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星雨刘鑫 2023-04-17 发布于浙江

在江南的夏日里,莲是夏日风光的主宰,“接天莲叶无穷碧,夏日荷花别样红”那层层叠叠如裙裾般的荷叶间,一枝枝清丽的荷花立于其中,满田碧荷红花,蓬蓬勃勃,一眼望不到边,真是花的世界,荷的海洋!那一幕幕美丽的景色,深藏于心!或留忆于常满塘,或临境于离家乡不远的十里荷塘,它的感觉就如闷热的夏季,入眼变成了一丝赏心悦目的清凉。

莲的种植在家乡已有悠久的历史,兰西诸葛镇地处古严、婺、衢要道,是一个鸡鸣三县响的地方,这里三县农民都有种植白莲的传统,追溯的年代也无从考据了。只知道在当地流传甚广的一则砚山太子故事中,其主人公砚山太子落难于“荷叶塘”。诸葛镇的长乐行政村有一自然村村名也称“荷叶塘”,有“荷叶塘”那自然也就有莲了。清澈的天池山水,顺势而下,流经龙游的志棠,建德的里叶,经长乐而汇于诸葛的石砱溪,多山也多水,在这一片土地上,经济价值高尚大,需要水滋润的莲被青睐,也就不足为怪了。

故乡的莲,叶特别阔,花特别艳,子特别白。六月,在故乡的田野中,随处可见“风拽荷叶摇碧伞,荷花竟日蜂蝶舞”的精美画卷。每走进一个村落,男女老少一起加工白莲的景象随处可见,真可谓户户种莲创收益,家家天伦话莲长。

清晨,是赏莲的最好时光。天微微亮,五彩的朝霞把荷叶上滚动着的露珠映衬得晶莹剔透,把荷田里静默如睡的莲花打扮得百媚千娇。太阳从地平线上升起,霞光四射,七彩如箭,把绿色的荷叶照射得通体透明,变成一把把绿翡翠的伞。莲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生机盎然,婀娜多姿。红的清静典雅,白的澄静如水,而罕见的并蒂莲则恰似一对难舍难分的恋人。走近荷田,一股股幽幽的荷香直沁心脾,让人久久不能忘怀。一眼望去,碧绿的荷叶层层叠叠,紧密相间,荷田已望不着边,而这千层的翠盖仍然挡不住一朵朵荷花从中冒出。线绿色的小蓓蕾这里冒一枝,那里抽一朵,如豆蔻少女般顽皮;盛开的莲水粉中隐隐露出一点嫩黄,花瓣挺拔抖擞,带着一股朗朗英气;而那些早熟的更是迫不及待地褪尽红裳,炫耀着玲珑圆润的莲蓬。故乡的早晨就弥漫在这“淡淡荷香敛秀姿,翩翩蜂蜓舞琼枝”的意境之中。

泡一杯香茗,清新口味中有一丝淡淡的苦味,原来在泡茶时,主人在茶叶中加入了少许莲心,这是家乡夏日常见的饮品,却道出了莲心清心火、强心降压的功效秘密;除这之外,莲藕、叶、叶柄、莲蕊、莲房均可入药,能清热止血;莲叶洗净加工泡水,还能辅助减肥。莲藕又是一道风味十足的家常小炒;最最难得的要数那些结白圆润的莲子。小小的莲子,来之不易,每一个都要经过莲蓬采摘、脱蓬、去壳、去皮、去膜、通芯和干燥等多道工序才最终出落而成,小时候父母为增加收入也种过几亩,那时没有机械,只能手剥嘴咬,所以记忆深刻。莲子生熟皆可食用,嫩莲脆甜可口,营养丰富,老莲去皮晒干,炖煮易烂,具有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含量丰富的特点,因而可以补脾止泻、养心益肾。是不可多得的生态食材,为广大民众所喜爱,成匮赠亲友之良选。

