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1946年10月22日,晋察冀野战军二纵司令员兼政委郭天民的发言引爆会场,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郭天民发言主要有两点:一是晋察冀军区裁军过多,造成战事一开陷入被动;二是过于轻敌被傅作义占领张家口,士气受挫。 结果,一向好脾气的聂荣臻也勃然大怒,当场撤销了郭天民的一切职务。 晋察冀军区4个月里究竟发生了什么,居然让“模范根据地”将帅失和?郭天民的炮轰有没有道理,批评方式是否妥当? ![]() (二)南线平汉路策应破击作战 为配合平绥东线作战,9月29日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8旅、冀察军区独立第4旅和冀中军区独立第7、8旅向平汉线南起河北至琢县段发起大规模的破击战。冀晋军区独立第12旅及地方武装向平汉线于家庄、定县段出击。 至10月3日,上述部队经5天的连续战斗先后攻克望都、徐水、容城、定兴等县城,控制铁路120 余公里,攻占沿线全部车站,共歼灭国军8000余人。 冀热辽军区部队也展开了广泛的出击,歼灭国民党军7000余人,收复冀东县城3座,迫使国民党军调兵增授,有力地配合了张家口方向的作战。 ![]() (三)西线张北地区防袭击作战 李文兵团在东线受阻时,为促使傅作义尽快从西面发起进攻,蒋介石下令把张家口划归由傅作义指挥的第12战区。傅作义见有利可图,便乘张家口西北地区兵力空虚,于10 月7日,以暂编第3军2个师和第35军的新编31师、101 师、骑兵4师等2万余人由集宁东北经南壕堑(今尚义)迁回张北,于8日进至南大青沟。由于我军对傅作义部的迁回路线没有足够的警惕,致使其从集宁向东穿越几百里草原,突然出现在张家口北面的张北地区,我军始终未能觉察。 当敌进至张北时,冀察军区第7军分区还误认为是敌小股窜扰,即派骑兵2个团绕路出发,围歼该敌。这时,傅作义部骑兵2000 多人直插张北,而张北仅有军区警备团1个步兵连和1个骑兵连驻守。 国军发现城内我军并无戒备,即派出精锐骑兵1个团发起猛烈攻击,当冲至城墙根下后,马上由西南和西北城角爬上城墙我军毫无防备,仓促应战,但英勇战斗,与敌进行近战、白刃战,我军边打边向城内撤退。此时,警卫团长李金石正带1个营前去张北警戒,以防小股敌人袭扰,不想与敌主力不期而遇,便同第7分区部队一起与敌殊死奋战。同时令警卫团主力乘汽车火速增援张北。但由于沿途遭到敌机轰炸而迟滞了时间,增援部队到达张北时敌大部队已陆续到达,我已处于不利地位,双方在张北城内展开激烈巷战,经过3个多小时战斗,我军伤亡过大,已无力继续抵抗,被迫向崇礼方向撤退,9日下午5 时,傅军占领张北县城。 张北县城失守,晋察冀首长顿感形势严重,主力全在东线,虽已下急令抽调回来,但一时难以赶回。而此时,张家口市内的党政机关、学校和大批的物资尚未转移,兵力空虚,于是当即命令刚参加集宁战役经过整补的教导旅,火速赶到位于张北与张家口之间的天险狼窝沟一线抗击敌人。 ![]() 狼窝沟,距离张北只有10多公里,是张家口以北仅有的一道屏敌人的骑兵只要半个小时就可以赶到,而狼窝沟距离张家口仅有20多公里。 此时我军对于傅作义部的兵力和意图此时尚未判明,认为“最多不过万人左右”,无法作出正确的部署。即使到了 9日上午,军区领导主要精力仍集中在东线作战上。直到10日13时,我军才判明敌人的真实兵力和意图,“西线东进之敌至少2个步兵师及1个骑兵师。” 10月9日,教导旅进至狼窝沟并迅速赶筑工事。10日拂晓前,各分队普遍完成了单人掩体、部分交通壕和班组防空(炮)洞,并在前沿公路及其两侧埋设了反坦克地雷。 10月10日拂晓,国军暂17师在13架飞机和12辆克的配合下,沿路向我狼窝口阵地进犯。