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先生如斯说:沙坪坝区学校书记校长专访

 小红与书xh23 2023-04-16 发布于重庆

Image

写在前面的话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我区教育风起潮涌。广大师生都在努力向着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迈进。重庆大学城第一小学校在传承教育家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建立了本校的桥文化,积极实施融合教育,率先推行项目化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品质。大学城一小的做法给了我们诸多启迪。本期推出梁燕校长专访,以飨读者。

重庆市沙坪坝区教育学会

   2023年4月3日

一 桥 飞 架,众 美 纷 呈

——重庆大学城第一小学校

梁燕校长访谈

Image

把一次次尝试转化为向高质量教育迈进的动力,面对教育改革漫漫征途,一步步让教育梦想成为看得见的风景。

                                             —梁燕

Image

点击打开精彩视频

屹立在沙坪坝西部的重庆市大学城第一小学校,原名陈家桥镇中心小学,前身是晏阳初先生为推行平民教育创办的国立实验小学。斗转星移,七十多个春秋,这所老校在筚路蓝缕、栉风沐雨中走进了新时代,面对教育改革的大潮,她正锐意进取,蓄势待发。

一、平民教育,跨越历史之桥

走进大一小,一座错落有致的校园如画卷般缓缓展开,拾级而上,大气而富有设计感的教学楼映入眼帘,在草木的映衬下,庄严而肃穆。梁校长已在会议室等候我们了。她面色祥和,端庄温婉,岁月沉淀了她优雅的气质。就坐后,我们就开始了今天正式的对谈。

“梁校长,大一小的创始人是晏阳初先生,是享誉全球的平民教育家。作为校长,您是怎样传承他的平民教育思想的呢?”

 “晏阳初先生的平民教育在世界上都有着巨大影响,其思想精髓至今亦熠熠生辉,发挥着积极作用。”

“平民教育思想有三点内涵,一是教育的对象是平民,普通老百姓;二是教育的途径是开发脑矿,挖掘平民的聪慧大脑;三是教育的目标是新民,即培养有知识力、有生产力、有公德心的全人。平民教育旨在改变民众、拯救国家。”

说完,梁校长似乎陷入了历史的沉思,过一会又接着说:“今天学校依然坚守着平民教育,因为它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我们的生源大多来自附近安置区,学生家庭背景多元,很多家庭能为孩子提供的条件是有限的,但家长们相信学校,把孩子交给了我们,我们要让孩子们享受到公平而高质量的教育。为了实实在在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践行。”

梁校长顿了顿,又说到:“一是传承平民教育理念我认为,今天,平民教育的平字包含以下含义:人格平等,人人均有受教育的机会。我们要尊重儿童、家长、同事;我们要有对每个适龄适学儿童的全纳与关爱,并在教育教学中公平对待他们;我们要有使命、责任担当,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二是强化平民教育任务。即既要重视文化教育,也要重视德艺体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科学教育,乃至食育。提升每一个学生的生存能力、生活能力、适应能力、竞争能力、创新能力,涵养他们贡献社会的精神世界。”

三是迭代平民教育目标。晏阳初先生力求培养有创造力、有知识力、有强健力和有团结力的新民。结合时代要求,我校提出的育人目标是培养心康体

Image

品美行雅的美桥少年。心康体健是强健力的发展,品美行雅是创造力、知识力和团结力的彰显,进而实现教育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

“您做校长以来,秉承平民教育思想,提出了'一桥飞架 众美纷呈’的核心办学理念,您能具体谈谈吗?”

 “办学理念是基于学校的桥文化提出的。桥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现实与历史基础。创始人晏阳初先生在广大农村和城市推广平民教育,奔走呼号,帮助国人摆脱文盲,做新民,这是一条开天辟地的新路,为平民跨越自身的局限,发挥其潜力搭建了一座桥。这座桥有其独有的品性,厚重、奉献、通达、靓美。学校发出了倡导:我是架桥者,我是一座桥,我要去跨桥。我们也架起了一座座大桥,帮助师生不断跨桥越海,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架爱心之桥,收获感动;架心灵之桥,收获健康;架知识之桥,收获智慧;架运动之桥,收获快乐;架实践之桥,收获能力;架梦想之桥,收获希望;架靓美之桥,收获未来。”

梁校长的一番话,让我眼前浮现出一道跨越历史时空的桥,这是对晏阳初先生平民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让我对学校的平民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美桥课程,构筑成长之桥

Image

“学校以美桥课程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那么从课程的角度来说,美桥课程是怎样构建的?效果如何?”

“我认为教育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为了孩子们的未来,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孩子们的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十几年来,全校师生用心血和汗水共同构建了美桥课程。”

 她说:“美桥课程有三个类别,各有其作用。基础型课程共有11门,主要按课标执行,完成国家必修课程任务,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其二,拓展课程有两类,一是限制拓展课程2项,桥文化与特色课程,主要是学校着眼学生未来发展,学生根据需求选定,培植桥文化、传承民族文化、感知世界文化,如国际理解课程、心理团辅课程、烘焙课程;二是自主拓展课程3项,主要有包括读书节、艺术节、运动节、科技节、枇杷节与数学文化活动周、英语周等在内的七大文化节,2+2桥娃阳光行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宫主行动,表现形式是社团活动、兴趣小组活动以及学校文化活动组成。目的是为了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兴趣爱好。”

      “其三,探究型课程有3门,小课题研究、项目化学习、自然笔记。此类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提出、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孕育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三类课程的落地,孩子们成为了真正的学习主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核心素养正在逐步形成。美桥课程的开展,让孩子们拥有了更加丰富的课余生活和心灵体验。”

“梁校长,对有特殊需求的孩子,学校是怎样实施融合教育的?”

