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法器篇:24、木鱼

 大山860 2023-04-17 发布于内蒙古

木鱼是一种法器,多用于佛教、道教的功课与法会。相传鱼昼夜不合目,故刻木像鱼形,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道。形制有二:一为挺直鱼形,用来粥饭或集众、警众,悬挂在寺院走廊上。一为圆状鱼形,诵经时所用,放在案上。明、清以来,民间音乐和潮剧、粤剧中常用到木鱼。使木鱼除法器外兼具乐器功能。

图片

简介
木鱼之名称由来,盖取“鱼日夜不合目”,故刻木象鱼,击之以警戒僧众应昼夜思道。于诵经礼忏时,与铜磬相互配合,用以节制经颂。
佛、道通用之木鱼,与铜磬(qing)为一对不可分离之通神乐器,皆系仪案上必备之法器。其大小、形式、材质不一,唯须与铜磬大小相称。
图片
佛教
木鱼是佛学中国化的产物,是印度佛学融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结晶。从功能上来看,它的产生源于佛教的“犍槌”。关于犍槌的创设缘起,《五分律》卷十八明确记载:“诸比丘布萨时不肯时集,废坐禅行道。以是白佛。佛言:'应唱时至。若打揵椎、若打鼓、若吹蠡。’”《释氏要览》下曰:“今详律,但是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稚也。”《祖庭事苑》曰:“犍稚,此翻声鸣。”《祖庭事苑》曰:“犍稚,此翻声鸣。”佛学传到中国以后,佛典中的Ghanta译曰钟,磬,打木,声鸣等,是一切打击而发声之物的通称。这些例子都表明,佛学中国化后,犍槌 (即木鱼) 的功能得到了大力扩展。柷敔在古代作为乐曲发起和收尾的乐器,在宫廷音乐中必不可少,佛学在汉末传入中国后,犍槌迅速与中国传统乐器融合,改造外形,扩充功能,木鱼悠然而生。马承玉先生认为木鱼源于道教,他说《道藏》记载了唐玄宗年间道观开始仿制“瑞鱼磬”而“木鱼自兹始也”的事迹,其从文献上出现的时间比司空图的诗早,由此认定木鱼产生于道教。然而《历代崇道记》是唐末的作品,能否真实反映唐玄宗时期的实情存在疑问。再者衢州道观进献石鱼,只是偶然从地下挖掘出的异石而已,道观的道徒不能解释它是什么东西,可见木鱼在当时并不常见,所以道徒们不认识。然而佛家从印度传过来以前就存在作用类似于木鱼的犍槌,中国教徒创造使用木鱼极具有可能性。自从佛学传入中国,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佛学不断壮大,僧徒与日俱增,用来召集僧众的器具是必须使用的,而钟属于金属制品造价比较高,所以造出廉价的木制器具势在必行。司空图的诗说明至少在那个时候,寺庙已经普遍使用木鱼了。从产生到普遍使用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很难断定最早的木鱼产生在道观。马承玉先生认为木鱼产生源头在汉晋,其例证是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其实没能渗透理解这段材料,用桐木制作鱼形器物,早有记载,只是作为祭品存在。这里的鱼形器物只是用来敲击石鼓,而非后世所说的鸣器。另外《异苑》中的故事仅仅是古代关于蒲牢和鲸鱼故事的一个翻版。《文选·班固·东都赋》:“于是发鲸鱼,铿华钟。”佛学传入中国之前,具备木鱼功能的器具名叫[Ghanta],这一名称随着佛学进入中国后,翻译为犍槌,中国传统语言中本已经存在“木鱼”这一名称,表示“木制鱼形祭品”,考察隋唐以前的文献,“木鱼”一词基本表达这个意思,但是从隋唐以后,“木鱼”逐渐变为犍槌的代名词,甚至取代了犍槌。“木鱼”含义的与佛学融合发展的过程完全一致。
道教