7时30分,先头部队即与我教导旅1团侦察排接触。该排给敌一定杀伤,迫敌展开后,即主动撤回到主阵地。9时,傅军以飞机和大量火炮对教导旅1团一线阵地实施猛烈轰击。随后,即以2个多营的兵力在坦克的掩护下,向第 2营防守的 1609.3 高地发起攻击;以1个营的兵力向第3营防守的1594高地攻击。至13时,傅军先后向我军阵地发动8次集团冲击,我军阵地落弹千余发,前沿工事大部被毁。由于地势险要,我军顽强战斗,均将敌击退。 敌连续攻击失败后,于14 时许,董其武又以2个团的兵力在12 辆坦克的引导下,以密集队形,向我阵地发起更加凶猛的进攻。 ![]() 经过反复肉搏,我军杀伤一部分敌人后,因伤亡增大,寡不敌众,一线阵地全部失守,随即撤至1609.3高地和1644.6高地等二线阵地,继续阻击。天近黄昏,傅军为赶在我东线援军到来之前攻克狼窝沟,又在炮火掩护下向我主阵地发动猛烈进攻,我军沉着应战,顽强阻击,与敌多次展开白刃格斗,多次击退了进攻之敌。但因敌志在必得,攻势极为凶猛,最后未能顶住,我二线阵地连续失守,只能撤出狼窝沟。随即在狼窝沟和张家口之间的公路上,转入机动防御,节节阻击,迟滞敌人,以掩护张家口党政军人员撤退。 10月10日17 时,教导旅退至张家口南天门地区,作坚守防御部署。 10月11日,机关人员物资先后撤离。当日晚傅作义部占领张家口,张家口保卫战以我军失利而告终。 叁 | 评析1946年秋,对晋察冀军区来说是一段糟心的日子。 作为抗战时期形成的五大根据地之一,晋察冀军区发展势头比较猛,最初只有聂荣臻带去的一个独立团,抗战胜利后,经过整编的晋察冀军区下辖2个野战军,4个军分区,9个纵队,约21万余人;加上卫戍司令部,合计兵力32万。 重庆谈判后,八路军按照和谈条款裁减兵员,1946年初,晋察冀军区裁掉了5万主力和6万地方部队,导致后来在晋察冀解放区保卫战中处于不利于局面,吃了几次败仗。 尤其是1946年10月,晋察冀军区和傅作义部作战失利,丢掉了张家口,影响到整个华北战局。战后总结大会上,2纵司令员郭天民更是炮轰军区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举座皆惊,闹得沸沸扬扬。 张家口保卫战,历时近半个月,晋察冀军区部队在平绥路东段主要防御方向和平汉路北段策应方向上,给予国军正面进攻以有力打击。但是,由于对西线傅作义部东进估计不足,特别是忽视了张北这个西线重要防御方向,使傅部得以乘虚而入,我军陷入极端被动,导致张家口过早失守,造成晋察冀军区在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处于被动局面。 对于晋察冀军区在全面内战爆发后作战一再失利的原因,时任军区副政委的罗瑞卿是这样说的:“一个是远的,叫和平幻想,备战不足,和的工作做得太多了,备战工作太少了,复员过多,直接影响到战争,练兵工作我们没有抓紧,军工建设也没有大力进行····”;“近的原因,主要是在军事指导上,初战没有打好,因为当时有轻敌思想,对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的思想在战役指导上和战术指导上均存在问题。” ![]() 罗瑞卿 战后,聂荣臻、罗瑞卿等晋察冀军区领导都作了深刻检查,检讨了此役的经验教训。将他们总结的经验教训集中起来,加上笔者的理解,综合表述如下: (一)情报侦察不力,未能及时掌握敌情 对于傅军大兵团深远距离的偷袭行动,我军侦察情报部门未能及时发现。傅作义为达到突袭的目的,没有使用国军的统一密码,而是自己另外编排了一套密码。由于傅部电报系统复杂而没有规律,故意将时间和签名与电文混淆,致使破译十分困难,负责监听并破译傅作义部电报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二局竟没能发现任何迹象。