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流行300多年的楷书字帖,贯穿了整个清朝,比“印刷体”更规矩!

 墨品书法网 2023-04-16 发布于北京

书法在当代是许多人的一种业余爱好,往往非有此爱好或者非艺术从业者对于书法则知之甚少,习练甚少。
但在古代,书法则是读书人必备的技能之一,也是儒家传统的“六艺”之一。尤其是到了明代两代,科举制度的完善使得写一笔好楷书成为了得中的关键要素,所以这个时期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能够写一笔精彩的楷书。

而在字帖技术并不发达的时候,读书人学习楷书往往是通过当时书法名家的描红范本进行学习临摹,而曾有这样的一件经典法帖,从清代到民国时期流行了300多年,甚至到了今天许多书法爱好者,也将此作作为一部经典的法帖临摹,从书写的体式上来看,此帖写得极为规矩,融合欧阳询、柳公权的用笔和结字技巧,甚至于比许多人喜欢的“印刷体”、“电脑体”还要规矩。

这件作品就是如今藏于台北故宫的成亲王《法书册》。
这件作品在曾经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被制作成了民间的描红字帖而被广泛的流传,学习这件作品能够给初学书法的人带来莫大的益处。
首先从取法上而言,此作乃是被誉为“清四家”之一的鼎鼎大名的成亲王所写,成亲王是一代楷书大师,他的这件作品融合了欧阳询的结字技巧,规整而端凝,同时笔画没有许多人学不得法的那种细弱,反而是一种雄强的骨力在里面。

在字法方面,这件《法书册》体式开张,一派大家气象,学习这一类型的字能够让你字真正放开而不会拘谨,在此基础之上再去学习别家作品,往往能够建立一种较好的用笔和结字感受。
在当代许多书法人笃信“取法乎上”的书法学习理论,以至于许多人在学字过程当中迷信晋唐法帖,然后再学习多年之后,发现毫无进益。这里面的原因就是没有足够的书法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直接去学习晋唐法帖的话,很难学到其精微之处,尤其是学习楷书直接学习唐代碑刻的朋友,往往很难学到其精髓。

而往往能够取得成就的人,则是从近五百年的法帖入手,待到真正建立了一定了书法基础之后,再去深入到唐代甚至于晋人则往往会有一些成效,但事实情况则是近百年以来,无一人能够真正深入到了唐人,即便是顶级名家沈尹默先生也仅追到了宋人,而即便是相比于明代的大家文征明,则当代无一人能够望其项背。
在楷书领域能够写到成亲王这种水平的书家更是凤毛麟角。成亲王的字自带一种高贵之气,这既是皇家的身份赋予的,也是他个人对于书法雅隽之气追求的结果,学习这一类作品,能够让学习者的字气息变得更加雅隽和醇厚。

而今,我们将藏于台北故宫的这件成亲王的《法书册》的原作进行了超高清的1:1复刻,极度清晰地复原出跟原作毫无差别的作品,每个字都与真迹无二,见此做如见真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