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师魏传薪——王树秋书法艺术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艺趣看点 2023-04-15 发布于天津

由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天津美术馆共同主办的“师魏传薪——王树秋书法艺术展”,于4月15日上午10时,在天津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共展出书法家王树秋先生近年创作的204件精品力作,是其在碑学书法研习创作上,既有对古代经典碑帖的临摹佳作,也有反映自己艺术探索的精品力作,充分展现了他书法艺术创作成果的新高度。

王树秋,字子丰。天津市人,1960年生,毕业于天津师范大学美术学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理事、楷书委员会副主任。2008年被中国文联,中国书协授予“全国书法十杰”荣誉称号。

王树秋幼年之时即爱书法,以魏碑开笔学书,拜师于著名书法家孙伯翔先生,为入室弟子,出入先生门下,受其亲传。以行楷见长,作品注重开掘意境,抒发感情,讲究用笔及韵味的变化。作品既能表现以画入书,以书入画之气,又能抒发淋漓痛快、奔放激越之情,书能展而不散,紧而不拘,刚柔相济,飘逸俏丽,逐渐形成自家风格。作品入选全国首届行草书大展、第三届全国获奖书家提名展、全国第七届书法篆刻展、全国百家书法精品展、全国千人千作书法大展、当代书坛名家系统工程“五百人书法精品展”等重要展览。

原天津市副市长、天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王述祖宣布展览开幕

王树秋与文化学者姜维群、齐珏合作,2017年5月,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对话魏碑:王树秋霍扬碑访谈》,历经5年完善、补充、调整,于2022年7月重印,目前已成为书法界填补魏碑书法领域空白的重要理论专著。

2023年,天津科技出版社专设“对话魏碑——王树秋书艺文创产业工作组”,以《对话魏碑:王树秋霍扬碑访谈》一书及王树秋先生的书法艺术进行推广,设计研发精美文创“盲盒”,举办“唱出霍扬第一声”书艺品鉴阅读分享活动,参加北京第35届图书订货会,既取得了广泛的社会效益,也为出版社增添了经济效益。

中国书协副主席、天津市书协主席张建会在开幕仪式上致辞

中国书协副主席、天津市书协主席张建会在开幕仪式上说,碑学是清代中叶以来以取法北魏碑刻进而扩大到汉魏碑版,追求雄强朴茂的金石之气,与传统帖学同为重要的书法流派。碑学兴起以来,经过不断发展,产生了张裕钊、赵之谦、康有为、于右任等魏碑书法大家。在当代书坛,孙伯翔先生以其对魏碑的创造性成就而成为开宗立派的大家,别开当代北碑新境,沾溉后学,追随者众,已成为当代碑学重镇。在孙伯翔先生的学生中,树秋先生是碑学书法传承与发展的优秀书家。此次展览题为“师魏传薪”,意义也正在于此。

据天津市文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施琪介绍,魏碑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天津出现了孙伯翔先生这样的魏碑巨匠,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王树秋长期追随孙伯翔先生研习魏碑,以《始平公》《张猛龙》等经典魏碑筑基,以《嵩高灵庙》《石门铭》《爨龙颜》辅助丰富魏碑笔法,进而精临《霍扬碑》,坚持不懈30多年,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王树秋先生的碑学书法艺术,重气象,多变化。从气象上说,王树秋先生的书法极具魏碑的金石气、用笔曲涩、绞转、方圆交臻、刀笔相融;同时结体上拙厚而皆有异态,字有定法而出之自在,所以千变万化,质朴奇崛。终积数十年之功,以其侧锋起笔、绞锋行笔的妙处,斧劈刀削、斩钉截铁的劲道,塑造出刚柔并济、气象开阔的艺术风格。

王树秋先生的人品修为,尊师重道,磊落率真。他尊重恩师,不断从恩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执着的艺术追求之中感悟自己的书写风格。他认为,学生跟随老师学习,不仅是学习老师写字的方法、理论的高度和对艺术的理解,更要学习老师严谨治学的精神和高尚通达的品质。我们感觉到,恩师孙伯翔的人品、修为和书理、学养,已经融入树秋先生的内心和书法创作之中。

天津艺术史学会会长齐珏在开幕仪式上致辞

天津艺术史学会会长齐珏在开幕仪式上致辞。他表示,王树秋先生弘扬魏碑,证源笔法,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拓展了魏碑书艺道路的“宽度”。如果说祝嘉先生发现了《霍扬碑》,则王树秋就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他用三十年之功,学习参悟该碑,终于写出自家书体的“绵密伟丽”。在魏碑的龙门方笔、摩崖圆笔之外,找到了魏碑的第三种状态,至少为魏碑艺术增加了一条“辅路”。

齐珏介绍说,我至今依然清晰地记得,站在《霍扬碑》前,王树秋先生久久凝视,然后恭敬如仪,深鞠三躬。双手抚碑,流下眼泪。王树秋的泪不是伤心,是喜极而泣。三十年,人生能有几个三十年?王树秋以朝圣般的五体投地,一路拜来,不间断的三十寒暑,对着《霍扬碑》(拓本)临写参悟,恰如古人所说:“始于摹拟,终于变化”。入古是出新的先导和基础,出新是入古的目的和方向,所以,守正才能创新,书法无入古者,一切创新都是无本之木。

王树秋向天津美术馆捐赠作品

从《始平公》方笔的极则,到《郑文公》圆笔的正脉,铸就魏碑方圆笔的圭臬,《霍扬碑》以其方圆兼备,篆隶俱全,更有楷意,使魏碑家族有了灵动的飞扬,有了性情的释发,有了笔意的开张,打破魏碑非圆即方的界限。王树秋汲取其精髓,寻情索意,循古法而不囿于古,求新意又不悖离古,写出蕴藉内敛、别有洞天的“树秋霍体”,终于“树秋新纪开生面,唱出霍扬第一声”。

王树秋携全家关心和支持的社会各界人士致谢

王树秋致答谢词

王树秋在展览开幕仪式上向多年来关心支持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感谢。他在答谢词中说,本次展览题为“师魏传薪”意在向恩师孙伯翔先生致敬,天津是一座具有深厚碑学书法底蕴的城市,也是当代碑学书法的高地,以孙伯翔先生为代表的天津碑学书法艺术家群体,引领着当代书坛的雄强之气,彰显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正大气象。中国书法的精神气韵中,沉淀着中华文化的基因。书以载道,字如心画,当代书法工作者,应通过自身的艺术实践,唤起全民族的精神认同、审美认同,让优美的中国字传递中国精神,让雄强浑穆、绵密巍丽的魏碑书法成为时代风尚,更好地体现文化自信自强。

开幕仪式由天津美术馆馆长马驰主持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对话魏碑》文创团队的主创人员向王树秋献花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对话魏碑》文创团队的主创人员也来到开幕式现场,她们特意准备了精美的花束,献给王树秋老师,表达对王树秋先生的敬意,祝贺本次展览成功举办。

展览将持续展至4月30日。

王树秋与出席展览开幕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在现场

王树秋在展览现场介绍作品

王树秋在展览现场介绍作品

王树秋与来宾在展览现场

王树秋与来宾在展览现场

王树秋与张建会在展览现场

张建会等在展览现场

王树秋与张建会、齐珏、房志鹏在展览现场

张建华、王连宏、张养峰、齐珏、徐庆荣等在展览现场

左起:齐珏、范权、张玲、朱懿、王政在展览现场

庄征、车永仁、张养峰、翟智慧在展览现场

李向群、张春雨等在展览现场

张运河、王连宏在展览现场

展览活动现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