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ngew:深入了解石墨化氮化碳作为光碱在恶唑烷酮(sp3 )C–H键氧化质子耦合电子转移中的作用

 CBG资讯公众号 2023-04-16 发布于江苏
 
利用有机分子、过渡金属配合物和半导体等一系列光催化剂的激发态,可以设计出基于单电子转移(SET)的有机分子氧化还原反应。SET过程会生成带电荷的自由基中间体,因此该过程需要能量,同时要求光催化剂的激发态具有足够的氧化或还原能力。
当反应与质子转移结合时,即质子耦合电子转移(PCET),氧化还原反应更容易进行 (Figure 1a)。与SET不同,PCET的产物是电中性的自由基。PCET更依赖于质子的热力学因素和动力学行为,包括底物和催化剂之间的酸碱作用和隧穿效应,而不是单纯依靠电化学来降低过渡态的能垒。
近十年来,利用PCET对有机分子中X–H位点进行简单选择性修饰引起了科研工作者的密切关注。无机半导体能够在光激发下参与PCET过程。七嗪石墨化氮化碳 (g-CN)具有丰富的类吡啶氮中心结构,其激发态使来自质子供体的PCET成为可能。g-CN材料可以通过PCET介导许多反应,也可以与有机碱结合。考虑到质子化的介孔氮化碳材料(mpg-CN)的富氮结构和+1.45 V的价带电位,作者推测其激发态可以裂解C–H键。
鉴于1,3-恶唑烷-2,4-二酮的合成仍然具有挑战性 (Figure 1c),近日,德国马克斯-普朗克胶体与界面研究所的Aleksandr Savateev研究团队利用mpg-CN有机碱和敏化剂的双重功能,设计了从恶唑烷酮到1,3-恶唑烷-2,4-二酮的合成路线。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鉴于1b内型和外型的CH2基团,作者将其作为选择性氧化反应的模型底物。通过筛选一系列条件,作者发现,光催化剂mpg-CN可得到最高产率的恶唑烷二酮2b (Table 1)。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为了建立一个适用于大范围底物的通用方法和研究mpg-CN作为光碱的作用,作者选择白光LED,以mpg-CN为催化剂,乙腈为溶剂,对一系列1.25 mmol恶唑烷酮底物1a-o进行反应(Figure 2)。
结果表明:无取代恶唑烷酮1a的产率几乎达到95%,N取代衍生物1b-k的产率中等到良好。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在非光催化氧化过程中(Figure 3),只有RuO4/NaIO4得到了中等产率的2k,但在产率和合成简单性方面仍然低于作者的光催化方法。另外,四氧化钌是一种与许多官能团不相容,毒性很强的试剂。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如Figure 4所示,作者推测出三种可能的反应途径:1)底物与单线态氧反应;2)通过光诱导电子转移(PET)直接氧化底物;3)通过PCET生成碳中心自由基。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然而,鉴于筛选条件中使用单线态氧催化剂,如亚甲基蓝、曙红Y和罗丹明B,反应得到少量的恶唑烷二酮。同时,氧气浓度对产物产率基本没有影响(Figure 5a),进一步排除了活性氧的参与。另外,四种化合物1b1d1e  1h的氧化电位高于mpg-CN中光生空穴的氧化电位,证明从恶唑烷酮到mpg-CN的PET在热力学上具有挑战性,进而排除了第二种途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tr-PL)测量表明,虽然大多数mpg- CN激发态衰减迅速,但一小部分激发态在激发后能存活400 μs以上(Figure 5c)。图5d表明荧光发射峰位于472 nm处。较低强度的磷光峰大约在540 nm。单重态-三重态能隙(ΔEST)为0.33 eV。三重态有利于恶唑烷酮中C–H键的裂解。底物1b和 O2都不能猝灭mpg-CN的单重态和三重态。如Figure 5e所示,mpg-CN的瞬态吸收光谱表明在单重态和三重态,O21b对mpg-CN激发态的电子特征和动力学没有影响。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接下来,作者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分析了mpg-CN氧化1b的反应机理(Figure 6)。在没有光激发的情况下,H原子从1b向氮化碳的转移是唯一的非自发步骤。当H原子转移到mpg-CN时,本质上均裂C–H键变得更加容易。测得的pKa将质子化的mpg-CN定义为一种弱酸。这可以用相邻的七嗪单元的相互作用来解释,它们形成一个“三角形口袋”,从而像质子海绵一样稳定质子。光激发后,氮化碳具有更高的价带电位和更高的表面碱度,可以裂解更强极性的X–H键。作为光碱,g-CN材料可以介导氧化ES-PCET。然而,外源碱有利于抑制质子向自由基中间体的转移,从而在选定的反应中获得更高的产率。总的来说,增加表面碱度,例如通过去质子化氰胺物种和通过插入电子受体使EVB变为更正,是可以采用的设计和合成半导体材料的两种策略。
 
(图片来源:Angew. Chem. Int. Ed.
 
总之,Aleksandr Savateev研究团队建立了一种优异的光催化方法,利用廉价的多相mpg-CN光催化剂和氧气作为氧化剂,在mmol规模下将恶唑烷酮转化为2,4-二酮。与均相光催化和非光催化体系(如RuO4/NaIO4)相比,该方法在产率和试剂处理的便捷性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作为有机光催化剂,mpg-CN将电磁辐射的能量转化为驱动PCET的动力来克服能垒。

文章信息:
Insights into the Role of Graphitic Carbon Nitride as a Photobase in Proton-Coupled Electron Transfer in (sp3) C-H Oxygenation of Oxazolidinones
Alexey Galushchinskiy, Yajun Zou, Jokotadeola Odutola, Pavle Nikačević, Jian-Wen Shi, Nikolai Tkachenko, Núria López, Pau Farràs, and Oleksandr Savateev*
Angew. Chem. Int. Ed. DOI: 10.1002/anie.20230181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