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亿市场!它或成“稳增长”的新支点

 渝夫地产观 2023-04-16 发布于重庆

2月8日,央行和银保监会联合出台了一个关于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通知,明确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有关贷款将不纳入房地产贷款的集中度管理。

(图源网络)

过去一二十年是房地产商品住宅开发高速增长的时代,近十来年,我国推出了公租房、长租房、共有产权房等多个版本的保障性租赁房,但在整体房地产投资额中占比较小,以至于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而在十四五期间,保障性租赁房有望成为拉动房地产投资增长的“新宠”。

01

2022年1月11日,住建部保障司负责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40个重点城市初步计划新增650万套(间),预计可帮助1300万新市民、青年人等缓解住房困难。其中,重庆“十四五”期间计划建设4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

(图源网络)

全国在建保障房单套面积大约在40—70㎡之间,按平均55㎡/套计算,预计十四五期间修建体量可达到约3.6亿㎡。

2020年全国竣工房屋平均造价为3781元/,按此标准预计十四五期间保障房开发投资额可达1.36万亿元。

其中2022年全国保障性住房增量计划约为240万套,建设体量约1.3亿,房地产开发投资额约5000亿元。

有机构预测,2022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对建安投资的拉动预计为5.18%,对房地产投资的拉动预计为3.31%,若明年租赁房建设发力,预计可将2022年房地产投资增速从-2%拉升至1%左右。

可以说,2022年“稳增长”的目标,保障房的开发建设会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

(南京某保障房小区,图源网络)

02

保障性租赁住房的落成一定会给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实惠,这无疑是利民的。

以前,大家满心思都是买房,租房的话丈母娘是看不上的。但今后,随着保障房开发建设的比例大幅增加、房屋品质提升、消费人群结构改变,再加上租售同权政策的促进,丈母娘的眼光可能真的要变了。

(龙湖开发的冠寓仙桃数据谷人才公寓,图源网络)

2011年政策中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包括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等,保障房的消费对象主要是城镇的中低收入居民。

而2021年的政策则聚焦于“新市民和青年人才、房价偏高或上涨压力较大的大城市”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占新增住房供应总量的比例力争达到30%以上。

人力资源是一个城市持续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需要积累人力资本,制造业的升级也需要高技能人才,扩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可以加速实现“新市民、年轻人”在城市住有所居。

近些年,各大城市为了拉人留人,使出各种招数,住房补贴、提供人才公寓等不一而足。而最近浙江省爆出的人才资助政策,除了生活补贴、购房租房补贴外,还几乎白送10-50万的创业金,真的是太卷了!

(图源网络)

可见,人才是一个城市的动力根源,解决了人才的居住问题,才能留住人才,而保障房显然将在未来对一个城市的发展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03

在保障房的建设上,房企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主体,近年来房企拿地也需要在自持和配建比例上进行竞拍,这实质上分担了政府财政压力。

三道红线和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出台,给房企套上了融资的紧箍咒,再加上去年整个房地产行业的从严调控,本来现金流就非常紧张房企们雪上加霜,开发商连自己都能盈利的项目都没钱赚了,哪有钱去建保障房呢,要知道,建保障房对于开发商来说几乎是没有收益可言的。

所以2月8日出台的政策,让房企们总算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开发商的资金压力减轻了,保障房的建设进度也跟上了。

04

保障房建设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它不但能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还能拉动房地产投资速度,稳增长,同时它还给银行带来风险更低、更稳定的贷款收益。

在我国,房地产的贷款是银行相对比较稳妥的业务,所以银行当然是希望房地产的信贷、政策环境是相对稳定的。不把保障房项目纳入到房地产的贷款集中管理范围内,也就是说,开发商承建的保障房项目贷款的金额将不计入三道红线,,房地产金融支持的信号明朗,这下银行保障房的信贷业务也就稳了。

而十四五期间,撬动高达1.3万亿市场的保障房需要建设,相信这会成为银行贷款业务增量的最主要的来源之一。

05

保障房的投资建设,还可以促进存量房的消化。

一些空置的商业楼、写字楼,以及产业园、工业用地等等,均可用于保障房的改造和建设,此举有利于盘活资产,让土地和房屋资源得到充分地利用。

06

2月16日,重庆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施意见》,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努力促进实现人人住有所居的目标。

(图源网络)

(1)供应对象

主要面向一定区域内无房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供应,对供应对象不设收入限制。

(2)享用面积

以建筑面积不超过70平方米的小户型为主,超过70平方米的,符合保障性租赁住房对象标准,同等享受相关政策。

(3)租金保障

保障性租赁住房租金应低于同地段同品质市场租赁住房标准,年涨幅不超过5%。

(4)供给体系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由政府给予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支持,积极引导市场主体参与投资建设。

(5)供需地段

根据实际需求和存量土地、房屋资源情况,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以盘活存量为主、适当新建为辅,重点在轨道交通站点和商业商务区、产业园区、校区、院区(医院)及周边增加供给,促进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6)监管保障

加强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出租和运营管理的全过程监督,保障性租赁住房不得上市销售或变相销售,严禁以保障性租赁住房为名违规经营或骗取优惠政策。

《意见》还提出多方面支持政策,如在权属不变、满足安全要求、尊重群众意愿前提下,支持利用存量闲置房屋和存量土地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建立快速审批“绿色通道”,提高项目审批效率;对符合规定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项目提供金融、资金、税费等支持;执行民用水电气价格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