而傅部通过电台测向,辨听无线电的方向和声音大小,得知我军在张家口西南面有主力部队,而在张北方向兵力空虚。 张家口保卫战打响前,为隐蔽企图,迷惑我军,傅部已做了充分准备工作。9月下旬以来,第35军32师装扮主力,每天白天以部分人员从大同乘火车开往阳高,晚上原车返回大同,连日往返,作出向大同、阳高集结姿态,并派员先到大同打前站,号房子,征购粮秣,扬言傅作义本人将亲到大同坐镇指挥进攻张家口,误使我军判定西线傅军主攻方向在张家口西南大同、阳高、柴沟堡一线。 战役开始后,傅部发挥骑兵快速机动的优势,把部署在柴沟堡一线我晋绥第4 纵队撇在一旁,主力由集宁玫瑰营子至尚义之间出发,先越过草原,随即穿山沟,昼夜行军,乘我不备顺利占领南壕堑、大青沟,其前锋刘春方部所有骑兵倒穿棉衣,马蹄裹布,边行军边封锁消息,在进军途中无论遇到何人,一律扣留,由部队收容跟随前进,致使我军未能得到任何消息。 ![]() (二)敌情判断错误,对傅军东进估计不足 按照蒋介石的本意,希望占领张家口的是他的嫡系东线孙连仲部,并不愿意张家口落入与他存有隔阂的傅作义之手。依据当时的敌情,考虑到傅蒋之间的矛盾,我军判断国军的主攻方向将是东线平绥铁路东段的康庄、怀来地区,西线傅军可能经兴和或沿平绥路东进,与阎锡山部会师于柴沟堡地区;并估计在东线国民党军未攻下怀来之前,西线的傅军不会轻易东进,因而确定东线为主要防御方向。 战役初期,以东线为主要防御方向的决定是正确的,并成功阻击了东线之敌的进攻。但当国民党军东线进攻受阻后,蒋介石把张家口划给了傅作义的第12战区,敌主攻方向已由战役初期的东线迅速转为西线,傅作义迅速出兵东进。而我未能做到敌变我变,仍然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东线,忽视了对西线之敌动向的注意,致使遭敌出其不意的打击。这是张家口迅速失陷的直接原因。 张家口保卫战的失利,国军认为“共军因对我军判断错误全期均处于被动地位”,“唯因共军善于夜间行动,及避免我空军及炮兵之轰炸,尤其不作点线之固守,未行主力之决战,故虽败退,仍能保持主力于山岳地带,继续予我收复区以极大威胁。” 国民党为一时的军事胜利得意忘形,陈诚于10月17日在中外记者招待会上吹嘘说:对于中共“我想也许3个月至多5 个月便能解决” 。 10月22日,晋察冀中央局在涞源召开了扩大会议,作出了《关于张垣失守后的形势与任务的决定》,对张家口过早失守,聂荣臻在会上检讨说:“西线情况并不知张家口交傅作义,原来战役布置是敌人(指锡山)在柴沟堡与傅会师。故我估计怀来未下傅不会来我即控制柴沟堡一线,这是情况判断错误之处。” ![]() (三)战役部署不当,使西线之敌有隙可乘 正当晋察冀野战军主要着力于东线作战的时候,西线国军却发现我晋察冀野战军在张家口西北兵力空虚。我军只注意了在平绥路正面阳高、柴沟堡的部署,在张家口西北方向仅部署1个团在万全地区警戒,只是要求张北的地方部队“注意西面敌骑兵之扰乱”。正是由于晋察冀野战军对此方向疏于防备,西线兵力未能部署在能应付各种敌情的位置上,给了敌人以可乘之隙,以至后方失守,腹背受敌,调整部署已来不及,被迫撤出张家口。 张家口失陷之快,实出预料。按中央的本意,也并不是死守,而是战到一定的时候后,相机撤出,同时我东西两线的兵力足可再战一时,再给敌人以严重打击,但事实是张家口很快失陷。检讨教训,在兵力部署上不适当是重要原因。聂荣臻检讨说:“我们对傅作义经丰镇、大同阳高东进以策应怀来是有准备的,但对他从集宁尚义直插张北估计不足。”致使张家口保卫战的目的没有达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