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香料知识:栀子不是膳食香料,是卤水的赋色剂

 风吟楼 2023-04-18 发布于广东

本文系《粤厨宝典》丛书作者潘英俊先生原创作品,旨在饮食文化及烹饪技术研究

正文

“栀子”与“黄姜”一样都不是香料,而是赋色剂!

“黄姜”的知识请参阅《香料知识:黄姜与姜黄是两种植物,一个赋色,一个增香,别搞错了》。

早在宋代苏颂(1020年―1101年)的《图经本草》上就有这种植物的介绍,

书道:“栀子,生南阳川谷,今南方及西蜀州郡皆有之。

木高七八尺。叶似李而浓硬,又似樗蒲子;二三月生白花,花皆六出,甚芳香,俗说及西域詹匐也。夏秋结实如诃子状,生青熟黄,中仁深红。九月采实,曝干。

南方人竞种以售利。《货殖传》云卮、茜千石,亦比千乘之家。言获利之博也。

此亦有两三种。

入药者山栀子,方书所谓越桃也,皮薄而圆,小核,房七棱至九棱者佳。

其大而长者,乃作染色,又谓之伏尸栀子,不堪入药用。

张仲景《伤寒论》及古今诸名医治发黄,皆用栀子、茵陈、香豉、甘草等四物作汤饮。

又治大病起劳复,皆用栀子鼠矢等汤,并小利而愈。其方极多,不可悉载。

栀子亦疗血痢挟毒热下者。

葛洪方以十四枚去皮,捣,蜜丸,服如梧子三丸,日三,大效。

又治霍乱转筋,烧栀子三枚,末服,立愈。时行重病后劳发,水煮十枚,饮汁温卧,彻汗乃愈,挟食加大黄别煮汁,临熟内之,合饮微利,遂瘥。

而“栀子”是为常绿乔木或小灌木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e]茜草目[Rubiales]茜草科[Rubiaceae]金鸡纳亚科[Cinchonoideae]栀子族[Gardenieae A.Rich.ex DC.]栀子属[Gardenia]所辖植物的果实,

又名“木丹”“鲜支”“卮子”“支子”“枝子”“林兰”“山栀”“白蟾”“黄栀”“越桃”“山栀子”“小卮子”“黄鸡子”“黄荑子”“黄栀子”“山黄栀”“黄枝花”“山黄枝”“大红栀”“黄油子”,

英文称作Gardenia或Capejasmine或Fructus Gardeniae等。

文章图片1

栀子

据植物学家统计,此属辖下总共有250种,我国有5种1变种(当中1种的果不具染色作用,1变种无果)。

栀子

又名“水横枝”“黄果子”“黄叶下”“大花栀子”等,

拉丁学名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

其株高2米,叶对生,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

果卵形、椭圆形,黄色或橙红色,长1.5~7厘米,直径1.2~2厘米,有翅状纵棱。

花期5~7月,果期8~11月。

分布在东南亚。

这种“栀子”通常有两个类型,

一类俗称“山栀子”,果卵形或近球形,较细。

另一类则俗称“水栀子”,果椭圆形或长圆形,较大。

据说,前者的药性较好,而后者是色相较佳,各擅其长。

文章图片2

山栀子图谱

文章图片3

山栀子果形

文章图片4

水栀子图谱

文章图片5

水栀子果形

叶栀子

果期在8~11月份。较少见。

其株高1~3米,小枝圆柱形。叶较细,常聚生于小枝有顶部,倒卵形或匙形

果近球形,长1.5~1.8厘米,直径1~1.5厘米,有稍微凸起的直线棱,顶部有线形、外弯、长0.7~08厘米的宿存萼裂片,果柄长0.03厘米。

果期在8~11月份。较少见。

狭叶栀子

又名“花木”“野白蝉”,

拉丁学名Gardenia stenophylla Merr.。

其株高0.5~3米,小枝纤弱。叶狭披针形,顶端渐尖而尖端常钝。

果长圆形,长1.5~25厘米,直径1~13厘米,有纵棱,成熟时黄色或橙红色。

花期在4~8月份,果期在5月至翌年1月份。

分布在中国南方及越南一带。

以上橱窗的商家及商品,与本文作者及头条号没有必然关系,选购时应与商家核准货品真实

海南栀子

又名“黄机树”,

拉丁学名Gardenia hainanensis Merr.。

其株高3~12米,叶薄革质,倒卵状长圆形,顶端短尖。

果球形或卵状椭圆形,黄色,长1.6~3.3厘米,有纵棱,顶部有宿存萼檐,果柄长1~2厘米。

花期在4月份,果期在5~10月份。

分布在海南岛。

大黄栀子

又称“麦托罗”“糯帅聋”,

拉丁学名Gardenia sootepensis Hutchins.。

其高7~10米,常有胶质状分泌物;小枝常具明显的节,节间密。叶纸质或革质,倒卵形、倒卵状椭圆形、广椭圆形或长圆形,顶端短渐尖,尖头钝或稍钝,基部钝,楔形或稍短尖,上面稍有粘液,被短柔毛,下面密被绒毛。

果绿色,椭圆形或长圆形,被微柔毛,常有5~6条纵棱,长2.5~5.5厘米,直径1.5~3.5厘米,果皮硬;种子近圆形,有蜂窝状小孔。

花期在4~8月,果期在6月至翌年4月。

以上橱窗的商家及商品,与本文作者及头条号没有必然关系,选购时应与商家核准货品真实

“栀子”含有着色能力的栀子黄素(Crocin),使它成为天然染料的“鼻祖”。

由于着色力强与色相鲜艳,并具有耐光、耐热、耐酸、耐碱及无异味的特点而被广泛使用,浙江黄酒就是这种果实的代表作。

与此同时,中医认为它味苦性寒。归心、肝、肺、胃、三焦经。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治热病心烦、肝火目赤、头痛、湿热黄疳、淋证、叶血衄血、血痢尿血、口舌生疮、疮疡肿毒、扭伤肿痛。

使它既具医疗效果,又没有人工色素(合成色素)的副作用,所以被国际公认为是天然、安全的食用色素

虽然“黄姜”与“栀子”都可作为黄色的天然着色剂,但它们的色相略有不同。

“黄姜”的色相是黄色偏绿。

“黄姜”的知识请参阅《香料知识:黄姜与姜黄是两种植物,一个赋色,一个增香,别搞错了》。

而“栀子”的色相是黄色偏红。

由于“栀子”性寒味苦,有伤胃之弊,为了克服这一弊端,可用 “干镬”(干锅)以慢火炒熯过之后才使用。

作为着色剂,“栀子”可以原粒使用,又可以磨成粉直接使用,又或是将其浸于水中再使用其已出色的水溶液。

全文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