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战马尼拉,麦克阿瑟的复仇之战,26万日军被扫除

 静逸阅读 2023-04-18 发布于北京

1941年,日本偷袭菲律宾的美军,占领了吕宋岛。1945年,美军重回吕宋岛,在当初蒙羞的地方一雪前耻,菲律宾的日军迎来了自己的末日。

★ 战役背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了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10小时后,又对菲律宾克拉克机场的美国远东空军基地发起了突然袭击,美国遭受重大损失,战斗力严重受损。

日军偷袭菲律宾

12月22日,日军在吕宋岛西岸登陆,对美菲联军发动猛攻。美国当时在太平洋方向的军事力量受到严重打击,加上美国的战略重心不在东南亚,无法对美菲联军进行支援,美菲联军只能孤军奋战,美菲联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被迫离开菲律宾。

吕宋岛的美菲守军与日军激战4个月,于1942年4月9日向日军投降。投降的美军士兵78000人,在被押解到120公里外的战俘营的路上,遭到日军的虐待,一路上无食无水,很多美军士兵被日军刺死、枪杀,在路途中就有约15000人死亡。

被俘的美军士兵

此后,在日本的控制下,菲律宾逐步沦为日本的原料基地,为日本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

1943年,美国开始反攻行动,以澳大利亚为起点,一路向西,先后占领了日军盘踞的所罗门群岛、吉尔伯特群岛、马绍尔群岛和马里亚纳群岛,逼近日本本土。

到1944年底,美军主力接近菲律宾第一大岛吕宋岛,已经具备了进攻吕宋岛的条件。

★ 立志雪耻

到了1945年,太平洋战场的胜利天平终于向美国倾斜,穷兵黩武的日本军阀的末日就要到了,美军把复仇的目光聚焦在吕宋岛。

当时美军的很多将领都认为,菲律宾的日军已经成为一支孤军,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已经断绝,可以不必对其进行穷追猛打,而应该跳过菲律宾,直接进攻当时被日本盘踞的台湾,这样可以截断日本在东亚地区的交通线,使日本的战争机器无法正常运转,加速日本的最终战败。

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对吕宋岛始终耿耿于怀,他当初就是被日军从那里赶走的,离开时连卫队都没能带走。当美国终于有能力收复吕宋岛时,他无论如何都希望能在这里一雪前耻。麦克阿瑟力劝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哪里受辱就在哪里重建光荣”,罗斯福终于接受了他的建议,决定派出美国第6集团军,进攻吕宋岛。

★ 双方力量对比

美国第6集团军由克鲁格中将率领,兵力约10万人,另外还配备了850多艘各型舰艇和近千架战机。美军将在吕宋岛西部海滩登陆,之后攻占圣马塞利诺机场、苏比克湾海军基地,最终占领马尼拉。

困守在吕宋岛上的日军是日本第14方面军,由被称为“马来之虎”的山下奉文率领,总兵力约26.6万人。在美军到来之前,为避免沿岸的日军士兵遭到美军舰炮的轰炸,山下奉文基本上放弃了所有的海岸防线,把部队集结在吕宋岛腹地,在那里构建了大量防御工事。

★ 轻松登陆,顺利推进

1945年1月9日上午7时左右,美军开始对吕宋岛展开军事行动。美军的舰艇和飞机先是对吕宋岛西部的仁牙因海滩进行了三个小时的猛烈轰击,海滩上炮声隆隆,浓烟滚滚,硝烟散去之后,海滩上已经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

美国第六集团军首先派出6.8万人登岸,在滩头他们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士兵们轻松地在滩头建立了桥头堡。

美军登陆吕宋岛

随后,美国第六集团军的第1军和第14军,分别由斯威福特少将和格雷斯沃德少将指挥,向岛内纵深推进,分头向马尼拉和碧瑶等重要城镇发起进攻,两军东西呼应,一路进展顺利。

★ 艰难的马尼拉外围防线之战

1月30日,美军取得重大突破,第17号公路的守军被歼灭,通向马尼拉的大门被打开。

日军主将山下奉文把司令部迁入南部深山,他不想在马尼拉和美军作战,他认为这座城市四面受敌,不适合坚守,在这里作战只会白白成为美军枪下的游魂。当时马尼拉城内还有100万人左右的菲律宾当地居民,山下奉文带走了几乎所有的粮食和物资,想要等美军进入马尼拉后,使养活这百万人口成为美军沉重的负担。

