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数字化检测如何规划与落地

 质量大数据智造 2023-04-16 发布于上海

前言

制造业如何提升数字化水平?如何进行数字化质量管理?是我们目前面临的挑战和难点。

质量管理,提倡“用数据说话”,真正实现“用数据说话”的前提和关键是需要有及时、可靠、完整的质量检验数据,作为后续质量管理、过程分析、过程控制、质量报告、报表呈现、以及决策的依据和基础。所以,必须保证质量管理前期,有完整、可靠、及时的数据能够为质量管理所用。而数字化检测为检测数据的获取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我们应该从哪些维度去规划数字化检测?

不同的企业检测场景和需求都不同。一般规划数字化检测的维度主要有以下几种:

1、检测计划的设置是规划要考虑的重要维度。
为了更好的做质量管理,我们要做好相应的质量策划,如检验计划、取样计划、质量控制计划等。检验计划还包括量具、仪器、检验参数之间的配合。我们还需要从质量策划的维度设计取样计划。现场执行会涉及到检验过程的管理,取样,送样,接样,对任务的分派,任务优先级的调配安排,以及对检验过程的执行,数据的采集,数据完成后数据的确认的过程,以及和实验室本身的管理结合起来。这些都涉及到检验执行的层面。

2、企业内部信息互联互通和系统集成
企业不希望他们的每个系统变成信息孤岛,所以数字化检测涉及到企业内部信息的互联互通和其他第三方系统集成的问题。如何同MES,ERP,WMS等系统之间集成,如何互相配合,互相协同,发挥更大价值,也是我们数字化检测在规划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3、什么样的场景适合做数字化检测
总体而言,产品精度越高,检测的要求越高,设备越多,数据量越大,检测时间越长,数字化检测方案就能发挥越大的价值,比如精密零部件,电子电器、3C产品、航空航天、汽车及其零部件等诸多领域。


实施数字化检测需要规划哪些方面?

1、思想心理建设。
实施数字化检测后,作为供应商或生产线可能会暴露很多之前没有发现的质量问题,我们如何去面对或处理这些问题,或如何回应这些问题,需要提前做好思想建设。

2、明确数字化检测的目标
有些企业实行数字化检测可能只是需要输出质量报告。比如产品检测涉及的质量参数多,检测的场地不同(比如说有些是可以在生产现场就可以检测的,有些则要送到其他的场地,用不同的检验设备/仪器来检验)。最终需要把所有的检测数据、检验结果都在一个质量报告里体现。
而有些客户做数字化检测不仅是为了输出质量报告,更多是为了获取及时准确可靠的数据,用来做来料质量管控,或者做生产质量管控,过程评价等,来应对客户要求或企业质量管理要求。 

3、需要考虑生产过程的特点。
需要数字化检测的生产过程是什么类型的?是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过程?比如说军工,航空航天,还是大批量生产的,比如说3C产品的,注塑,汽车零部件等。这些应用的场景不同,价值体现和数字化检测的要求和设置都会有差异。 

4、现场的网络环境
数字化检测系统需要在检测现场实施落地,需要考虑到系统和其他系统/设备的通讯,网络因素。有些企业IT管理比较严格的话,也会分不同的内部网络,还有军工类企业,有保密的要求。这些都是需要提前考虑的因素。


数字化检测的价值

1、给数据驱动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可靠、及时、完整可追溯的质量数据
数字化检测对于企业最直接的价值,就是给数据驱动的质量管理提供了可靠、及时、完整可追溯的质量数据,使后续的质量决策有了依据和基础。不论是用来做分析,还是应对客户要求提供检测报告,数字化检测提供了质量管理用数据说话的原材料。
对于质量管理而言,都在强调数据驱动的质量管理,不论是精益六西格玛、卓越运营或是其他的质量改善方法,都强调用数据说话。如果没有数字化检测,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数据驱动的质量管理。
对于质量管理系统而言,如果检测和数据采集的过程基于纸质表格的方式来做,就会存在数据的可靠性不能保证的问题。数字化检测系统能够确保质量策划(取样计划、检验计划、质量控制计划等)和具体质量方针得到严格执行,对检测过程进行引导和限制,进而保证了质量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只有有了可靠、及时、完整可追溯的质量数据,我们后续才能去做更有价值和意义的质量分析与改进、报表呈现等工作,例如萃盈(QuAInS)SPCLink数据采集平台。

2、数字化检测是质量合规的好抓手
数字化检测不仅可以提供可靠、及时的质量数据,还可以确保质量信息的可追溯。质量管理特别强调可追溯性,尤其是当企业发生质量问题的时候,需要从质量问题发生的点,追溯到生产过程、检验过程,以及生产设备的参数,原材料的批次,原材料的检验情况,乃至供应商生产原材料时的质量管理是怎么做的,以及供应商的质量检验和企业来料检验结果之间是否有差异,差异的原因等。这些可追溯的不同维度的质量数据,为企业质量管理改进、质量管理合规性提供了可以价值落地的切实有效的方法。


企业实施数字化检测的要求:

1、对检测员的要求:数字化检测降低了对检测员的要求。
没有数字化检测前,检验员需要根据仪器的操作说明,或检验规程来进行检验操作。这些检验规程可能是打印成小册子,或通过电子屏幕呈现。检测员需要通过学习后,熟记规程的每一个步骤和要求,然后根据要求进行检验。现场检验时,又要求检验员的实操具有高准确度和完成度,遇到问题,还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去处理解决问题,对检验员的专业能力和个人素养要求比较高。
有了数字化检测后,检验员只需要按照系统设定好的流程进行操作,检验准确度和完成度有了极大的提高,从而也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对检验员的要求。

2、对检测设备的要求:数字化检测的系统需要具备足够柔性。
数字化检测系统需要和不同的检测设备/硬件进行对接。企业检测时,不同的检测场景、不同的检测用途,对应有不同的型号/品牌的检测设备。这就要求数字化检测系统提供的设备接口足够多,柔性足够大,能和不同的仪器设备对接。

企业检测场景也很多样化,有一个人一个量具,还有一个人多个量具,多人多个量具测量;有些产品可能需要多个人同时测量,也有可能一个人就可以测。测量还分直接测量或间接测量,有些尺寸可以直接测量得出,有些尺寸只能通过间接测量后再计算得出。这就要求数字化检测系统有更大柔性来匹配这些检测场景。

做数据数字化采集时,会有一些冗余的数据,需要把冗余的数据剔除,只留下实际需要的数据,需要数字化检测的系统具备足够的柔性去匹配这些具体的细节。


数字化检测具体应用的领域?

在企业场景中,数字化检测可用在来料检验、过程检验(生产过程检验)、出库检验、以及供应链整合的质量控制和更多的质量管理场景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