的心在作怪, 只有完完全全放下这些所有读书做事过程中本心以外的毁誉得丧,凝志于一,才能真正与书合二为一,与书中人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进而人我不分,物我两忘,——以其无我,固能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明得自家的明德,心之虚灵明觉处的良知本体,才能心通于道,得良知莹彻之妙用,无知而无不知,无感而无不感,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非道。
   好比《西游记》,读到最后,你明得自家本体,就会去想,孙悟空打的那些妖怪多是佛的各种法器配饰变的,佛让他取真经,又给他制造麻烦,何以故?本质上不过是讲一个人修身进德的事,如何降服住自己心猿意马的过程。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可为尧舜,只是在找回自己本性真性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私欲妄想杂念伪意在跟自己的明德天理良知作斗争,必须于事上磨,直到后者化了前者,才算是归于了自性,本心,还原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又如王阳明先生所言:
 '心一也。未杂于人伪谓之道心。杂以人伪谓之人心。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初非有二心也。’
   道心即佛性,即尧舜之性,即圣人之道,即明德,即天理,即良知,即人人本自具足的。西天取的真经真的只是指那几本经书吗?当然不是,而是于事上磨这个过程中,守住致良知主宰不息的大头脑,心性久而自明,本体不再放失,邪念妄念私念去尽了,妖魔鬼怪自灭,自然成佛,成圣,成己,止于至善。'无欲则刚’,'德全不危’,'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万物皆备于我,反身而诚,乐莫大焉’......讲的都是这个光景。王阳明先生更是直言道——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夫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遗物理而求吾心,吾心又何物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