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四类中医健胃药,你能准确把握吗?

 中医知识圈 2023-04-16 发布于山东

导读:今天跟着杨则民前辈学习中医“健胃药”。

 

中医治病,于益胃健胃醒胃之际,殆兢兢焉。诸用药中,无不以胃为主眼,而病之治与不治,亦以胃气与否为断。

 一 

其健胃药可分四类,述要如下:

一曰芳香健胃剂,陈皮、橙皮、木香、厚朴,枳实之属是也。

二曰辛辣健胃剂,豆蔻、砂仁、生姜之属是也。

三曰苦味健胃剂,此为古人所讳言,言苦味能败胃也。然陈皮、木香、豆蔻、砂仁、神曲诸药,其味皆苦;

而苦味健胃又是事实,如大黄、黄连、胆草,昔人视为大寒大苦之品,外医用其少量,作健胃用,为效良多,可证也。

四曰甘淡健胃剂,如人参、茯苓、麦芽、谷芽、扁豆、米仁、山药、麦冬之属是也。

 二 

一、二、三诸品,于口腔能刺激知觉神经使其知味,反射性地使唾液分泌旺盛,于胃使胃液分泌旺盛,于肠能刺激肠壁使胰液、肠液分泌增加,总之足以使消化迅速,且有适度之制酵作用及亢进肠蠕动,使肠内气体得以排泄也。

故凡消化不良,如饱闷、停食、嗳腐、肠鸣、腹胀诸症,用芳香辛辣得以奏效者,以具有刺激粘膜,亢进肠蠕动,排泄气体之功故也。

观古人处方,每用芳香健胃诸药加入其间,所以促使药之易于吸收也。

昧者不察,以此类药物视作消导,以为与补剂同服,则一消一补等于不药,实不明古人之理矣。

又古人下剂如大小承气皆加用枳朴等,盖亦用以促进肠蠕而助长下剂之效也。

古人用上述一、二诸品,除胃目的之外,尚有应用于下利、腹痛、疝痛、胃痉挛而痛者。

盖芳香诸品,含挥发油,而挥发油用其适量可止下利,又挥发油能将挛缩之平滑肌使之弛缓,此为西人药物学上所论述者。

观古人治下利主用香燥药,实即豆蔻、砂仁、木香、厚朴等诸健胃芳香药也。

此外,如治腹痛、疝痛用姜、枳、朴、蔻及茴香、吴萸、肉桂等皆具有挥发油者也。

甘淡健胃者,宜于胃液减少,或胃机能弱不任刺激时用之。大抵营养与消化机能并衰时,为适用者。

 三 

叶天士脾胃分治,主脾用刚燥,胃用柔润,脾宜升,胃宜降,徐大椿誉为千古卓见。

以今论之,则治脾药可于一、二、三诸品中伍用二术,治胃以甘淡用之,难伍二术。

换言之,营养如常而消化不良者用一、二、三诸品,营养与消化并时不良者,用甘淡益胃,如是而已。

 按 语 

自《内经》始,脾胃多为混称,东垣著《脾胃论》亦混称,实质上脾、胃关系甚为密切,健胃药也有健脾之功,健脾药亦有开胃之效。

杨氏所列健胃药四类,实是通治脾胃之剂。叶天士明确指出了脾与胃的区别,于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然脾胃多为一体而论,但注意脾胃各自特殊性,细加分析用药则更为确切。此文用西医学说加以论述健胃药的作用,足以今人开拓眼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