家乡的莲数建德里叶村、双泉村最为有名。位于诸葛镇西与长乐一溪相隔的里叶、和与里叶相邻的双泉村都座落与巍巍的狮岩下,狮岩立于西北,砚山耸峙于东南,而长乐、里叶、双泉就生息于两山之间,有狮象把门之意境,自然人文独特,物产丰硕。此地又是通往建、兰、龙古严、婺、衢的要道,是兵马传递文书和商贾歇息之地。至今这里仍保存着宋、元、明、清时代的建筑,长乐是理学名家金仁山后裔聚居地,地名据说为明太祖赐,现在是全国明清古建筑群文物保护单位,双泉村是诸葛亮后裔南迁最早的居住地,自宋已有,里叶村也是古村落文化村,商贾店铺,生产作坊一应俱有,这里土地肥沃,水量充足,气候适宜,是江浙地区有名的“白莲”产区,莲已成了家乡农民重要的经济作物,随着市场的扩大,莲文化在这里深挖发掘,里叶的一年一度荷花节就是为了发展乡村经济,拓展莲文化的深意而举办的。

莲与家乡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经济作物,它为家乡人民的生活提供了保障,而作为一种文化,却根深蒂固地植入了我们的生活,在家乡众多的古建筑上,以莲为图案,形态一惟妙惟肖,厅堂梁柱上,牛腿上都有雕刻,有珠莲璧合,莲生多子之寓意;而雕刻有花瓶中插着几枝莲花,则寓意一瓶()清莲(),显示出房屋主人追求清静无染的精神境界。结婚风俗中用的“七样瓜子”中就有莲子,是寓意莲()生贵子,家族兴旺之意。而在众多的家族发展史上,莲作为祥瑞的吉兆被广为传播,以我们洪姓为例,洪皓,南宋名臣,被宋高宗誉为“忠贯日月,节过苏武”,他在任宁海主薄期间,境内,竹,荷,桃实,而呈三瑞之祥,后子适、遵、迈俱中仕科,位及人臣,为后世所传颂。在这里莲作物三瑞之一,被赋予了吉兆,故莲是广大人民一种精神生活的向往,白莲救世,莲湖蕴财故事迭起,诸多神采各异,“莲”成了人们心目中真、善、美的化身,吉祥丰兴的预兆,神圣净洁的象征。莲的文化就这样经过世世代代的传承,融入到了故乡人民的血液之中,物化为这些古建筑的基因,构成家乡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浓浓的莲文化,恬静而自得,充实而美满。

记得在中学时读过一篇《爱莲说》,是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的名作,“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想不到老周的意境竟然与莲相关,篇中老周对莲的赞美,难道不是世人对君子的赞美?是人类精神境界的追求与向往,也是作者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他用简洁的文字告诉我们,精神生活中,荣华富贵,功名利禄,都是过眼云烟,人格,气节,精神的完善和丰富,才是自身修养的最高追求。“莲”与“廉”骨子里何其相似,“莲”与“廉”已密不可分,由莲而产生的廉洁文化,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

莲是这样的高洁,古往今来,赢得了多少人的赞誉。可有谁知道,这圣洁的背后,要承受多少磨难与辛酸。荷的地下茎——藕常年生长在淤泥之中,时时经受着有毒物质的浸染。为了抵御这些毒素的侵害,在千百年的进化中,藕的表皮形成了特别细密的组织,下皮含有能吸收有毒物质的丹宁。正是因为这些防护层阻挡和吸收了有毒物质,莲才得以健康成长,莲花才会如此雍容美丽。由此想到,在这个日趋多元的社会里,必然也会有一些毒素侵害我们的肌体,麻痺我们的头脑,毒害我们的灵魂,我们要像莲那样,“出淤泥而不染”保持高尚品德和情操,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筑好保护层,提高免疫力。这样才能拒腐蚀,永不沾毒,做一个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

这,也是我们所熟知的莲给我们的一点启迪吧!

洪松茂

作于2018.11.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