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宫陶瓷馆唐代陶瓷(三)唐三彩

 与照耀同行 2023-04-16 发布于北京

邢窑白瓷、越窑青瓷是唐代陶瓷的象征,秘色瓷是唐瓷的巅峰,但现在名气最大的却是唐三彩。这大概是因为唐三彩里有很多人物和动物造型,大众能看得懂,而且色彩上花花绿绿,不像青瓷、白瓷那样高冷。

唐三彩属于多彩低温铅釉陶,由汉到隋代的低温釉陶发展而来,在唐高宗时开始在墓葬中大量出现,盛唐时期达到鼎峰,此后逐渐衰落。唐三彩选用优质陶土或瓷土制胎,有的施化妆土,采用二次烧成法,先以1000℃左右温度烧素胎,施釉后以900℃温度再次焙烧而成。

唐三彩釉中含铁、铜、锰、钴等多种金属氧化物,使釉面呈现黄、绿、褐、蓝、白等多种颜色,以三彩而代称。釉中还含氧化铅,可以增加釉面光亮度,还降低了釉的熔融温度,使各色釉浸润流动,从而形成淋漓酣畅的独特效果。

从考古情况看,全国南北多地都出土过唐三彩,其中西安、洛阳唐墓出土数量最多、质量最好。推测唐三彩主要在唐代长安、洛阳两京周边烧造,目前已确定河南巩义黄冶窑和陕西铜川黄堡窑及西安醴泉坊窑是最重要的三彩器产地。

唐三彩工艺技术非常独特,色彩效果斑驳陆离,器物造型包含唐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因此有观点认为应将唐三彩列为与陶和瓷并列的第三种陶瓷。故宫陶瓷馆目前展出17件套唐代三彩器和3件单彩、双彩器,包括了主要造型和色釉,从陶瓷史的角度完整展示了这种中国特有的陶瓷品种。

1

雕塑类唐三彩唐三彩在文献中绝少记述,直到上世纪初因修陇海铁路开挖洛阳古墓群才被世人所知,引起外国收藏家追捧,唐三彩的艺术和收藏价值逐步被认可。

现在对唐三彩的研究基本通过考古,传世品可以说没有,因此唐三彩的收藏和交流都会引来格外关注。唐代三彩马。

马昂首挺立,头略向左倾,攀胸和锹带上系有蟾蜍纹、杏叶纹装饰。马背跨鞍桥,鞍上覆盖鞍袱,下垫绿色碎花鞍鞘,刻有网格纹的白边黄色障泥垂于下马腹两侧。马全身施黄、绿、白三色釉,生动表现出马在伫立时的宁静神态,充分展现出唐代高超的雕塑技艺。

唐三彩造型丰富,大致可以分为雕塑和器具两大类。

雕塑类有人物、马、骆驼、狮、狗、牛、鸭、镇墓兽以及建筑、车辆等,普遍认为雕塑类的唐三彩是专门为殉葬而制作的明器。唐代三彩马。

马通体施白、绿、赭三色釉,两耳耸立,双目圆睁,四腿挺拔有力,直立于托板上,表现出马伫立时宁静的神态。

马头戴络头,身披攀胸和锹带,上挂杏叶形饰物,尾系花结,马背配鞍,外包鞍袱,下衬雕花垫和障泥,刻划生动写实。

李唐王朝具有游牧民族血统,推崇勇武和开拓,长期掌握西北产马之地,因此马在唐朝受到格外重视和喜爱。唐代文献、诗歌、绘画中充满了对马的描绘,唐墓中也出土各式三彩马,反映出马深深融入了唐人的日常生活。

不过唐三彩里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充满了异域风情的骆驼。

骆驼是古代欧亚陆路通道的主要交通工具,被视为中外交往的象征。北朝隋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骆驼成为了常用的表现题材。唐代三彩骆驼。

这头骆驼身施白釉,头、颈、双峰施褐釉,鞘则白、绿、褐釉相间。骆驼昂首伫立,不畏艰险、善于负重远行的神态刻画得淋漓尽致。

唐代应该是外国来华人员比例最高的时代,还有几代人定居下来的,在唐朝政府里任职和当上高官的也不少。

于是,他们有些古怪的面貌和装束形象,就做成唐三彩流传了下来。唐代三彩牵驼俑及三彩骆驼。

牵驼俑为白色陶胎,面部敷粉画彩,身施黄、绿、白三色釉,属于深目高鼻胡人形像。头戴折沿尖顶帽,身穿窄袖长袍,领口外翻,包袱系于腰后,足蹬长靴。双手握拳,右手上举,左手置于胸前,呈拉缰绳状。

三彩骆驼昂首,曲颈,双眼圆睁,张口嘶鸣,四肢直立在长方形方板上。驼背上垫一椭圆形毡垫,两驼峰从毡垫中露出。骆驼长颈、驼峰、四肢上的毛发塑造细腻,釉色深浅相映,明亮光洁,显得典雅自然。