“一是敢为。我校自2013年就建立了特殊学生档案,2016年建资源教室。近年来,随班就读学生总量保持在20—30人,总量位居全区前列。虽然残障类别多,给随班就读带来了不小的影响,但我校从晏阳初先生平民教育思想中汲取力量与勇气,响应国家的要求,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个适龄适学的孩子都享有更加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二是倡导。学校提出了融合教育的四个理念:一个都不能少;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众人划桨开大船;每一朵花蕾都可以灿烂绽放。确立了四个目标:希望特殊孩子更爱、更好、更能、更乐。三是精心。主要有四点措施,把特殊孩子安排到最有爱心、最负责任的教师班级去;让家长以志愿者身份陪读,家长与孩子均享受爱心午餐资助;提供随班就读与个性化康复训练;保障特殊孩子能享受普通学生的待遇,参加学校各种活动。”梁校长在叙述时,她的仁爱之心让我动容。

“作为沙区西部第一个融合教育资源中心,近年来,我校接待10多个省市、地区、学校的考察团;老师们在市区级做心理、特教专题交流、培训有38次;有72篇文章获得区级奖励;特殊儿童的变化也十分明显,社会适应性逐步改善,期末测评成绩理想,参加校区级比赛获还得了一等奖。我校融合教育在社会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学校成为壹基金全纳教育项目学校,成为特殊教育十四五规划重点课题全国重点实验学校,被评为市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

正是这份对孩子们无差别的爱和人性化的支持,学校被百姓与同行誉为有情怀、有温度的学校,梁校长被誉为有平民情怀的校长。

三、专业奠基,架起发展之桥

Image

“从原来二十几个教学班级发展到如今五十二个教学班,这对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十多年来,在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方面有怎样的经验?学校是怎样激发老师专业持续发展的?”

“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教师的差异导致学校的差异。要把学校办好,校长、行政干部重要,教师队伍更重要。培养教师、发展教师、成就教师便是校长最重要的工作。”

“一是给平台。学校教师队伍打造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领军人物打造。我们抓住'西部乡村学校教师国培’机会,克服严重缺编,人手不足的困难,先后选送15名优秀教师参加高级别培训,吸取前沿教育成果,回到学校后分享交流学习收获。领军教师承担起了学科教学及其指导的重任,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第二阶段,职初教师培养。学校成立学科名优工作室,9名导师先后指导了43名职初教师,几年时间下来12名教师成为校级骨干,我们又先后推荐优秀的职初教师参加区级骨干教师培训,有3人成为市级骨干教师,有25人成为区级骨干。第三阶段,全员素质提升。校长们带头读书,全面开展教师读书行动,以长期阅读涵养精神世界;校长带头参加赛课活动,老师们积极参加各级赛课比赛,长期坚持,夯实老师的教学基本功,提振了教师的精气神。”

“二是给保障。学校相继对职称评审、绩效考核分配制度、课后服务分配方案等做修改、调整,过程公开透明,这些与教师切身利益相关的工作获得了老师们的大力支持。学校制度的健全与完善,极大地满足了老师被尊重、肯定的心理需求,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给荣誉。学校每年都要评选靓美团队,靓美星级教师、最美架桥者、十佳教育标兵、十佳教学标兵等,从不同角度认可老师们的工作,使他们看到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激励全校教师继续努力。”

“听了您的介绍,我觉得做一名大一小的老师真是幸福。梁校长,十几年来,您又是如何带领您的团队推动学校整体发展的?”

“一是提出学校的教育哲学。受道法自然启发,我们提出了顺应教育规律的主张。我认为教育的基本规律有两条,第一条是社会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回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反映教育的社会属性与政治属性;第二条是人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回答怎样培养人,反映教育的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只有顺应规律,才能与力量同步,建设好学校,促进学生成长。”

“二是重新构架管理体系。平行建立四大中心,即设置儿童发展中心,将已有教导处、德育处、课程建设部纳入其中;设置教师发展中心,将科研室、新增设的教务处、培训部纳入其中;设置后勤保障中心,将总务处、财务室纳入其中;设置党政工作中心,将党办、行办纳入其中。挑选境界高、品行好、能力强的干部担任各中心的负责人,分工明晰,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共同发力,推进学校整体发展。”

“三是深化三维三和学校美桥管理,从制度、情理、人文三个维度合理推进,追求和易、和勉、和美三重境界。制度是基础,在按照制度实施管理的同时,还要站在人文关怀的角度思考学校管理问题,使学校管理既保持井然有序,又充满人性光辉,同事关系温和平易,和睦互勉,和和美美。”

“四是完善班级与学生评价体系。利用信息化平台加强班级与学生的评价,减轻教师负担的同时,又较为科学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

在梁校长的带领下,学校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踔厉奋发把一所城乡结合部的薄弱学校,打造成在很多方面都具有示范性的学校。十几年来,大学城一小成为了重庆市文明校园,全国活力校园,区健康示范学校......众多的荣誉提振了教师们的士气与自信,她把大一小办成了老百姓身边的好学校。

四、项目学习,描绘未来之桥

“双减实施以来,学校开展了项目化学习,您能谈谈项目化学习的开展情况吗?” 