一般认为,木鱼是由佛门伴侣所创制,然马承玉《木鱼源于道教考》认为,其真实来源实为道教。学者多认为木鱼起初是佛教的法器,并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自印度传入我国。黄兆汉先生在《木鱼考》一文中据晋代释法显《佛国记》关于'三千僧共犍槌食'的记载,推测如果'犍槌'是木鱼的话,则木鱼在晋代已出现于于阗国,至于中国本土的寺院使用木鱼,黄先生据唐司空图(837-908)《上陌梯寺怀旧僧》诗指出至迟是在唐代。黄先生认为'唐以前甚至五代以前的木鱼都是用来召集僧众的或警众的',至于诵经使用木鱼最迟是在南宋。黄先生的大作,引起了马承玉对木鱼的极大兴趣,并对道教使用木鱼的情况有所留意。马承玉根据《历代崇道记》的记载,认为木鱼是出自唐代明皇帝时期。《历代崇道记》记载,衢州建观穿地得一鱼,可长三尺,其状似铁 ,微带紫碧色,又如青石,光莹雕隽,殆非人功所能也,叩之甚响,其鱼亦不能名,遣使进贡,帝令宣示百僚,亦不能辨。帝乃呼为瑞鱼磬,仍令悬于太微宫,非讲经设斋不得击之。于是诸宫观竞以木石模之,以代集众。为什么将玉石刻成鱼形呢?原因无非有二:其一,鱼为祥瑞之物;其二,迷信鱼形器物能发出更响的声音。这一风俗其实在六朝就有了。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卷二记载:晋武帝时期,出土一个石鼓,敲打它没有声音。拿这个东西问张华,华云:“可取蜀中桐材,刻作鱼形,打之,则鸣类。”结果就有声了,声音能传达数十里。可见,西晋时,人们已用桐木刻作鱼形,用作击打之器。
图片
形状
木鱼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形似鱼。
木鱼大小不一,声音不同。寺庙中使用的大型木鱼,正面圆径约40厘米,最大的达90厘米以上。
小型木鱼圆径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经常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16厘米。多用桑或椿木制作。
木鱼是外形酷似鱼头形状的一种木制品,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但是有记载的历史却比较晚。这种特殊的器物,并非只在寺庙中才能够见到。寺庙中使用的木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圆形,另一种是长条形的。一般来说,圆形木鱼的规格多种多样,而长条形的木鱼大多在一米左右。
古代的木鱼又称木鱼鼓、鱼鼓或鱼板,其形状、用法均与后世不同。《释氏要览》卷下〈杂记〉犍稚条云(大正54·304a)︰'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稚也。’《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木鱼条云(大正48·1156a)︰'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由此可知,古代的木鱼是板状(挺直的鱼形),主要用以集合僧众。至于为何为作鱼形,《释氏要览》云(大正54·304a)︰'今寺院木鱼者,盖古人不可以木朴击之,故创鱼象也。又必取张华相鱼之名,或取鲸鱼一击蒲牢为之大鸣也。’《敕修百丈清规》则云(大正48·1156a)︰'相传云,鱼昼夜常醒,刻木象形击之,所以警昏惰也。’
图片
由来传说
印度版本
在佛经中,有一个著名的“鱼腹儿”的故事,说的是:在印度的一个婆罗门家族里,有个孩子叫做薄拘罗,在他很小的时候,生母就去世了。他的后母非常刻薄,经常虐待他。
有一次,后母趁他的父亲不在家,把他扔进了河里,被一条大鱼吞进了腹中。这条大鱼被一个渔夫捕捞了上来,拿到市场中去售卖。恰好薄拘罗的父亲买下了这条大鱼,拿回家中,准备烹煮。
正要用刀剖鱼的时候,薄拘罗在鱼腹中唱言:“愿父安祥,勿令伤儿。”他的父亲赶紧轻轻割开鱼腹,把他救了出来。据说,薄拘罗后来历尽种种磨难,终于成为了释迦牟尼的弟子,享年一百六十岁,成为世界“长寿第一”。
中国版本
这个故事传到中国以后,被演绎成了另一种版本。故事的情节基本一样,只不过说成是:唐代高僧玄奘大师从西域取经归来时,途经蜀地,遇一长者,到其家化斋。长者之子被后母陷害,扔进了河里,被一条大鱼吞食。
恰好那天玄奘大师偏要吃鱼,长者只好出去买回了一条大鱼。在剖鱼的时候,从鱼腹中救出了自己的孩儿。玄奘大师说:“这正是此儿夙愿把持佛律中不杀戒的因果报应,所以虽被鱼吞,却得不死。”长者说:“那怎么样才能报答鱼恩呢。”玄奘大帅告诉说:“鱼为救孩而牺牲,应该用木雕成鱼形,悬于佛寺之中,每逢斋饭时敲击,以此可报大鱼之德。”
据说,这就是中国佛寺中使用木鱼的由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