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你的印象中,一个中国的72岁老太太,应该什么样? 带小孙子、跳广场舞、还是身体欠佳疾病缠身? 这是世人对这个年龄老太太的刻板印象,也的确是大多数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然而,江苏镇江72岁的骑游爱好者明珠阿姨,却打破了这种印象。 60岁那年,明珠阿姨的儿媳妇给她报了一个单车俱乐部,她跟随队友一起环太湖骑行,从此便爱上了骑行。 从江苏镇江出发,她相继骑行到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江西、四川、新疆等多个省区,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 今年,是明珠阿姨骑行的第12年。 2021年底,她把单车换成了电动车,后来经别人建议又换成踏板摩托。 前几天,有摩友在路上遇见她。 只见阿姨把露营装备、锅碗瓢盆、两套被子绑在一辆踏板摩托上,踏板上还放着一箱备用油,就这样在路上走了一年半。 阿姨说,前10年骑单车旅行的时候,每年都会回家,但自2021年底骑电动车出来后,她就没有再回去过。 目前,她已经到了云南芒市,打算体验一把今年的泼水节。 一路上,她也遇到很多摩友,但是年龄像她这么大的,只有她自己。 很多人觉得,明珠阿姨能大胆骑行,主要还是因为身体硬朗。 但其实,阿姨在开始骑行之前,也做过两次手术,并经常发病,几乎每周都要去医院吊水,骑行以后身体反而好了很多。 女儿也担心过她风餐露宿,吃住得不到保障,但骑行的过程中,只有一次意外生病,且问题并不严重,家人也就放心了。 视频中,阿姨看上去精神矍铄、意气风发,的确一点也不像一个风烛残年的古稀老人。 遇到她的摩友,也都以为她只有五六十岁的年纪。 新疆独库公路、中国66号公路、张北草原、九寨沟……这些曾都是明珠阿姨梦想着去的地方,如今她都一一实现了。 她表示,骑行是她生命当中的一束光。 现在,她正沿着边境线走,计划走219国道,准备进藏。 02 明珠阿姨让我想起英国的一名舞者Keiko Guest,也是72岁,有着25年之久的芭蕾舞龄。 平日里,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穿着短裙、梳着双马尾,和年轻人们一起跳舞。 70岁时,Keiko开通了TikTok账号,凭借惊人的舞姿和热情,成为了一名坐拥406万粉丝的网红。 从她的日常分享可以看出,Keiko十分热爱生活,心态也相当年轻。 她爱好运动,高难度动作也是说来就来,精准到位。 除了运动和舞蹈,Keiko的穿搭也十分年轻。 短裙、短裤、露脐装、吊带裙,都是她的时尚单品。 也有网友批评她服装太过暴露,说她应该“穿得符合自己的年纪”。 后来,她发了一个视频回应。 视频开头,Keiko穿着灰色的针织毛衣和长裤,推着一个助行器,颤颤巍巍地靠近镜头,问道:“72岁就应该像这样吗?” 下一秒,Keiko把镜头一转,又恢复了以往的姿态。 她穿着一件低胸加镂空的黑色紧身上衣,配上破洞牛仔裤,脚踩高跟鞋,像女王般对着屏幕前质疑自己的人说:“我更喜欢这个,你觉得呢?” 对Keiko来说,年龄不过是一个数字,真正与衰老挂钩的,是心态。 她的这种心态,就是所谓的“无龄感”。 作家三盅这样定义“无龄感”:
欧美国家由于思想更自由、开放,所以像Keiko这样的人很多。 而大部分中国老人,就少有这种无龄感。 明珠阿姨则是个例外。 骑行环游中国是她的梦想,她就立马带着行囊,踏上了旅途,全然不顾自己年岁几许。 上一次因为无龄感上热搜的中国老人,还是1936年出生的艺术家王德顺。 他44岁学英语、49岁北漂研究哑剧、50岁开始健身、60岁学骑马、79岁还凭借着一身腱子肉上T台走秀。 后来,85岁高龄的王德顺,竟然决定学开飞机。 经过3个月的训练,他真的顺利穿上了飞行服,坐上了飞机的驾驶舱,刷新了中国飞行员最高年龄的纪录。 这个“中国最酷大爷”,凭借对生活的一腔热血和勇气,一个人就活出了别人好几辈子的人生,着实令人羡慕。 无龄感的人,从不迷信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事。 他们永远是按照自己的步伐,积极向上地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03 在中国,“什么年龄做什么事”是世人约定俗成的社会时钟。
在这样的条条框框里,大多数人都活成了社会要求的模样,稍有偏差,就免不了被指指点点。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人越变越焦虑、越活越无趣的原因之一。 不少人每到一个年纪,就会给自己贴上一个标签,来一个提醒:
于是,“人未老,形先衰”的样子就出现了。 一旦从形体上先自行放弃,“衣垮身懈”就接踵而来,精神世界随之变得保守,对周围事物也不再好奇…… 我想,没有人希望自己像这样老去吧? 2条建议,教你活出无龄感: ①保持好奇心 好奇,就是对不熟悉事物的运行机理,有着浓厚兴趣。 什么样的人这种特征最明显?孩子。 事实也证明,越是保持好奇心的人,越年轻。 因此,我们要时刻像孩子一样,勇敢尝试新鲜事物,不抗拒任何新的变化,感受新鲜事物给我们身上带来的激情和活力。 ②构建自己的时钟 社会时钟源于基于群体共识的社会文化,当社会环境改变,社会文化被重塑,个体意识进一步被激发时,社会时钟也会被重塑。 比如,下图就是美国的社会时钟。 因此,不要觉得社会时钟牢不可变。 香港中文大学麦高登教授说:“社会文化在塑造人的思想与行为,现代社会中个体的选择是自由的,过适合自己、经过审视的生活,现在有这样做的机制与条件。” 如果我们善用这些条件,精进自身能力,就更有条件应对社会时钟后面的群体压力,活出自己想过的人生,不被外界带节奏,构建自身生命节奏。 知乎上有一个话题是:25 岁后的女生,你过上想要的生活了吗? 有一个高赞回答是:25岁就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那后大半辈子怎么办啊? 的确,人生不是流水线,没必要人人都活成一个样。 只要按照自己的节奏,勇敢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让自己变更好,就不算白活。 成长必备 你去年立下的学习目标完成了吗? 是不是还停留在书的第一页呢? 我知道你忙,没时间学习, 但毕竟成长不能落下。 《精读君通识词典》每天发布1个概念, 每天花10分钟,就能读完。 如果你工作太忙,没空仔细读完一本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