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和我在一起

 安然如莲 2023-04-17 发布于浙江
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的敦煌展览

昨天是敦煌展览在北京开展的第一天,是周二,可以错开周末的人流。当在朋友圈看见这个展览时,立马就买了早鸟票:88。当时有朋友顾虑,可能都是复制品,没有实地那么生动。但我仍然坚定着要去,虽然没有现场那么震撼,但和佛菩萨近一点,能近距离了解敦煌莫高窟,都是特别值当。于是约了慧灵一同前行。

事情往往都是如此,你对它如此没有期待,但最后的呈现是如此的灿烂。两大层,一天其实不够看。我们11点开始逛,到下午四点才出来。原由是里边太冷,肚子太饿,又太累了。

第一层是隋唐时期的作品,当然不是真迹,都是后人临摹的作品。通过小程序能够听到部分作品的介绍,但光这一部分就够你花时间了。最好能提前温习下相关的知识,好有一个预热。

进展厅直行右手边就是五台山的全景图,浩荡的500公里,基本跟现在的实际的状况相吻合。作者有非常高超的驾驶大行图画的能力,主次突出,山川和建筑相映衬,很好的勾勒了大众心里仰慕的佛教圣地。

在《五台山全图》留影

展出的图画实在太多,有些就是自己去感受,没有太去探寻里边蕴含的内容和意义。对于我这个如此愿意亲近佛教的人来说,看见佛菩萨心里就欢喜。这份心境和感受,对于我来说就非常重要。敦煌的文化不是一天能消化的,但可以用一天的时间,单单是去感受它就非常好。特别的故事,自己就会去搜一搜。


美不自胜的卧佛

在藏地转寺庙就特别喜欢里边的壁画、唐卡和佛教的雕塑。虽然有很多的相关的专业知识不知道,但自己看多了,反复出现的菩萨就知道了。去八廓街转的时候,去看他们画唐卡,看各种相关的展览,于是就慢慢建立了些对唐卡的基本的知识和审美。西藏都是偏重红黄蓝三原色,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是相应的。在色彩上也就是如此的浓烈。但不同的派系里,又有各自色彩的偏重、技法的不同。这里边的学问,又非常深了。但对于外行,我去感受一副画,就比具体的这些专业知识来得更具体和重要。

在最喜欢的一幅画前,被朋友抓拍了
恰巧也是朋友最喜欢的画

栩栩如生的雕塑,很有人情味道

很遗憾自己还从来没有去过敦煌,但这次展览是让自己开了眼界。敦煌的内容如此丰富、色调如此的宽广,技法如此的跳跃、多变,这是让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这完全是一座艺术博物馆,普通人终其几生几世都难穷尽对敦煌的了解。但如果能了解哪怕只是一滴水,都是对艺术和生命的丰满和扩充。

色彩非常丰富,人物很立体有生命力
题材没有宽广。

张骞出使西域也出现在敦煌的壁画里,我心里有些纳闷。后来通过纪录片了解到,正是张骞出使西域之后,汉朝打走了匈奴,使得东西丝绸之路开始通行。由此“敦煌”才走进了历史,成为东西方的贸易中转。佛教由此在这里繁衍生息。一共有420多座石窟,历经十个朝代,跨越了千年。也因为偏于一隅,远离中原。因此逃离了战火的纷扰,而在历史的长河里保存完整。
看见佛菩萨,心里就欢喜

不知不觉到了下午四点,恋恋不舍着出来了。吃了碗拉面,我们俩又往对面的798园区里逛逛。还没有到北京,“798”就如雷贯耳,第一次过来,也是被它的艺术氛围感染。走在期间,自己也跟着变得时尚和前卫了。随处都有展览,有些收费,有些免费。每一家店就是艺术本身的呈现。和朋友一起逛逛,累了找个地方吃一吃,喝一喝,真是特别享受。北京作为中国的文化艺术中心,一点都没有浪得虚名。在这里很容易接触到文化的浸染和熏陶。

去798逛逛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真好

逛798买的书,配文都特别有生命的智慧

刚好作者也在,帮忙签了名。顺带送一本给朋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