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案分享(二)<男科治验>

 世人皆由命 2023-04-18 发布于广东
摄影于2021/5/25 15:52

01

一位头发蓬乱的中年男子,匆匆走入诊室,我嘱咐他先休息片刻。

谈话中了解到,男子是附近的公交车司机,由于工作性质不得不长时间久坐,且经常憋尿,两年前出现小便时小腹胀痛。经直肠指诊及前列腺液化验等,诊断为慢性前列腺炎,并伴有尿路结石。

起初抗炎治疗略有缓解,后则迁延不愈,愈加严重。至今,小便时小腹痛已无法忍受,阴囊潮湿,夜间尿频无法入睡,大便干燥,形如羊粪,手足热甚。

此时望舌,苔黄厚腻,脉象浮滑而数。以此结合阴囊潮湿,大便不畅,手足热甚,考虑湿热下注?

其实不然。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寒湿痹阻。

从哪里可以判断?

患者舌苔虽黄厚腻,但仔细看,舌面泛青,唇色青白,舌体偏瘦。

当时即考虑,应治以逐寒祛湿法。


02

于是问:“您平时怕冷吗?”

患者答:“是的,大夫,我很怕冷,腰以下尤其冷。”

这便佐证了我的想法。即刻遣方如下:

初诊

图片

三剂后,复诊反馈,小便时小腹胀痛大减,夜间小便次数减少,且能安睡。

【二

一周后,男子来复诊,惊喜诸症大减,大便正常,夜寐安,精神佳。现小便时小腹痛已无,但仍胀满不适,下肢冷。

望舌腻苔尽退,舌质偏暗,脉弦滑略数。继以调理:


图片

【三诊】
小便时小腹胀痛全无,二便正常,下肢不冷。
至今未发。

03

我们常听舍证从脉或舍谁从谁,其实这里的“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舍弃,也不能舍弃。证、舌、脉,即使表现不一,也是内在联系的外显,须做到心中有数。因此,四诊合参,综合判断,缺一不可。 

以本案为例,若仅见黄腻苔、脉滑数、手脚热、大便干、阴囊潮湿等而断由湿热为患,在主清湿热的同时势必损及元阳,与根本背道而驰。

于是,初以良姜、吴茱萸、乌药等温胃暖肝,木香、香附等条达肝滞,枣仁、牡蛎、元胡防心火灼阴,津枯水竭;手心热、脉滑而数乃下焦寒凝,水不制火,故少佐肉桂引火归元;反佐龙胆草一味泻火化湿。

后见腻苔已退,舌质偏暗,考虑病久瘀阻,非破不可,故此逐寒祛湿之际,兼以化瘀,方切病机。



【提示】本文药方仅适用于当时患者,若直接照搬套用,
相关责任请自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