谈到项目化学习,梁校长似乎很兴奋。她侃侃而谈:“五年前,我参加了上海校长跟岗培训,那时,上海的学校就在开展项目化学习,我深受启发。经过酝酿和筹备,2021年我校提出了'21+’项目化学习,“21+”的命名富有深意:一是,一个月22天学习日,用其中一天集中展示项目化学习研究成果;二是,我校从2021年开启实施项目化学习,学生从21年开始起航,跨桥跃海,追理逐梦;三是,“21+”也表示21世纪,是我们目前所生活的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时代,是科学力量加强的时代。我们在21世纪中不断奋斗,努力成为国家所需要的创新型综合型人才。”

“具体实施过程中,结合学校文化,形成项目化学习的学校大主题,如中秋节、桥、我们的太空等。老师们根据学校大主题,制定年级中主题和学科小主题,并设计驱动性问题。项目化学习是我校教学方式革命性行为,是符合时代教育潮流的,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深远影响。例如,在我们的太空大主题下,各年级、学科围绕主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项目探究。五年级数学组提出的问题是空间站的能源如何供给;科学课上,四年级提出的问题是,如何让火箭升空。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持续探究,了解火箭的构造,研究火箭的动力,用各种材料制作空气火箭,水火箭。最后,学生们带着各式各样的作品,在学校靓美广场展示火箭升空。像这样真实有趣的案例还有很多。”

Image

“为更好地开展项目化学习,我们加入了沙区教育学会教育实验项目,学会专家组成员多次深度调研,指导学校项目化学习实施。在专家们的帮助下,我们梳理出了有待提升的四个问题:一是教师指导学生项目探究的能力还需加强;二是学生的高阶认知还有待挖掘,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要多触及学生分析、综合、评估等高阶认知,充分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三是师生的评价还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评价上加以完善,教师给学生的评价需要更及时,更注重过程;最后,在新课程标准的统领下,项目化学习的内容要科学融合学科核心知识,即运用学科学习来做项目工程,让学生真正学以致用,从解决真实问题中收获成长。”

“一年多来,我们历经了项目化学习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主题式项目化学习,以学校大主题,年级中主题,学科小主题来统筹项目化学习的开展;第二阶段以问题驱动项目化学习,学生始终围绕主要问题来持续的探究,最终解决问题;第三阶段是学科项目化学习,选择活动项目、学科项目和跨学科项目,开展项目化学习的实践活动。创新学校活动项目,丰富学生学习经历,在学校的综合实践活动、劳动教育等各类活动中融入项目化学习要素,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提出问题,培育学生创造性思考、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大学城一小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搭建起项目化学习的大桥,用兴趣唤醒学生内驱力,用持续的探究激励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力,使其能从容应对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研究,不断完善项目化学习课程构建与实施,创造性开展项目活动,以实际行动迈向高质量教育轨道。”

Image
Image

访谈结束了,走出办公大楼,夕阳的余辉洒在我们身上,很温暖。梁校长握住我的手,又说了后面的一段话,算是一个小结吧。

“一个学校一经诞生,便会几十年、几百年地生存发展下去,在办学历史中一定要经历无数的校长,每一任校长都有自己的使命,都会竭尽全力,希望把学校办得更好,办出成绩、办出品质,更希望把学校办成老百姓满意的好学校。大一小出身非比一般,作为现任校长,完全无法企及先贤,唯有秉承文化与精神,尽自己所能,给学校发展带来新的理念与举措,助推学校形成更优秀的文化,提升学校品质,成为新优质学校!这便是我的初心,也是我毕生的追求。”

挥手作别,我不禁写下了这样几行字。 

你把身躯弓成一座桥,

像一道美丽的彩虹,

 桥头,是历史的铭记,

桥尾,是未来的梦想,

十三个倥偬岁月,

心系教育,仰望星空,

你启智润物,创造了片片新绿,

你一路向阳,璀璨了颗颗童心,

你厚重奉献,留下了款款真情,

你播撒希望,光大了平民教育。

人物名片

|梁燕

Image

大一小党总支书记、校长,不忘平民教育初心,坚守西部教育阵地。十三年来,带领学校砥砺前行,屡创佳绩。学校连续获得全国“零犯罪”学校、全国活力校园,重庆市文明校园、自然教育示范校等称号。个人获“重庆十大最美特教人物”提名奖、重庆乡村学校少年宫优秀负责人、沙坪坝区十佳校级干部等荣誉。

稿件来源

沙坪坝教育学会秘书处

文:宋志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