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漏芦:现代中医用的很少得一味药 | 中药:漏芦

 谷山居士 2023-04-18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本文选自学苑出版社《常用中药三百味》,欲知详情,点击文末左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漏芦

本品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祁州漏芦的干燥根。主产于河北、辽宁、山西等地。春秋两季采挖,晒干,切厚片。生用。
【性味归经】味苦、咸,性寒。归胃、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主治乳痈胀痛,乳汁不下;尚可舒筋通脉,用以治疗湿痹拘挛。
【歌诀】漏芦性寒,去恶疮毒,补血排脓,生肌长肉。
图片
【经典应用】
(1)清热解毒消肿,主治热毒疮痈,乳痈红肿。常与连翘、蒲公英、大黄同用,则泻火散结之效尤胜。
(2)通乳,常与王不留行配合,治气血郁滞,乳房作胀,乳汁不下等症。
(3)治风湿热痹,筋脉拘挛,可与秦艽、木瓜等祛风湿、通经络之品配伍。
【文献辑录】
《神农本草经》:主治皮肤热,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本草纲目》:下乳汁,清热毒,排脓,止血,生肌,杀虫,故东垣以为手、足阳明药,而古方治痈疽发背,以漏芦汤为首称也。
图片
【近代应用】
(1)本品与黄芪、熟地、党参配伍,水煎服,用以治疗产后缺乳,症见产后乳少、无乳、乳汁不通等属气血亏虚者。
(2)用漏芦、决明子、泽泻、荷叶、汉防己各15克,水煎浓缩至100毫升,每日分2次口服,治疗肥胖症,有效。
(3)用漏芦、黄柏、白茅根、山楂、甘草各20克,水煎服,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蛋白尿,效果良好。
(4)用于疮痈初起,红肿热痛,本品与连翘、大黄水煎服,效佳。
图片
【效验方】
下乳方:王不留行10克,漏芦10克,瞿麦8克,丝瓜络8克。水煎服。
【用法用量】煎服,3~12克。
【注意事项】气虚、疮疡平塌不起者及孕妇忌服。

常用中药三百味

图片

常用中药三百味

孙家和 编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