山下奉文撤退时,留下日本海军少将岩渊三地马尼拉的防御,岩渊三地与山下奉文的观念不同,他决定死守马尼拉

在马尼拉城外,有一道“玄子防线”,这道防线由1200多座相互呼应的钢筋混凝土堡垒组成,是当年美军为防御日军而建造的,现在这条防线被岩渊三地拿来防御美军,这条防线给美军造成了极大的伤亡。

另外,岩渊三地还在城内设立了数十个防守支撑点,设置大量路障,毁坏桥梁和基础设施,将废弃的车辆作为掩体,决定无论如何都要战至最后一兵一卒。

2月4日,美军开始强攻“玄子防线”,这道防线异常坚固,易守难攻,美日两军在这里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双方死伤都非常严重。

岩渊三地还对这条防线上的堡垒进行了精心的伪装,很多堡垒表面都覆盖着草皮和湿土,非常难以被识别。很多时候美军靠近到堡垒的几十米内,突然被堡垒中射出的密集火舌击倒。

在防线的周围地带,日军还埋设了大量地雷,美军不得不以非常缓慢的速度向前推进,排雷兵不分昼夜,为主力部队扫清障碍。步兵分队用各种方式迂回包抄,一点一点的逐个攻破日军堡垒。

直到2月15日,美军用了整整12天,才终于对马尼拉形成合围。

★ 马尼拉城区攻防战

这时,日军在马尼拉城内还有1.6万名海军和4000名陆军,他们在城内的各个建筑设置掩体,在交通要道设置铁丝网,把影响防御部署的民房全部烧毁,把整个马尼拉城区变成进行巷战的战场。

美军的第1骑兵师和第37步兵师,在当地游击队的引导下,首先对城北的战俘营展开了进攻,日军守卫很快被歼灭,战俘营中被俘的美军士兵和当地抗日人士都被救出。

残余的日军挟持一部分战俘进入大学城的校园主楼中,在短暂的交火后,寡不敌众的日军向美军投降,释放了被挟持的战俘。

据统计,本次行动共解救出5785名战俘和平民,其中有5000人为当地百姓。

在马尼拉城内,美军与日军进行了激烈的巷战。由于日军缺乏反坦克武器,美军对埋伏在建筑内的日军先用迫击炮进行轰击,再派出坦克,突破日军的阵地,阵地被打开缺口后,步兵随后跟进,与日军展开肉搏。而日军则躲在路旁的建筑中,伺机对美军的坦克和步兵实施袭击。

对美军进行射击的日军

为了保护当地建筑物和无辜平民,麦克阿瑟在战斗开始前曾严令部队不准对城市进行大规模炮击和空袭,但为了完全清除躲在楼中的日军,美军不得不使用重型武器对据点和房屋进行清理,因此出现了不少误伤事件的发生。

城中两处争夺的重点,是西班牙人在几百年前修建的因特拉慕罗斯城堡和市中心火车站。这两处建筑都非常坚固,美军的谢尔曼坦克发起多次进攻,才终于将其中的日本守军消灭。

面对美军的攻势,日军丧失理智,开始杀害城内的平民,马尼拉成了“人间地狱”,3月3日马尼拉解放时,70%的公共设施、75%的工厂、80%的居住区和全部商业区都化为乌有,10万市民遇难,这是日军在当地欠的又一笔血债。

马尼拉变成一片废墟

★ 肃清残敌

马尼拉解放后,美军在吕宋岛上的战斗开始变得简单。由于吕宋岛上的大部分人口都聚居在马尼拉,城外基本上是无人的荒野,美军可以放心使用坦克和大炮等重武器,只要有日军出没的地方,几百枚炮弹飞过去,立刻夷为平地,步兵们只需要去打扫战场就可以了。

当日本投降时,吕宋岛上存活的日军只有5万人左右,已经饿得皮包骨头,走进战俘营时身体都在打晃。他们仍应该感到幸运,因为其他20万日军全都成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炮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