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满清能给投降的明军发得起工资,而明朝廷死活发不出来?

 思明居士 2023-04-15 发布于河北

一些精明的人早已认识到,这是一种体制上的缺陷。这一问题与中国的封建王朝,三百年一次的朝代更迭有关。他们的收入分配体系,已经走到末尾,触及到了最基本的农民生存条件,吃不饱饭,无法存活了。

大明自朱元璋一统天下以来,朱家一直是法律的制订者,也是法律的捍卫者,大明王朝建立之时,朱元璋觉得,国家财富分配不公,所以不能一视同仁,而是要因材施教。

文章图片1

江南经济较好的地方,税赋占全国总税金的20%以上,而在西北较差的地方,税赋占全国总税金的5%以下。从理论上讲,朱元璋所制定的税收体制更适合于这个时代,但由于明代并无一个统一的财政体制,更无一个统一的财政体制和一个统一的财政体制,导致了明代财政体制的崩溃。

后世的君王,都是以先祖朱元璋留下的土地为基础,缴纳一定的赋税。

一旦固定下来,那就完了,时间和空间都在不断的改变,如果还墨守成规,那就麻烦了。

例如朱元璋颁布的“以农养兵”的政策,就是将粮草交给农夫,由农夫来支付军需粮草,如果想要核实粮草的价值,只需要找农夫与军户进行口头对质,朱元璋常常为自己的办法而洋洋得意,认为自己的兵马是不费一文的。

文章图片2

(明朝军队的照片)

朱棣篡国之后,将国都从南京搬到了北京,原本苏州的农夫需要将粮食运送到南京交税,现在却需要将粮食运送到北京,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他们怎么可能承担得起如此艰巨的使命呢?

一、有特权的人免交税收

明代有一条规矩,考中了秀才,可以免除四品赋税,考中了秀才,可以免除两千亩赋税,如果家中有四品官员,可以免除两千亩赋税。

其次就是贵族,他们拥有土地和店铺,也可以免除税收,这些人包括朱元璋的子孙,以及开国皇帝的后人,以及一些亲朋好友,经过大明两百多年的发展,这些人都可以免除税收。

也正是因为这种变态的免税法,才导致了明朝灭亡。

由于举人之上可以免除赋税,所以许多农户都会想方设法的将自己的土地卖给那些士子和高官,以此来逃避赋税。

文章图片3

(明代秀才唐寅的照片)

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想要逃税,就必须要给他们一些钱,这样一来,政府的税款就会减少,而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也会变得更有钱。

根据《明史纪事本末》中的记载,国丈周奎在崇祯朝时,曾有过一段时间“独居”的经历。在大明王朝覆灭之前,崇祯皇帝曾数次下令,要求文武百官捐献粮草,可周奎却死皮赖脸的说没有银子,于是,他的王妃就把自己珍藏的珠宝,送到了他的手中,那是五千两银子的善款。

可没想到,这位岳父大人,却将两千金币据为己有,只留下了三千金币。大臣们也纷纷效仿,每个人都捐了好几千两银子,崇祯皇帝厚着脸皮,才募捐了一万两银子。

李自成攻入北京时,刘宗敏将周奎拷起来审问军费,竟然弄到了五十二万两银子,十几万金子,至于其他田地,珠宝更是不可估量。

光是周奎这个外人,就有这么大的身家,可以想象,大明这些权势熏天的权贵,到底有多有钱。

二,商人们也在千方百计地逃避税收。

江南富裕地区的东林学院里,出现了一批“东林派”,他们联合起来,不求天下,只求一己之私。

泰昌帝继位不到一个月,就因为红丸被杀而亡,这件案子就是他们一手策划的。

文章图片4

后来登基的天启帝,也是迫于无奈,才把魏忠贤这个老奸巨猾的家伙拉出来,让他来啃东林。

然而崇祯登基之后,迅速铲除了魏忠贤这个贪得无厌的叛徒,也没有再培养魏忠贤这样的人来维护朝廷的均势,这才让东林党再次占据了上风。

这一点就非常严峻了,因为东林是江南人,所以被江南商人养肥了,所以他们向朝廷缴纳的赋税,才会一次又一次地减少。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能和百姓争,而应该把财富隐藏在百姓中间”。例如,一五九九年(万历廿七年),东林党大学者叶敬奏请朝廷罢免矿监和赋税使一职。

