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隐隐于世

 云是鱼的知己 2023-04-17 发布于山西

       生活的洪流波涛汹涌,荡涤着人们的灵魂,也洗刷着人们的记忆。

       有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渐行渐远的脚步不再有交汇的痕迹。

      诸升(1617-1691后),明末清初著名画家,字日如,号庵,仁和(今杭州)人,擅写竹,能画兰,工山水、通书法,尤精画雪竹。

      未入仕,布衣生。法入宋元,为万历二十年进士李日华入室弟子,诸升有此良师,起手甚高,线条劲利不同凡响。

      在艺术思想上,诸升认为笔墨必须真实,要向大自然讨生活。

       诸升的竹子有了竹节的错位,小枝的表达更加注意气息,几乎看不到竹节,都是一些情绪和节奏的变化;竹叶除了“个”字、“介”字,又增加了细小的钉头似的叶子,让画面更加丰富;把山水只当作背景。

      竹竿从上往下画,有时并节、有时错位、比较直;有时从中间画。

       竹节“乙”字上抱画法。


      大尺幅的竹竿较圆润,竹节顺着骨节的趋势画。
      竹枝小碎枝、直线比较多,起笔的时候带一点小钉头;爽利的气息。
        

       竹叶,“个”字“介”字穿插的基础上,加入了嵌套,以及上方小叶的叠加。

      起笔藏锋,行笔速度快。“介”字、嵌套、小叶调整,叶子就像一把锐利一样刀。

       大叶、小叶穿插,有分组的变化。

       嵌套是补充叠加,而不是另起一组。

       小叶调整疏密节奏。

        
      不同的画法有不同的营养,都会变成自己的能量。

​         通过节奏的变化达到更自然的艺术表达。


        情绪的流动、节奏的把控、大小叶的变化、自然而然的生发,如此,气息感才更强。

        开始的穿插为了密;后面的穿插为了势,打破平衡。

     练习。

      北宋的徐庭筠在他的《咏竹》诗中写到:“未出土时先有节,便凌云去也无心”。其意为:还没有从土里生长出来的时候已经是一节一节的了,即使生长到很高的的高度也保持虚心谦卑的态度。

      竿竿丛丛独树特立,不招摇攀附;枝枝叶叶井然有序,不节外生枝。

       真正的隐士并不一定非要隐居于山林,
而是能够在繁华的都市中排除嘈杂的千扰,找到心灵的一方净士。

        竹,大隐隐于世者也。

            横塘梅  2023.4.17

         感谢您的点赞、点“在看”,关注和支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