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日出开始、日落停止”的定时头痛,看熊继柏用何方治疗?

 中医知识圈 2023-04-16 发布于山东



I导读:本文介绍了熊继柏先生治疗的一个头痛治疗案例。患者头痛约1个月不愈,每天从太阳升起时开始发作,整个白天疼痛不休,直至日落黄昏时,头痛即停止。这种定时头痛的患者,应该用什么方子治疗呢?

眉额部定时疼痛案
作者/熊继柏

田某,男,70岁,湖南省某机关职工。出诊病例。

  • 初诊(2000-08-10)

其家人前来告知,患者头痛约1个月不愈,每天从太阳升起时开始发作,整个白天疼痛不休,直至日落黄昏时,头痛即停止。1个月来,不仅头痛未止,而且视力下降。去医院诊治,结论为血管神经性头痛伴老年性白内障。

由于天气炎热,患者畏惧阳光,余遂乘车前往视之,见患者躺于卧榻,正在用冷水毛巾敷其头额部。询其头痛部位,答曰:“头额部连及目眶,尤以眉骨部为甚,其他处均不见疼痛。”

每日定时发作,早晨6点半太阳升起时,头痛准时开始,下午6点半太阳落下时,头痛准时停止。疼痛难忍,初服索米痛片(去痛片)尚可控制少许,久服却不能取效,每天只得以冷水毛巾频频敷之,以求痛势缓解

头额疼痛时伴有目胀,且头额疼痛1个月来,视力明显下降,畏光,目蒙,目中有干涩感,口中微苦,夜寐欠安,其他正常。舌淡红,苔薄黄,脉细。


辨证:肝血不足,虚热头痛。

治法:养肝血,清虚热。

主方:生熟地黄汤。

生地20g,熟地20g,当归身15g,白芍15g,柴胡10g,黄芩10g,黄连3g,天冬15g,地骨皮10g,枳壳6g,菊花10g,葛根20g,五味子6g,甘草6g。10剂,水煎服。

  • 二诊(2000-08-20)

诉头额痛仍定时发作,但痛势减半,目胀显减,目中尚有蒙涩感,视力仍未改善。舌脉如前,仍拟上方再进10剂。

  • 三诊(2000-08-30)

诉头额痛已止,但每从太阳升起时觉头额部有一种昏沉感,直至下午日落之前即自行消失。目蒙目涩近日显减,视力较前略有改善。口苦已止,但精神较疲乏,睡眠较差。舌苔薄黄,脉细。

再拟前方加减治之。西洋参片10g,生地20g,熟地20g,当归身15g,白芍15g,柴胡10g,黄芩10g,天冬10g,地骨皮10g,炒枣仁20g,菊花10g,草决明20g,天麻15g,甘草6g。10剂,水煎服。

  • 四诊(2000-09-09)

患者自己来门诊就诊,头痛全止,头部昏沉感亦已解除,睡眠转佳。惟视力未见明显改善。舌苔薄黄,脉细。拟补肝汤善后,并嘱服1个月的明目地黄丸,同时嘱其近日用餐时,可多食一点鸡肝,以期改善视力。

当归10g,白芍10g,川芎10g,生地20g,炒枣仁20g,木瓜10g,麦冬15g,草决明20g,甘草6g。10剂,水煎服。

白日定时头额部疼痛,《审视瑶函》称为阴邪风症,谓“此症专言额角板骨,及眉棱骨之病也,发则多为六阳用事之时”。又云:“生熟地黄汤:治目不光明,眉骨痛甚,此系肝虚,法当养血凉血益血。”本案用之,其效卓然。

讨论,我试着来个方解,此病人前额痛连及眼眶,阳明经头痛,口苦目涩,少阳证,白天痛,得冷敷则缓,病性属热。故此病属少阳阳明合证,故用四逆散四物汤加减,疏养并用,和解少阳,通则不痛,荣则不痛;芩连清肝胃之热,葛根升津,均为治疗(少阳)阳明热证的要药;菊花清热平肝,引药上行。全方疏肝清胃,养血止痛,补中有通,因方证病机对应,故取佳效。

这种头痛我用归芍地黄丸加川芎,菊花,双钩,僵蚕,效果很好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