三、大部分的税收都来自于穷困的农夫

明朝末年,全国的钱财,都被一些有身份的人,以及一些有钱有势的商人所占有,穷人愈穷,富人愈富。

而最穷的,无疑就是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农夫。

但即便如此,大明王朝依旧对农夫征收赋税,增加赋税,比如收税,比如剿匪,比如练兵等等,但这些赋税,却被莫名其妙的提前了四十年,再加上当地的官员,也要缴纳赋税,所以,农夫们苦于压迫已久,穷则思变,慢慢就会有了反心。

文章图片5

那些有土地的农场主,因为税率太高,根本活不下去,只能依附于那些有特权的人,来逃避赋税,而那些没有依附于他们的农场主,则会将国家的税收重担,分配给他们。

这使得土地的占有更加严重,社会的资源也更加的向富有的人倾斜。

大明收税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农税上,于是,民怨沸腾,陕西,河南,都发生了旱灾,朝廷提高了三倍的赋税,许多无法维持生计的农夫,被迫加入了张献忠、李自成的麾下,充当了他们源源不断的军队来源。

在这段时间里,由于遇到了“小冰河”,再加上种种自然灾害,导致了北方各地的暴动,更是雪上加霜。

崇祯年间,每年的财政收入只有一千八百万两银子,而军事支出却高达三千万两银子,这还不算其他方面的支出。

袁崇焕在崇祯二年(一六二九年)东山再起的时候,关宁军已经发生了粮草短缺的叛乱,连最危险的战场都出现粮草短缺的情况,可见大明的财政状况是何等的糟糕。

大明的赋税,既不能从那些有特权的人来征收,也不能从江南的商人缴纳,再加上海禁政策,朝廷的亏空,最后都要转移到那些穷困潦倒的百姓身上。

所以,每征收一文钱,就能让十个农夫造反,而另一边,朝廷却要花十倍的价钱去平乱,这就导致了明朝的财政进入了一个死循环,导致越来越多的农民被逼造反。

文章图片6

(李自成造反)

崇祯王朝不能突破现存的顽固不化的制度:由于泰昌帝因“红丸”而病逝,天启帝以“莫名其妙”落水而病逝,他不能从那些有钱的商人身上收税,因为东林党官员不会听他的话;也满足不了那些兵镇对士兵鲜血对于军费空饷的贪欲。

最后,弱小的农户,将这块朱家的江山从体制上赶了下来。

四、清朝的经济制度

而清朝就不一样了,清朝的皇帝努尔哈赤,曾经跟着李成梁学习过军事知识,后来师父死了,他就开始掠夺汉族的财产。

清朝没有一个完善的商业系统,只能靠掠夺来维持。

文章图片7

(土匪的本质)

努尔哈赤在世的时候,第一件事就是洗劫汉人,洗劫了辽东所有的城池,后来皇太极登基之后,又六次进入关内,洗劫了所有的财物和女人,然后又逃到了辽东。

他们不仅掠夺了汉族、蒙古、朝鲜三国的幸存者,掠夺了大量的黄金、黄金、牲畜、女人、女人。

自从他们进入关内,就开始打劫各地的富商、权贵、皇亲国戚,他们身上没有银子,那才是奇怪了。

他们没有自己的产业,只是把俘虏的汉人都卖给了他们,让他们耕种,可是粮食还是不够用,所以他们只能从山西的八个奸商那里买东西。

清朝能拿出那么多银子来供养那些降兵,靠的就是打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