故宫陶瓷馆唐三彩里最珍贵的当属这件骑骆驼俑。

古代各朝大多盛行打猎,不过唐代玩的最高端,西域胡人带来了驯化好的猎豹和猞猁帮助打猎,还训练它们安稳地坐在马或骆驼上。

唐代三彩骆驼俑。

骑驼俑头戴高踣圆头巾子幞头,深目高鼻,络腮胡,身着折襟窄袖、开骻过膝胡服,下着袴,脚蹬高靴。骑双峰驼,手扶前肉峰,肩负一抬头张望的猞猁。骆驼昂首引颈,作嘶鸣状,四腿肌肉起伏似有弹性,四足前后错落,作欲起步状。

俑和骆驼分别以深、浅赭黄色为主色调,衬浅黄色釉,色彩对比鲜明而不强烈。骆驼双峰肉鞍的披垫施以绿、赭、黄三色釉,清丽而不浮华。骑驼陶俑塑造了盛唐时期西域人戏猞猁、骑驼漫游的形象,也显示唐三彩的塑造艺术和三彩釉烧成技术已极其娴熟。

上世纪50年代,郑振铎先生向北京故宫中捐赠了数百件古代雕塑,包括陶瓷馆展出的两件唐三彩马。郑先生最珍爱的一件三彩骆驼现在慈宁宫雕塑馆展出,这是郑先生在1948年用10两黄金买下的。

唐代盛行厚葬,地位较高的墓主人随葬大量显示生前地位的陶俑,其中天王俑、文官俑、武士俑、仕女俑等属常见明器。

天王俑在唐代墓葬中与镇墓兽相配,通常成对出现,左右并列,文献合称四神。唐代三彩天王俑。

俑面部敷粉画彩不施釉,颈下施黄绿白三色釉。

头束发髻,双目圆睁,双眉浓重,大鼻头,鼻下胡须向两侧上翘,面相异常凶猛。身穿明光甲,胸前左右各有一圆护,龙首状护膊。右手握拳上举,左手叉扶于腰际。胫甲,着靴,双腿直立于镂空岩石上。

唐三彩的动物俑全身施釉,而人物俑脸部无釉,是用颜料进行细致彩绘,以充分表现人物的表情和神态。

彩绘未经烧造,随时间慢慢淡化,现在唐三彩人俑面部大多露出胎色,身上的彩釉也经千年土浸失去光泽,所以在室内光线下拍出的效果一般不好。唐代三彩天王俑。

天王通体施绿、褐、白等三色釉,双眉紧蹙,双眼圆睁,张嘴,右手叉腰,左手握拳上扬,右腿直立,左腿微曲,踏在卧牛山形座上。身穿明光甲,龙首护膊,腹部有护甲,腰间系带,腰下穿短裙,鹘尾,下缚吊腿,头顶置一展翅欲飞之鸟。

唐墓中还常见成对的武士俑、文官俑,一般为汉人形象,多长袍大袖,双手拱立,神情肃穆庄重。唐代三彩文官俑、武士俑。

文官俑头戴小冠,身着宽袍大衣,外罩襕裆,脚穿如意头云履,双手相握置于胸前,釉色有褐、绿、白等。武士俑高鼻深目,八字胡须,神情庄重,头戴鹞冠,身着宽袍大衣,外罩襕裆,脚穿如意头云履,双手相握置于胸前。

武士俑头部还保留一些彩绘,可见鹞冠和口唇施红彩,冠、发、眉、眼、胡须等施黑彩。

仕女俑更加常见,也更生活化,最突出的就是唐代妇女的发型和脸型。唐代三彩仕女俑。

俑通体施黄、绿、白等三色釉,头发绾至前额上部,内穿窄袖濡衫,肩披帔帛,齐胸长裙下垂至地,履尖微露,俨然一位端庄和蔼的唐代女子形象。

2

器具类唐三彩器具类唐三彩的造型非常丰富,有瓶、壶、罐、炉、樽、碗、盘、杯、盂、盒、枕、灯、烛台等。

凤首壶是唐三彩陶器中常见的器形,流行于唐代初期,与同时期另一种常见的双龙柄壶一样,均明显具有波萨珊式器物造型风格。唐代三彩凸刻骑射图凤首壶。

壶呈直立凤鸟状,凤头上置圆筒状口,束颈,杏核形腹,实心高祖,足墙外撇,平底,一侧置连于口、肩之间的曲柄。

腹部前后对称饰开光,一面开光内凸刻人物骑马射箭图,另一面开光内凸刻飞翔的凤鸟图。

此凤首壶通体施绿、褐、白等三色釉,外底无釉,采用凸雕技法装饰,物象鲜明突出,画面具有浅浮雕效果。

唐代三彩菱形纹盖罐。

罐撇口,短束颈,丰肩,鼓腹,腹下渐收敛,宽圈足。附伞形盖,盖顶置花苞形钮,盖边平折,盖内置圆形子口。罐为灰白胎,外壁施黄、绿、蓝、白等4色釉,釉只施到自上而下三分之二处。

口部内外施黄釉,其下以绿釉为地,以缀有白色斑点的黄色线条分割成若干菱形图案,菱形图案内点缀蓝色斑点与白色斑点组成的数个梅花朵。盖面绿釉为地,以缀有白色斑点的黄色线条分割成4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均点缀白色斑点组成的数朵花朵。

