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朝士兵胸前有“兵、丁、卒、勇”四字?仅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 在

 坏小子逗你玩呢 2023-04-15 发布于上海
清朝士兵胸前有“兵、丁、卒、勇”四字?仅一字之差,却天壤之别
 
在各种类型的古装电视剧中,清朝时期的影视作品众多,其中不乏能够看到清军的身影,而这些清军胸前的服饰上都有十分醒目的“兵”字。
 
但事实上,清军的服饰上不仅仅只有“兵”字这一种,还有着“丁”“勇”“卒”这三种士兵。那么这些士兵胸前的不同的字,他又有怎样的区别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清朝时期的军队中,分为两种士兵种类。一种是八旗兵,另一种则是绿营兵,这两类兵种也是有分别的。八旗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登基后在关外创立的,主要以满清人为主。
 
而绿营兵则是在八旗兵建立之后才出现的。主要是因为清朝南北朝对立面,在多次的作战中,汉军逐渐无法抵抗满洲军,之后便开始出现了大片汉军投降的情况。
 
为了更好的统治军队秩序,于是便重拾明朝时期的旧制度,把这些归降的汉军重新组建成一支新的军队,并用绿旗作为汉军军营中的标志,因此被称为绿营军。
 
 
绿营军与八旗军的地位有着天差地别,八旗军的地位要比绿营军高很多。由于清朝的清太祖是满族人,因此在八旗军的队伍中都是满洲人,也就是说大多数都是清太祖的亲信。作为八旗军,其职责也是格外重要。不仅要守护好整个紫荆城,更是肩负着皇室的安危。
 
绿营军虽然也是清朝的正规军队,但与八旗军比起来显得微不足道。他最主要的职责是在地方上的武装力量,并不被皇室重用,主要还是对汉人没有充足的信任,这其中的原因也就不言而喻了。
 
自清太祖建立清朝后,就逐步扩大势力,因此军队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加,为了完善军事方面的制度,不仅将满洲人和汉人区分开,分为八旗军和绿营军。而且还在军队服饰有所区分,清朝服饰改革的制度也的确是存在的。
 
清朝初期,士兵以及将领都一致以“盔甲”为主的穿着装备,只是会根据官职的高低不同,而采用不同的盔甲材质。等级越高的将领,盔甲装备就会越好。反之,等级越低的小兵,盔甲材质就会越差。
 
但到了清朝中期之后,由于外国人的不断入侵,导致清朝只能被迫处于闭关锁国的状态,而在这种不利于发展的情况下,导致军队的力量也被大大的削弱。
 
再加上,此时已经有了火枪等各种武器装备,因此冷兵器时代已然过去。清朝也腿掉了沉重的盔甲改为了绵甲,但绵甲的硬度不够,因此在绵甲外又加上了一层类似于马甲的盔甲并加上了“兵”“勇”“卒”“丁”的字样。
 
虽然加上了这四种字样,但依旧区分着八旗与绿营。“勇”和“兵”两种字号是八旗的专属字号。而其他两个“卒”和“勇”是后勤士兵以及看管库房的士兵所使用的。
 
在这四种字号中,其中地位最高的当属八旗专属的“兵”。“兵”虽然作为八旗的专属,但其中依旧夹杂着一些受到极大信任的绿营兵。
 
这些人之所以能够划分到“兵”中,除了朝廷对其的信任程度,更多的是这些人都受到过及其严酷的训练,不仅仅需要学会攻城防御,而且还会学习各种战术,因此“兵”也是清朝最高组织的军队。
 
其次就是“勇”,虽然只一字之别,但就和“兵”有着天壤之别。在“勇”这一字别中多以汉人为主,这些汉人都是在战争中的穷苦百姓。
 
在当时那个以满洲为主的天下,汉人的生存格外困难。“勇”主要是在战争发生时,冲上去第一波打头阵的,也是这四种字样中最艰辛的一类。
 
最后就是“丁”和“卒”了,作为最清闲的两种,可以说是个及其适合摸鱼的好工作。“丁”主要就是在军队中担任着后勤保障的职责。既不需要上战场冲锋陷阵,也不需要卖命苦干为民服务。他们要做的就是保证粮草的储备充足仅此而已。
 
“卒”通俗来讲就是在牢狱中看管犯人的狱警,主要职责就是看管犯人以及接待探望犯人的家属。
 
但在大多数的影视情节中,这些卒狱在牢中基本上就是游手好闲,有时还会从犯人或是犯人家属中捞到不少油水。而事实上,这些影视情节几乎就是当是的状况。
 
总的来说,一个朝代无论用怎样的军事制度来管理军队,最重要的还是要以提升战力为主。若是养兵千日,却只知游手好闲,那么落得清朝这般下场也是迟早的事。#历史开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