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如范金 精比琢玉——耀州窑

 自华居 2023-04-17 发布于广东

耀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著名的陶瓷窑址,位于陕西省铜川市黄堡镇。

铜川古称“同官”,在宋代属于耀州,因此得名“耀州窑”,宋之前则称为“黄堡镇窑”。

耀州窑在唐代已开始烧造陶瓷,且品种多样,有白釉、青釉、黑釉、白釉绿彩、青釉白彩、白釉褐彩、茶叶末釉等等,亦烧造唐三彩。

图片

北宋 耀州窑刻花牡丹纹盘

直径17.5cm

保利香港2019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 HKD 2478000

五代时耀州窑制作工艺精湛,造型俊秀、胎体轻薄,釉层薄而均匀,釉面光亮,且施以多种装饰技法。

图片

五代/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花罐

尺寸 13cm

苏富比伦敦2018年拍卖

成交价 GBP 187500

窑址中五代地层出土的刻“官”字款器物,证明五代耀州窑曾为宫廷或官府烧造过贡瓷。

图片

五代 耀州窑“官”字铭碗残片

北宋是耀州窑烧造的鼎盛时期,据《同官县志》载:“南北沿河十里,皆其陶冶之地,所谓十里窑场是也。”

耀州窑的制瓷技术亦达到纯熟,元丰七年(1084年)《德应侯碑记》称耀州窑制品:“巧如范金,精比琢玉,始合土为坯,转轮就制,方圆大小,皆中规矩,然后纳诸窑,灼以火,烈焰中发,青烟外飞,锻炼累日,赫然乃成。击其声,铿铿如也,视其色,温温如也。”

图片

北宋 耀州窑刻牡丹纹花口尊

高11.8cm

佳士得香港2015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 HKD 1960000

《元丰九域志·卷三》中又载:“耀州华原骏土贡瓷器五十事”,证明耀州窑为北宋朝廷烧造贡瓷,据冯先铭先生考证,其时间约在宋神宗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至宋徽宗崇宁年间(1102年-1106年)。

图片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海水鸭纹碗

口径17.8cm 高7.4cm

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耀州窑以其别具一格的装饰工艺名满天下,其艺术成就之高在同类装饰工艺中当属首屈一指。

首先是划花工艺,划花工艺历史较为悠久,在唐、五代时使用较多,北宋以后逐渐作为辅助工艺。耀州窑的划花工具一般呈尖针状,在胎体上划出阴刻的细线条。

图片

五代/北宋 耀州窑剔刻牡丹纹狮口水注

高21.5cm

佳士得香港2016年秋季拍卖会

成交价 HKD 1500000

其次是剔花工艺,剔花工艺在五代时已经出现,即在成型的胎体上先划出纹饰的轮廓,然后将轮廓之外的部分完全剔除,使图案高出器物表面,再用刀具斜剔出纹饰的层次,增加立体感。

耀州窑剔花以缠枝花卉纹最为常见,构图多为大花大叶,剔花工艺成熟于北宋早期。

图片

北宋 耀州窑青釉刻蓉塘戏鹭纹嘟噜瓶

宽14.6cm

佳士得香港2018年春季拍卖会

成交价 HKD 2125000

至北宋中期,则以刻花工艺最为典型。刻花工艺以刀刻为主,多倾斜进刀,线条宽厚,深浅有致。纹饰层次分明,立体感强,有类似浅浮雕的效果。

图片

局部放大细节图

器物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带黄,釉面晶莹温润,玻璃质感强。

图片

北宋 耀州窑印花菊瓣纹碗

口径13.2cm 高5.1cm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晚期流行印花工艺。印花模具以胎泥制作而成,入窑烧成后可反复使用。

图片

北宋 耀州窑缠枝菊纹碗模印

器物成型稍作阴干后,将其扣于模具上,用手轻轻拍打,模具上的图案便可印到胎体上。

图片

北宋 耀州窑酱釉梅瓶

高30.8cm

苏富比香港2014年拍卖

成交价 HKD 1480000

北宋耀州窑以烧造青瓷为主,兼烧部分酱釉瓷、黑釉瓷等。

图片

北宋 耀州窑刻缠枝牡丹纹梅瓶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北宋 耀州窑刻花戏婴纹碗

口径20.8cm 高8.5cm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北宋 耀州窑青釉人形执壶

高29cm

故宫博物院藏

图片

北宋 耀州窑刻花莱菔瓷尊

高24.2cm 口径5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北宋耀州窑烧造的青瓷,是继唐代越窑青瓷之后,又一青瓷烧造的高峰。

其装饰题材十分丰富,包括牡丹、莲花、菊花、高士、儿童、水波、鱼、鸭、鸟等,主要取材于大自然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北宋耀州窑以生动、活泼的民间艺术风格之独特魅力,为世人所喜爱。其精湛的制作工艺对当时各地瓷窑均产生过重要影响,河南临汝、宜阳、宝丰、新安、禹县及广东、广西等地均烧制过类似的刻印花青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