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烧开学习这壶水

 Richard_X 2023-04-17 发布于云南

如果我告诉你,即使拥有无穷的时间和能源,也烧不开一壶水,你相信吗?估计你会想:这难道是一个脑筋急转弯?不是,这是一个真实的问题。怎么烧呢?你烧个四五十度,拔掉电源,水凉了,变成二三十度。你再去烧,烧到五六十度,再次拔掉电源,又凉到二三十度。这样烧,你就永远都烧不开。为什么拥有无穷无尽的时间和能源,却烧不开一壶水?这就是根本原因!

你可能会想,谁烧水的时候这么蠢啊?的确,在烧水的时候,很少有人这样做。但是,在学习上,很多人就是这样的状态!学习了一会儿,还没完全学透,知识点还没完全搞懂,就停了下来,不知道干什么去了。过了一段时间,又从头开始,又学到一半,又拔掉电源放弃了。每次都学不精,不断返工,不断受挫,从来就没有真正学透过。最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依旧学不会,依旧学不好!学习这壶水,永远都烧不开!

那么,我们该怎样才能避免这种状况,真正烧开学习这壶水呢?

第一,一次就学透!

我们要树立一个信念:学会一个知识,就等于学会成千上万个知识!为什么呢?因为,你学的每一个知识,在之后,可能会成千上万次的遇到它!所以,学会一个,就等于学会了成千上万个!这是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你仔细想想,就能明白。但是,这个道理还有非常残酷的另一面:你不会一个知识,就等于不会成千上万个知识!因为,你不会的每一个知识,在之后,同样可能会成千上万次的遇到它。然后,每遇到一次,就被卡一次,需要一次次的返工。而最浪费时间的事情,就是一次次返工,老是要回去修补。

所以,我们每学一个知识点,一定要记住:一次就学透!一次就把这个知识点给烧开!在学习的时候,经常有同学说:我差不多懂了。我想说的是:差不多懂,就是没懂!只有百分百完全弄懂,才是真的懂。就像烧水一样,你烧到99度,水开了吗?没开。你必须要烧到100度,水才能真正沸腾!学习,也同样是如此,不能打半点折扣,来不得半点马虎。我以前学数学的时候,就是这样,从不打什么游击,一次性就把学的知识点给歼灭掉!有时候,反复琢磨,思前想后,歼灭一个知识点,其实也在所不惜。因为,歼灭了,就没事了。以后遇到所有涉及这个知识点的题,我全都能全对,都能轻松解决。而且,速度奇快,效率奇高!因为,我学透了,烧透了。这,才是真正的省时间!

第二,一天就记住!

我们有些同学,在学完新概念、新定理、新公式后,往往不怎么花时间去记忆。即使知道要记,也会拖着今天记一点,明天记一点,战线拉得特别长。这样学习的效率,往往很低。最新的记忆研究表明:如果你真的想记住什么,请在一天之内完成。如果完不成,也必须在24小时之内复习。为什么呢?因为,一旦当两段记忆发生的间隔大于一天,后一段记忆在大脑中的存储,就不再得益于前一段记忆所触发的神经元兴奋性的增强。这样,它们将会被存储在完全不同的神经元群体中,彼此之间,构建神经回路就会更加困难!

简单讲,就是记忆要一鼓作气,当天学完,当天就记住!这样,你学的东西和你记的东西,在大脑中就能够彼此增强,连接在一起。最终,学得更快,记得更深!比如,当天学的单词语法、公式定理、成语古诗,在当天睡觉前,就要把它记住,不要留着过夜。一旦过夜,记忆以及回忆起来,都会更加困难、更费时费力。我以前读书的时候,一般都会把当天记的笔记,利用吃饭、下课、走路等时间背诵完、有时候实在来不及,熬夜也会坚持背掉,努力做到日事日毕。有人夸我记性好,其实,哪有什么记性好,无非就是多花了点时间,用对了记忆方法罢了。

第三,一次就做对!

经常有同学跟我说:作业总是要做到很晚,有时候考试题目都写不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除了作业的确很多、题目量的确很大,以及某些人做事磨蹭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做题的时候经常出错,尤其是数理化几门学科!我就曾见过有同学在考试的时候,做题做得飞快,结果一算出来,觉得不太对劲。于是,就开始从头去算,第二次的结果又不一样。这样反复几次,耗费了大量时间之后,然后,心态就崩了。

所以,我以前在答题的时候,一般都会很慢,连草稿都打得工工整整。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我知道,返工是最浪费时间的。而且,还影响你的情绪,打击你的自信。所以,每次我都力求一次做对!对我而言,做了多少题不重要,做对了多少题,才重要!我做一题,就要对一题!一次做对,做的过程看似比较慢,但往往是最节省时间的。因为,不需要重复算,也不需要一次次返工去查找疏漏。

最后,总结一下,无穷无尽的时间和能源,也可能烧不开一壶水。如果每次都学不精、学不透,那么,我们学习这壶水,就永远都烧不开。花再多时间和精力,依旧如此。有些人复读好几年,依旧没什么长进,就是这个原因。那么,该怎么真正烧开学习这壶水呢?第一,一次就学透;第二,一天就记住;第三,一次就做对!

学习,我们要做的,就是打歼灭战!新的一天,加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