在山西、河北、河南多地唐代窑场,都发现烧造过三彩材质的日常用具,部分出土三彩器上有使用痕迹,因此有观点认为器具类三彩器应主要为有实用功能的生活用具。唐代三彩菱花式三足盘。

盘内外壁均以黄、绿、白、褐等色釉装饰,外底和三足内侧无釉,露灰白色胎。

盘呈九瓣菱花式,坦底,底下承以三足,内底刻划莲花纹。

此盘以捏塑法成型,九瓣花口厚薄均匀,形状规整,釉面采用图案装饰法,使人耳目一新。

不过也有观点认为器具类三彩器中只有极少数供日常使用,主要仍是用作明器的生活用具模型。

唐代三彩罐、杯、承盘。

此组器物由1个大盘、6个小杯和1个小罐组成,盘敞口、浅腹、坦底,下承以3只短足。

盘外壁和杯、罐内外均施黄、白、绿等3色釉,盘内无釉。

唐代三彩座。台座面和底造型基本一致,均作花瓣式,均出沿。台座中间由数个向外突起的柱状装饰相承,施褐黄色、白色釉。

面、底均饰团花四组,以深绿、褐黄、白色涂饰,团花外在深绿底色以凸起的珍珠状圆点作辅助装饰。

唐代三彩刻弦纹烛台。烛台胎色灰黄,通体施蓝、白、黄等釉,由上、下大小两个承盘组成,之间连以弦纹柱状柄。

圆筒状插口下接小承盘,承盘撇口,浅腹,平底,底下接中空弦纹圆柱。圆柱下接大承盘,承盘撇口,浅腹,平底,底下接外撇高圈足。外底中心开有一圆孔,与上边的圆柱相同,圈足内侧均匀分布四个大支烧痕。

巩县窑在唐代陶瓷史中地位非常高,能做出唐三彩和绞胎这样的复杂工艺,而且还能把两种工艺完美地结合到一起。

唐代巩县窑三彩绞胎长方枕。

枕通体绞胎,外施黄、绿、白3色釉,绞胎纹理自然流畅,三彩釉斑驳陆离。器型呈长方体形。侧面开一小出气孔,外底有3个细小支钉痕。

绞胎器通常是采用两种色调反差较大的胎泥经绞合制作而成,分为全绞胎器和贴面绞胎两种,前者胎体内外花纹基本一致,后者仅在器表贴一绞胎薄层。绞胎器因制作难度较大而罕见大器。

3

唐代单彩、双彩釉器唐代三彩窑中还伴烧只有一种或两种釉色的器具,研究认为这些单彩、双彩器与唐三彩的工艺完全相同,只是出于不同需要生产的不同釉色。

因此现在将唐代单双彩釉器也纳入唐三彩,称为广义唐三彩。

唐代蓝釉刻弦纹碗。

碗造型仿西方金银器,撇口、深弧腹、圈足,腹部中间饰一道凸弦纹,用来模仿金银器的焊接痕。胎色白中闪黄,内外施蓝釉,外壁施釉不到底。

中国古代以钴为原料的蓝釉器较少,唐代才较多出现。1999年河南偃师唐恭陵盗墓案被追缴回的蓝釉碗,检测所含钴成分来自西方。

唐三彩在盛唐后随国力衰退而消失,中晚唐时以单彩和二彩釉为主,将唐代彩釉器保存下来,形成了后来的辽三彩和宋三彩。

巩县窑黄地绿彩跳刀席纹执壶。

执壶撇口、短束颈、溜肩、鼓腹,腹下内收,饼形实足,足外墙外撇,平底。肩部一侧置短直流、流口平削,与之对应一侧的口、肩部置双股泥条作的曲柄。肩和腹上部满布跳刀技法装饰的席纹,席纹地上又横向刻划数道弦纹。

粉白色胎,内外施黄釉,外壁釉只施到自上而下三分之二处。口、柄、流、肩和腹上部饰不规则绿彩斑块。

唐代黄釉的着色剂为氧化铁,但分以氧化钙为主要助熔剂的高温黄釉和以氧化铅为主要助熔剂的低温黄釉两种。烧造高温黄釉瓷主要有安徽寿州窑、萧县窑,河北曲阳窑,河南邦县窑等,烧造低温黄釉陶主要有河南巩县窑和陕西耀州窑等。

巩县窑黄釉跳刀席纹罐。

罐撇口、圆唇、短颈、丰肩、鼓腹、饼形实足、平底,造型浑厚饱满。通体饰跳刀技法席纹,肩和近底处各刻划弦纹两道。

灰白色胎,罩化妆土,施黄色釉,釉层较薄,釉面光润、釉色淡雅。局部有剥釉现象,外底露胎。

上世纪80年代如沐春风,唐三彩仿制成功,大量出口换汇。焕然一新的城市家庭中,唐三彩也成为单元房、组合柜的流行摆设。直到新千年后,还有美术大师创作昂贵的唐三彩艺术品,但却不再是受欢迎的礼品。

所以,还是关注唐三彩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吧,特别是在陶瓷发展中的工艺成就。

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