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319)问候亲友2023年4月17日早上好!(15319)

 新用户66614313 2023-04-17 发布于广东

(15319)今日2023年4月17日,第16周1,农历癸卯兔年闰二月廿七;清明节气第13天,当地20°C——29°C,多云;季春天气逐渐暖和,气温适宜,但是我们早晚要注意保暖,好好的享受最美季春四月天的美好时光,快乐修养春天的生息,适应季春气候阴晴雷雨环境的变化;谨祝大家早上安好,季春清明时节愉悦,学习工作舒畅,幸福快乐安康!

88☕☕88

目录

一、[15092]清明节气与清明节日两者相融……

二、[15109]清明节气天朗气清、耕播时宜……

三、[15131]清明节气三候……

四、[15150]断尾龙的民间传说故事(一)……

五、[15170]话说清明节气“一候桐始华”……

六、[15194]今日清明节气“二候田鼠化为鴽”,麦花转眼影无踪……

七、[15211]春天四月诗词欣赏[集12首一]……

八、[15225]“清明柳”的民间传说故事(二)……

九、[15243]春天四月诗词欣赏[集13——24首二]……

十、[15259]再说清明节气“第三候虹始见”及花信风柳花……

十一、春末夏初诗歌欣赏……

十二、满城宫粉紫荆开……

十三、刘邦清明扫墓的民间传说故事

小时候,有一年清明节,我们这些小伙伴与先爷爷在家乡“马塘坝”放牛时,小伙伴闹着请先爷爷给我们讲故事,先爷爷很和蔼可亲可敬,便把故事讲开了,他说,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人自古就非常的重孝道,从西周开始,逢父母亲过世,都要守孝三年,三年间,不能有娱乐,不喝酒吃肉,以此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后,每逢清明节,都需要去祭拜先人,这既是传统,更是文化,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将中国人的这种饮水思源的思想代代流传下来。可是,你知道,每逢清明、冬至去扫墓时,为什么要在先人的坟墓旁边压上几张纸呢?这个是什么意思?代表着什么呢?这个习俗,要从刘邦为父母扫墓说起了,也是因为刘邦无意的举动,才会流传下来这个在坟墓旁压纸的习俗。

在秦朝末年,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终于打败霸王赢得天下。

我们大家都知道汉高祖刘邦以一介布衣创建了大汉王朝,成为了中国五千年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汉族更是因为刘邦,因为汉朝,才成名。而一跃成为了皇帝后的刘邦,越发的感激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奈何父母亲早早过世,没能见到自己成为皇帝的这一天,也没能享有一天的清福,于是乎,在那年的清明节到来之际,刘邦就想着去祭拜祭拜父母亲,尽尽孝道。

清明节莅临的前五天,刘邦衣锦还乡,浩浩荡荡的一行人来到了沛县郊外,由于连年战乱的缘故,那些坟墓是一片狼藉,很多的墓碑都被销毁,不知所踪,望着十几座坟头,这刘邦陷入了被动的局面,这到底哪一座才是父母亲的坟墓,这该如何是好?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想了大半天,也没能想出办法来,无奈之下,刘邦只好从衣袖里拿出纸,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大风起兮,如果上天念我乃天之子,父母在天有灵,我将把这些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父母坟墓。”他说完,便把纸片向空中抛开,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么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后来,每逢清明,刘邦总要来祭拜父母亲,并且在祭拜完后,总要在坟头上压上几张纸,跟随的那些大臣,一看皇帝如此操作,于是就全部都跟风了起来,家家户户就都跟着做,渐渐的,这个习惯就在民间流传开来,至今流传了两千多年。现在这个习俗,在全国各地,相信都能见到,很多的地方,这些古老的文化习俗都保留得很好,也算是中华民族的一种文化瑰宝,值得后人永远传承!(完)

🌹🌹☕☕88

亲友,你还知道什么习俗民俗,或什么好玩的东东,说说看吧!

今日2023年4月16日,第16周日,农历癸卯兔年闰二月廿六;清明节气第12天,当地18°C——30°C,晴;季春天气逐渐暖和,气温适宜,但是我们早晚要注意保暖,好好的享受最美季春四月天的美好时光,快乐修养春天的生息,适应季春气候阴晴雷雨环境的变化;谨祝大家早上安好,季春清明时节愉悦,学习工作舒畅,幸福快乐安康!

🌹🌹☕☕8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