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肠炎、肝炎、胰腺炎、甲状腺炎……这些慢性炎症是否找上了您或您的家人?常有人觉得慢性炎症“无关痛痒”而忽视其存在,殊不知它们可能是癌症的前兆。哪些炎症会增加癌症风险?其致癌机制如何?该怎样预防慢性炎症?炎症相关标志物能有助于癌症的早期筛查吗?接下来,将一一为您解答这些问题! 哪些炎症增加癌症风险? 炎症,是机体对组织细胞损伤的反应。1863年,德国病理学家鲁道夫·菲尔绍(Rudolf L.K. Virchow)观察到肿瘤组织中有一些白细胞存在,并首次提出炎症可能与癌症有着某种联系。如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慢性低度炎症状态是诱发肿瘤的机制之一。约五分之一的癌症患者存在长期慢性炎症刺激的情况,而不具有慢性炎症背景的患者,其癌症组织内也可能有炎细胞的浸润。诸多致癌因素(如烟草、酒精、辐射、慢性感染、肥胖、高热量饮食等),往往会通过诱发炎症,而产生致癌效应。 从国内外流行病学的数据来看,一些慢性炎症会显著增加癌症风险。首先是肝癌,我国80-85%的肝癌是由乙型肝炎发展而成,约7-8%则源自丙型肝炎,丙型肝炎会使肝癌风险增加30倍,而乙型肝炎甚至能使肝癌风险增加88倍! 溃疡性结肠炎将使结肠癌的风险增加6-19倍,慢性胰腺炎可使胰腺癌的风险增加2-50倍。甲状腺炎、慢性前列腺炎、盆腔炎则将分别使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和卵巢癌的风险增加2-3倍。慢性萎缩性胃炎中仅有约1%可能发展为胃癌,但其中,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并且伴有中重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发生胃癌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慢性炎症的致癌机制 炎症环境中,肿瘤的出现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一,炎症环境能增加基因突变的几率,并加快突变细胞的增殖,这些突变的累积和细胞增殖的失控,即可能导致肿瘤的产生。其二,慢性炎症的持续刺激可使机体产生免疫耐受,免疫系统因而不能及时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使它们得以继续“黑化”成癌细胞。其三,炎症能够产生一些细胞因子,它们能活化下游的转录因子,这些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控制了肿瘤信号通路,能诱导细胞增殖,或促进肿瘤血管的形成,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因此,如果存在慢性炎症,切莫掉以轻心,应定期前往医院,做好相关检查,积极配合治疗。此外,我们该如何预防慢性炎症?“抗炎饮食”是怎样的?与炎症相关的标志物能有助于癌症的早期筛查吗?之后的节目中,将为您揭晓答案! 参考资料 请输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